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之血时代

第267章 背叛-上

刘预根据一些模糊记忆,再加上督课农事的官吏回报,就知道明年,也就是永嘉六年,这旱涝之害,依然不会罢休。

所以,刘预想要趁此时机,尽快在各州郡兴修水利,以图明天能在各州郡增加粮食的产量。

因为,一切的根本,都是在这粮食上。

有了足够多的粮食,刘预就能多供养工匠,试制更多的工艺,打造更多的兵器、农具、新奇的货品等。

有了足够多的粮食,就能供养的起更多战兵,毕竟爆发长久的战事时候,只靠军府兵自带的粮食,肯定是不够的,必须有足够多的粮食才能应付。

有了更多的粮食,才能招纳吸收更多的流民,开垦更多的粮食。

所以,在刘预寄予厚望的这个良性循环中,粮食绝对是一切基础的基础。

可惜,根据不少州郡的汇报,在刘预看来大利于农事的兴修水利,却进展的并不顺利。

几名被刘预派去各郡县巡查的官吏,此时正在刘预面前各自叙说自己看到的乱象。

“大将军,不少的州郡官吏,都是催促太急,对于徭役的百姓,动辄打骂,甚至于克扣口粮吃食。”

“克扣口粮吃食?徭役不都是自备口粮吗,如何克扣?”刘预疑惑问道。

那名官吏闻言回答道,“许多的郡县胥吏,都是把服徭役的百姓口粮先统一收缴,然后再按日发放,稍有不顺,这些服徭役百姓的口粮,就要被克扣下来。”

“大将军,不仅如此,许多的郡县在摊派徭役的时候,还擅自加收税粮,像是什么“打狼钱”、“挖渠钱”、“护河钱”等等,各种名目虽然不一,但都是借机敛财罢了。”

刘预一听,瞬间就怒火腾起。

如今的青州郡县官吏,都是之前委派的寒门子弟居多,刘预本来还以为这些寒门子弟,能比高门世家更能体恤民生。

却没想到,这才一两年的时间,这些寒门官吏,就完全变成了这副模样。

刘预冷冷的说道,“这些该杀的蠹虫,都以为今年兴修水利,是给他们敛财的不成?!”

因为最近几年青州编户百姓的徭役非常的少,所以刘预打算今年秋收后大兴徭役兴修水利,既能多为以后丰产增收,又能给让普通的编户百姓日子更好一些,吸引那些豪强隐蔽的“黑户”。

不过,刘预很显然低估了魏晋时代已经盛行的“孔方兄”崇拜,各种的贪污纳贿比之后世,晋代更是厉害。

这个时候,可谓是高门贵族的美好时代,却是升斗小民的悲惨时代。

“大将军,此次巡查了十郡三十九县,其中有为非作歹、贪暴无度的官吏近百人,其中声名狼藉者也有三十多人,几乎每个县都有。”

眼看着刘预的脸色非常阴沉,一旁的祖约说道。

此时的祖约,已经被任命为度支曹从事,这些徭役税赋的事情,正好是他负责。

祖约说完,就把一份名单递到了刘预面前。

刘预把名单看了一遍,上面列着的名字,基本和刘预另外派出去暗中查访的结果一致。

看完手中的名单,刘预点了点头,对祖约说道。

“祖从事,给你两军甲兵,就按照名单上,把这些贪官污吏,全给抓起来,对于其中贪暴尤其劣者,事急从权,该杀则杀,万勿姑息。”

“对于敢隐匿财货的贪官污吏,只要有举报有功,则与之平分。”

“遵命,大将军!”

