大魏春

第六五九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大魏春最新章节!

李承志何尝不知道不能一杆子将一船人都打翻的道理?

但世家之间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岂能轻易就区分出谁好谁坏?

若是公允而论,杨氏不一定就是坏的。就如李承志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地方的错的,这是同样的道理。

不过是立场不同罢了……

曾记何时,李承志也曾幻想过,祖居李氏出自关中,又有李韶为他张罗奔走,若起事造反,便是不敢明目张胆的响应,至少被元恪欺压近十年的关中世家,十中六七会暗中支持。

但终是被李韶浇灭了幻想:世家之间,只讲利益,不论对错。

甚至坦言:若非他早看出李承志鹰顾狼视,雄心勃勃,绝非吴下阿蒙,岂会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自李松率白甲战兵远遁西海之时,就为李承志百般遮掩,之后更是尽力奔走?

无非便是他慧眼识人,提前在李承志身上下了重注。所求者自然是助李承志事成之后,陇西李氏又能延续数代富贵。

而如弘农杨氏,李韶说的更是清楚:杨播、杨椿、杨津三兄弟各有雄才,但世受皇恩,俱是忠毅谦谨、恭德慎行之辈。

说直白些,杨氏因冯太后而兴(杨播三兄弟与冯太后是表兄弟姐妹,冯太后时三人皆在宫中任内臣),至孝文帝时而盛极一时。虽宣武朝时被冷落数年,但元恪并未赶尽杀绝,杨氏并未伤筋动骨,但等良时一至,便能兴盛如初。

便如杨舒、杨钧,但等元恪驾崩,便扶摇直上。若非兵戈抢攘不止,八方风雨不断,其余兄弟起复也只是迟早之事。

是以不到万不得已,比如关中烽火遍地,比如朝廷摇摇欲坠之时,杨氏绝不会附逆。不然,于公便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于私:杨氏一朝三侍中,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更执关中世家牛耳数十载之久,势力盘根错节,岂愿久居人下?

所以杨舒随李韶招抚西海之时,百般套李承志的话,问他何时起兵,何是举旗。

又问他是从北到南,先经西海谋取六镇、北地,还是从西到东,渡大河,占陇西与秦梁二州,继而图谋关中。

但李承志总是顾左右而言他,称为时尚早,只能且行且看。

而杨舒一番言论,更是如一盆冰水兜头浇下,绝了李承志最后一丝念想。

如今,便到了朝廷摇摇欲坠之时,只要等李承志除了崔延伯、邢峦、元遥、奚康生这几个心腹大患,便等于绝了朝廷的最后一丝希望。

又值朝廷与西海两败俱伤,也该是杨氏露出獠牙的时候了。

甚至连借口都有了:若征李承志,便是替天行道,平叛逆贼。若征朝廷,则是清君侧,为国除奸,简直是两全其美。

而前提是,要让朝廷与西海尽可能早的打起来,杨氏才好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李承志还有何必要与杨舒虚情假义,虚于委蛇?

与其日后处处提防,担心哪一日被杨氏从背后捅上一刀,反不如就地翻脸,是友是敌分个清楚。

这只是其一,其二则是:朝廷迫于无奈,只能如巨大的血蛭一般,无穷无尽的盘剥关中。

而杨氏受声名所累,只要李承志不动,就只能任朝廷压榨。所以根本不用李承志殚精竭虑的谋算,只需等下去,朝廷迟早都会替他除了这个心腹大患。

所以,只需等就行了……

心中转着念头,李承志又问着崔光:“尚书与寺卿谈的如何?”

“如今他为国之砥柱,我却已附逆从贼,自是道不同不相与谋,还能如何?”

崔光黯然一叹,神色更见萧索。

李承志自然知道他心结所在:二人本就是表兄弟,幼时皆因家贫,连书都读不起。

后又突逢兵祸,二人被魏军裹胁至平城(元魏旧都),又无一技之长,若非李冲(李韶叔父)慧眼识珠,兄弟二人险些饿死于街头。

自那时,兄弟二人便相依为命,相互扶持至今。

这是整整一辈子,相互拿命换来的交情,怎可能说断就断?

