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武年代

第一百一十五章 袭扰舰队

如果遭遇了银狼帝国海军的战列舰编队,你要利用速度上的优势,尽快摆脱,不要进行纠缠。”

“老宋你放心,香石岛海战的亏,我们第五编队已经吃的够大了,我可不会傻乎乎再拿战列巡洋舰跟全主炮战列舰进行对轰。

有便宜我就占,遇到对方的战列舰编队,我就直接撤退,反正对方的战列舰也追不上战列巡洋舰。”

2月23日的一大早,由7艘战列巡洋舰和6艘轻巡洋舰组成的袭扰舰队,离开了月牙岛港口。

让王宏春没有想到的是,袭扰舰队在当天的下午2点多,就遭遇了一支银狼帝国海军的分舰队。

这支银狼帝国海军的分舰队,由1艘大型装甲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组成,而这支银狼帝国海军分舰队的任务,则是在这一片的海域,搜寻周家海防舰队的主力。

由于周家对月牙岛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到位,到目前为止,银狼帝国的海军,都不清楚周家海防舰队的主力藏在了哪里。

只发现周家海防舰队的很多老古董,聚集在了景胜港。

“命令各舰开足马力撵上去!别让这群肥羊跑了!”王宏春摩拳擦掌的说道。

银狼帝国海军紫菀花号大型装甲巡洋舰的舰长达尼索,看到对面气势汹汹的7艘全主炮战列舰,立即下令5艘军舰掉头撤退。

不过紫菀花号大型装甲巡洋舰的最高航速只有21节,而海防舰队第五编队这7艘战列巡洋舰的最高航速都达到了25.5节。

随着双方的距离不断拉近,达尼索当机立断对大副命令道:“让其他2艘轻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立即加速撤退,我们留下来阻敌。

告诉四位舰长,这是军令,必须执行!

他们留下来,也不过是白白牺牲。”

大副表情凝重的点了点头,“没有想到对方的全主炮战列舰,速度竟然可以达到25节以上。

凭借紫菀花号最高只有21节的速度,确实很难逃离对方的追击。

而且这里距离普沙岛太远,呼叫援军也来不及了。”

达尼索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帽,“既然逃不掉,那么就让这些人类,见识一下银狼帝国皇家海军的勇气吧!

另外把对方的全主炮战列舰,拥有25节以上航速的事情,用电报立即向司令部进行汇报。

这也是我们紫菀花号为帝国海军,能做的最后一点儿贡献了。”

紫菀花号大型装甲巡洋舰,满载排水量9200吨,装备有2座双联装四十五倍口径220毫米主炮和6门四十五倍口径150毫米副炮,火力并不算弱。

然而面对7艘战列巡洋舰的群殴,紫菀花号大型装甲巡洋舰虽然奋力反击,但最后依然逃不过被击沉的命运。

本来紫菀花号沉没之时,舰上的一些狼族官兵,还是有机会逃脱的。

不过包括舰长达尼索以下630名狼族官兵,最终全部随着紫菀花号沉入了大海。

人类国家与兽族国家的历次战争中,人类能活捉的兽族俘虏都不多。

各兽族人一直认为人类是弱小的代名词,成为人类的俘虏,是一件比死亡还要令人难堪的事情。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关于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李彻穿越大庆王朝,成为皇帝最不受宠的皇子。太子诬陷他,皇帝冷眼旁观,堂堂皇子被逼的当众撞柱自杀!天崩开局,又被封到关外东北,李彻却丝毫不慌。他人眼中的苦寒贫瘠之地,其实富含各种矿产资源,拥有全国最优质黑土地和养马地。东北寒冷?无法耕种?我一季的收获,够大庆全国吃上三年的!东北偏僻?难以发展?煤炭、炼铁厂、水泥路、火药厂......我奉国的科技领先你们几百年!东北
橡皮泥
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关于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穿越后,遇到被调戏过的林冲娘子,人家正迟疑要不要自尽,但不认识她的高衙内扭头就走:这妞怎么不整容就出来吓人。林冲野猪林即将遇害,高衙内跑出来尴尬解释不好意思,害错人了。年轻美貌的李清照,坐于汴河边,思索最后一句画龙点睛词为难时,小高衙内哼着小调路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惊为天人……平日里狗仗人势的泼皮无赖官宦子弟们,被整的怀疑人生,无奈惧于大奸贼高太尉权威敢怒
青冥宝宝
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
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
关于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曹刘莫名身穿三国时代,迷茫困惑悲痛复仇转变坚定,在这历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寻找着回家的路!
翊扬天下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关于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这是一本遵循唯物史观、以正史和相关史料为基础的小说,非无脑吹)一块宇宙时空碎片,让李缘拥有了穿越过去时空的能力。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华夏大世、也为了不让历史上的那些遗憾发生,他直接去往了大一统开端的秦国,去见了那位刚亲政的始皇。李缘:我是来帮你开创万世皇朝的!始皇:寡人有自信,不需要帮!可见到原本大秦那二世而亡的命运后,嬴政改口了。先生,可否教我改变历史?我就是为此而
最后一个修仙者
凛冬长夜
凛冬长夜
关于凛冬长夜:一名现代的社畜,死后穿越到明末一名普通百姓的身上,他是接受命运,成为满清治下的顺民,安稳活到老,还是竖起旗帜,驱除鞑虏,恢复华夏文明,甚至让华夏文明再次伫立在世界之巅。
柿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