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科技大亨

第20章 成本和盈利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最强科技大亨最新章节!

企鹅微视,数据管理中心,一份新鲜出炉的产品数据报道被递交上去。

“接入小蓝相机二十四小时,我们的用户平均停留时长提升了八分钟。”

“新增作品量提升百分之27%,新注册用户提升五十八万……在新版本微视用户满意调查报告里,好评率提升了百分之六!”

“好!”听到这个报道,企鹅微视团队的总负责人骆良骥喜上眉梢,“仅仅一天我们的用户活跃度和作品质量就得到了如此大幅度的提升,可以想象,接下来的时间,用户粘性会进行一步提升。”

“最重要的是,接入小蓝相机后,微视的内容创作量提升了!有了内容,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而不用去当‘搬运工’。”内容部门的主管接过他的话说道。

在此之前,企鹅微视里的大量内容搬运了用户的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这也是他们的无奈之举。因为企鹅微视的内容创作一直不如飞音、快看,所以必须要依靠企鹅公司其他产品的内容支持才能保持内容输出来吸引用户。

“小蓝相机这笔买卖做得太赚了!”产品团队另一名高层赞许道,“骆总,您看,我们还有没有机会把小蓝相机买下来?”

“有!”骆良骥肯定的点头,“那个萤火科技的杨飞白,很有想法,拒绝我们投资。但他还是太年轻,他不知道一款软件想要做大的投入成本有多大,就我们给的几千万资金根本不够用!”

“你们想,等小蓝相机的用户量达到千万级,他一个月的运营成本就得好几千万甚至上亿,他哪来的钱去运营?到时候还不得找我们,那时候我们再投资小蓝相机,就轻而易举。”

“还是骆总英明!”有人笑道,“相机软件的用户流量想要变现也很困难,毕竟相机软件不能收费,单纯靠广告商的收入,他也支撑不下去。”

“对。”市场部的高层继续说道,“我看用不了一两个月,萤火科技就会来拉投资了。”

企鹅微视产品团队的高层都笑起来,这简直是白捡的便宜!他们甚至产品运营需要的成本有多高,没有资本力量介入,单靠杨飞白现在手里的几千万肯定维持不下去。

“根据我们的数据显示,小蓝相机的用户也在爆发式的增长。我打赌,不出两个月,萤火科技就要归于我们旗下了!”一名高层说道。

“骆总,要是杨飞白跟其他资本接触怎么办?”有人想到这点。

“不用担心。”骆良骥胸有成竹的说道,“我们的合同里,是两年的独家授权,所以这两年内,他只能对我们授权。这样一来,就断绝了小蓝相机对其他互联网公司进行授权的可能。至于单纯的购买股份,我们出的起钱!”

“另外,让技术部门加紧研究小蓝相机的图像处理技术。要是我们自己能完成,也就不需要他们了。”

骆良骥做了两手打算,按照他的计算,最后得利的一定是他们!

用户增加带来的巨大运营成本,杨飞白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对于一款拍摄软件来说,他们的成本主要在带宽,内容存储,维护等方面,幸好杨飞白一开始没有把小蓝相机做成短视频社交软件,不然运营成本的带宽,存储成本,起码要翻十倍!还要加上内容审核等运营成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影!我们一起同过窗!
综影!我们一起同过窗!
关于综影!我们一起同过窗!:叶神穿越到了一个由多部影视剧融合的世界。成为了人形百灵鸟余皓的发小。两人还一块考上了南方传媒大学。成为了电视摄影班的一员。而就在踏入宿舍的那一刻。叶神是觉醒了幸运签到系统。只要每日签到,就可以获得各式各样的奖励。叶神从此走上人生巅峰。Rose:为什么总说我傻!林洛雪:好像很有趣的样子!钟白:路桥川和任逸帆得跟他好好学学!李殊词:叶神好厉害!毕十三:不愧是我认可的人!余皓
狂吃不胖
飒!害她花柳病惨死,重生贵女杀疯了
飒!害她花柳病惨死,重生贵女杀疯了
关于飒!害她花柳病惨死,重生贵女杀疯了:上一世柳映枝死得凄惨,得花柳病被丢弃街头,而她死的时候,她的夫君正搂着别的女人,踩在她头上羞辱她。方柔:柳映枝,你真是蠢得连猪都不如!五年了,你还等着我们找你救你?你真以为你被绑被卖去青楼是意外?我告诉你,这一切都是我的夫君青宴哥哥一手设计的!他也从没喜欢过你,从始至终只为你们柳家家财钟青宴:柔儿,你理她做什么!一个连垃圾都不如的贱人,看一眼都嫌脏!柳映枝心
温子淑
重生不娶大肚子,养猪种地好日子
重生不娶大肚子,养猪种地好日子
关于重生不娶大肚子,养猪种地好日子:上一世,他为了那个女人,几乎家破人亡。临终却发现,三个儿子无一是自己骨血。重生归来,再不正眼看她。从此爱财爱己,唯独不会爱你。
半块砖头
拿我妹的心脏救白月光,身份暴露你哭什么?
拿我妹的心脏救白月光,身份暴露你哭什么?
关于拿我妹的心脏救白月光,身份暴露你哭什么?:他本是杀神殿主,因自封修为当了入赘女婿。最亲的妹妹急需更换心脏,妻子却将唯一的心脏源抢走救了白月光,事后又满不在乎。得知真相,他被愤怒,悲哀,可笑,多种情绪缠绕。如今三年期满,杀神归来。他决定,不装了……
狂奔的哈士奇
韶华亦流年
韶华亦流年
关于韶华亦流年:上世纪末,几个铁路运输学校的中专毕业生走出校园,走进单位,走向社会。他们奔驰在万里铁道线上昼夜不分,从学员到副司机再到司机,一步步成长;他们天天上车下车,上班没有固定点,下班没有固定点,生活很不规律。风雨兼程穿山越岭,顶酷暑战严寒,不惧危情。从陌生到熟悉,日久天长,对这些钢铁硬疙瘩也有了感情。生活琐碎烦闷而蕴含丰富感情,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生死决别,没有多么扣人心弦,不失激情澎湃、波
空静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