刘芳自是希望崔光尽心报国,便是最后以身殉道,也算无憾。

但崔光却想刘芳弃暗投明,便是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后世子孙留条明路。

二人谁也说服不了谁,话不投机,只能分道扬镳。

昨日见刘芳的第一面,李承志便看了出来,老倌儿已然存了报国死志。

虽觉可惜,但他也知,似这等人物用大半辈子树立起来的信仰,又岂是他三言两语就能动摇的?

是崔光不死心,说是要试一试,最终却无功而返……

李承志温声劝道:“寺卿予我有恩,如今不过是各为其主,各司其职,我岂会因此而生怨?便是日后,我也定不会为难予他……

而寺卿清誉满天下,便是谈和不利,太后欲怪罪予他,只多也就是削官罢爵,性命定然无虞,是以尚书何忧之有?”

崔光嚅动了一下嘴唇,终是化为一声长叹:“事已至此,还能如何?只能盼他幡然醒悟,早日回头。”

正因为关系好,所以了解的才深,李承志是何秉性,崔光心知肚明。

不看秦梁二州的士族、豪强,至西海后又是何等凄惨的模样?

虽说迫于无奈,继而西海近如全民皆兵,李承志不得不放松了些,征召士族子弟入军、任官。

然而大多都是微末小吏,好一些的也就是在营中任司马,地方任县丞,连营、县之类的副职都够不到,更遑论领军?

而大多数的,莫说知冠齐楚,知文晓义,如今竟连糊口度日都难!

再看西海之惠民之政,无一不是悯寒族、怜贫民,只是“凡民户过百,必建村学”、“凡年满七岁,不论良籍贱籍子弟,必须入学”这一点,就可看出李承志天下大同的野心。

而如今日,但凡换个人,便是心中生恼,恨杨氏狼子野心,诡诈多端,也必然恭恭敬敬,笑语焉焉。

只因这天下,依旧是士族、门阀的天下,李承志欲图关中也罢,逐鹿中原也罢,若有世家相助,定然事半功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关于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一米九
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关于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意外穿越,现代群演钱小六被迫净身?!幸好觉醒最强假太监系统!谁说太监没前途?真男人被迫营业,一路扮猪吃老虎。玩转古代宫廷,硬生生走出一条小人物的逆袭之路!看他如何从卑微的御膳房小透明一路逆袭,搅动王朝风云,一步步混成权倾朝野的千古一宦!
油煎闲鱼
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
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
关于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一个现代魂魄,回穿千年,一分为二,一匪一商,为匪者纵横江湖,驰骋沙场,为商者苦心经略,富可敌国。他们在灵魂之间相互促进和支持,搅得大夏朝野风云激荡,地动山摇,最终各遂心志......。
宅男女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关于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诸天+铁血+意难平+……迈啊密某处庄园花园内朱元璋抱着头蹲在角落里,可怜兮兮地望着叼着雪茄的朱兴祖:哥,别打了,咱错了!朱标与朱棣如狗腿子般在朱兴祖身后捏肩捶背:三伯,您这样哪能让我爹长记性,要不我去给您请朱家家法——藤条侍候?朱雄英与朱高炽三兄弟对视了一眼:咱爹什么时候这么勇?秦始皇放下红酒杯对着看呆住的李世民与杨坚:寡人这贤婿如何?李世民与杨坚纷纷竖起大拇指:不愧是始
墨客老张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关于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推荐语我叫萧云天,本是个现代人,却穿越成了大周的纨绔。我那四个姐姐倒贴小说主角,还让我受尽屈辱。哼,可我不是好欺负的。幸运的是我觉醒了系统,只要打脸主角,让姐姐们悔恨就能得积分。从此,我开始一路使计报复姐姐们,我定要让她们知道我萧云天不是能随意拿捏的,我要让她们后悔所做的一切。**第三人称引导语:**
阿凡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