祖约立刻兴奋的拱手领命,在刘预轻轻的两句话后,祖约瞬间掌握了这些倒霉蛋生杀予夺的大权。

对于这些借着兴修水利的徭役,横征暴敛的这些贪官污吏,其实根据宽松的晋廷律法,就算是被举报查证,也不过是可以花钱赎买的轻罪。

但是,刘预对于这种事情,却不打算轻轻放过,就因为这些贪官污吏,许多受苦的百姓,开始对于兴修水利的事情也产生了强烈的抵触,甚至于怀疑正确性。

对于这种疲于一时,却有利后世的事情,刘预可不想落得一个“隋炀帝修大运河”一般的骂名。

所以,这些借刘预的名义,敛财的贪官污吏们,就必须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了。

在安排好了人手,处理这些贪官污吏后,刘预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

本来,刘预任命这些寒门子弟为郡县官吏的时候,还想着能比高门世家子弟好一些。

如今看来,这些寒门子弟中德行才干具备的比例,也并不比高门世家强多少。

“这样看来,要是在寒门庶族和高门世家中选择的话,不过是选一个相对不太烂的罢了。”

“一旦有了权力,不管是寒门,还是世家,都是一样的表现。”

对于这些庶族和高门子弟,刘预原本的信任度就不高,如今更是大大减低。

忽然,刘预灵光一闪,想起来后世流行千年的“科举制”。

作为历史课本上,大书特书的“科举制”,刘预忽然对其有了极高的期盼。

“不知道,要是通过科举选拔官员的话,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呢?”

一想到,要是广开科举选官的话,刘预不仅可以解决官吏的问题,还能解决人才和阶级的流动问题,刘预就有些兴奋起来。

这可是提前数百年的“人才选择法”,要是一旦实施,肯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毕竟,这集聚了数百年人才选拔经验的“科举制”,可是比魏晋“九品官人法”强大太多了。

刘预刚有了这种想法,还没有来的及找手下幕僚掾属商议,只能暂时自己再琢磨琢磨。

过了一会儿时间,牙门军督将李丰疾步匆匆的来到了刘预面前。

“大将军,你让我查的那个吃里扒外的混蛋,还真的有问题,都没有费啥力气,一见到我露面,就全都招了!”李丰恨恨的说道。

“现在人在哪里?都有什么人在那里?”刘预问道。

“就在牙门军的后营房中,除了几个信得过的老兄弟,没有什么人知道这件事。”李丰立刻小心的说道。

“好,既然如此,那我就去亲自审一审,这个背叛者!!!!”11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关于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大明各个历史时空,忽然天降光幕,展现两个崇祯皇帝截然不同的一生。当朱元璋看着天幕那个明朝末年挽天倾,兴大明,科教强国,万代颂扬的明光武大帝朱由检。又看了一眼另外那个刚愎自用,武断专权,最终煤山自缢而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禁燃起想一棍子打死他的冲动。随着对比的深入,明朝皇帝们逐渐发现,那个光武大帝朱由检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恐怖。于是乎,各朝各代开始兴起向明光武大帝学
小小西下士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关于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杨安开局穿越大夏,发现大夏新帝竟是女儿身。为保住小命,杨安先扑倒女帝,再征服皇后。想逃出皇宫却发现大夏内忧外患。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杨安无奈操起了屠刀。
天青色呀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关于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嘘!知道吗?韩非当年没有被李斯害死,而是替秦始皇干了一件极为机密的事情。从话都说不清的结巴男,到怼遍神、仙、妖、鬼四界的怼王之王,最终以一人之力开启末法时代。两千多年,韩非到底经历了什么?
艾迪蓝波
征服者在清朝
征服者在清朝
关于征服者在清朝:是一部历史小说,它巧妙地将虚构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讲述了一位名为征服者的人物与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故事发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1616-1912),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历了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主人公征服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力征服者,而是一位具有非凡智慧和深邃洞察力的人物,他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清朝的政治格局。他的名字象
征服者爱写作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关于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穿越到大明,朱桂获得系统。从此,将种花家历史,从大明翻篇。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然后蒸汽纺纱机,高速铁路,大炮,钢铁洪流……蓝星历史,从这里改写,凡是铁轨所到之处,皆我大明国土,凡轮船所过之处,皆我大明海域!如有不臣者,皆杀无赦!听读这话,朱元璋都麻了。行,你行,皇位给你,你接着奏乐,接着舞!
何意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