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网红

第151章狙击

压力来了,才能最终促使陈永斌下定“变卖祖产”的决心。

梁腾别的不关心,只等着陈永斌疯狂大甩卖“祖产”之际,来个“浑水摸鱼”,鼓动陈氏兄弟把那貌似破破烂烂的“祖传木屋”卖给他。

能达成这个心愿,梁腾就万事大吉。

心满意足,别无所求。

梁腾也分析过了,如今这圩镇一级的“一线铺面”,撑死也就是卖个几十万上百万吧。他梁腾并非真要买这儿的“一线铺面”。哪怕一处几十上百万而已,多买几处,他手头上的千万现金也要掏空。

只不过是“补差价”而已。风险不大。

比如说,陈永斌看中了一处“一线铺面”,屋主要求90万成交,陈永斌的底线是只愿出82万,“差价”就在8万块。

双方都不肯让步的情况下,这8万块的“差价”,就有可能导致最终交易宣告失败。

倘若有梁腾介入,由他私下跟屋主约好,他来补“差价”,上述交易就可能“柳暗花明”,最终交易成功。

梁腾要的就是陈永斌的“财务状况”,被某一宗“成功的交易”牢牢锁定,迫使他不得不去变卖“祖产”。

梁腾和“大伯”才拟好了针对陈永斌的“心病”的主攻方略。

很快的,梁腾就和“神鹰村”的陈永斌见面了。

这不奇怪。

本来陈永斌跟“大伯”的交情就非常好。“大伯”返回老家盖的第一座新居,陈永斌岂能不来捧场?(更何况在陈永斌心里,这新居大概率也是“大伯”在家乡盖的最后一座房子了)。

梁腾第一眼看到个皮肤被晒成古铜颜色的瘦削男子,也没第一时间跟“陈永斌”联系起来。

在他的概念中,陈永斌是个将近70岁的老头儿了,眼前这瘦削男子,怎么看只像50出头。实在没办法,将他和要“攻关”的对象联系起来。

大伯介绍了,梁腾才反应过来。赶紧跟对方问好。

陈永斌非常健谈。

听说吴瑕是来自“帝都”的大老板,梁腾是来自“开放之都”的大老板,陈永斌对他俩的态度非常尊敬。

“大伯”熟知永斌为人直率,都不需要跟他拐弯抹角。

“大伯”直接就问,打探到“久集镇”近期有没有“一线铺面”出售?

从这点,可以看出:陈永斌想求购镇上“一线铺面”的事儿,在老朋友中早就不算秘密。

这也是陈永斌希望达到的效果。他一开始就不仅不遮掩,还拜托他信任的老友,也帮忙物色“一线铺面”。

像“大伯”这种人脉广阔者,更是陈永斌重点拜托的对象哈。

老朋友见面,寒喧客套过后,当然要聊一聊共同关心的话题。

陈永斌听了“大伯”的询问,忍不住长长的叹息:“只有想购买‘一线铺面’的时候,才能最深刻的感受到自己有多么的贫穷!是谁总结的那句真理名言了——‘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啊。千真万确!”

“这三个多月以来,我几乎每隔半个月,就跑到镇上的两家房地产中介公司,去查询镇上有没有‘一线商铺’出售?结果都是暂时未见有人委托出售……”

“直到最近询问的这次,不仅有‘一线铺面’了,还一次登记了三处。我对‘久集镇’大大小小的街道了如指掌,看地址,我就马上可以在脑海里,记起大概的地点位置。当然,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三处‘一线铺面’的报价啊,恐怖如斯!感觉都不是我这辈子能买起来的天价啊。”

“大伯”笑着说:“别忙着感慨。说说看,那三处都在哪儿?各自报了多少的售价?”

“一处是在新街。街名中有个‘新’字,其实是属于老城区的主要街道了。那儿有一栋占地110平的房子,盖了四层。门面大约宽10米左右。那4层建筑差不多是20年前盖的老房子了。就这房子,居然敢喊108万的报价!”

“大伯”很有经验的说:“一线铺面最值钱的地方,不是它的建筑有多牢固,而是它所在的地段位置。再说了,20年的房龄很老吗?国外多少百年老建筑一样住人。”

“话是这样说,但我作了一辈子的泥水活,知道这些20年前的自建房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的。”

陈永斌说:“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20年前我盖房子,那时普遍的楼面厚度,只有区区的5个公分厚。现在的自建房楼面要求打多厚呢?最少10个公分,多的12个公分。足足比20年前要求的,厚了一倍以上。”

“这倒也罢,更可怕的,20年前还普遍的使用‘预制板’来充当楼面啊。我担心那4层旧楼就用的‘预制板’。果真如此,质量堪忧。就算有钱买下了它,还需要准备好几十万,把旧楼拆掉重新建。建好之后的装修钱呢?又是几十万。这样一来,买下这个一线铺面楼,我岂不是得准备两百万才够安排?!我去哪里找这两百多万?!买不起,实在是买不起啊!”

“中介提供的第一个‘一线铺面’,我买不起,就算买得起也不敢买。”

坦承自己的穷困之后,陈永斌又道:“中介介绍的第二个‘一线铺面’,我倒比较中意。它尚未建好。是30米大街‘新容街’的一块地皮,只有70平。面积不大不小,刚刚合适。我如果有钱买下它,可以省下‘拆旧’的钱,先盖它一层作为商铺来用。以后等到重新积蓄了一些钱,再来加高楼层。”

梁腾看得出,陈永斌是真心最满意那70平的一线地皮,只是价格方面的数据,令他望而却步。

梁腾于是问:“这块‘一线地皮’到底开价多少?”

“它要价9000一个平方。70平也就要63万了。加上要交税,才能办好过户手续。真正要拿到手的话,起码得准备65万。”

陈永斌和妻子,没在“神鹰新村”盖新房子之前,倒是有点积蓄。

比如像小儿子那70平的三层楼,从购地到建主体,最后装修,统统都是他两个老人的钱。

总共花费了26万有余。

如果三年前有现在的眼光和见识,估计陈永斌就不会替小儿子盖那乡下的新房子了。

直接“一步到位”,在这圩镇上购买70平的一线地皮。

这“一线地皮”要价63万,陈永斌夫妻当时手头就有26万的积蓄,可以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拿下70平“一线地皮”。

拿地后,需要还贷款,一时恐怕没钱盖新居了。

但那有啥,一线的铺面已经到手了。可以非常淡定的先盖一个铁皮房,然后拿来出租。

之后,有了奔头,就算仍得继续打死工,陈永斌两夫妻也会“甘之如饴”。

可惜了。如果这一线地皮价格再低些,陈永斌“砸锅卖铁”去凑钱,甚至借遍亲朋好友,也要凑一个“首付”。

梁腾暗暗把这第二个“一线地儿”的情况记下来。

随后又问陈永斌:“还有一处‘一线铺面’,难道也像前两块那么贵?”

“第三处‘一线铺面’,相对来说,比较便宜。”陈永斌道:“它就在旧圩镇的破旧老街‘丰登路’中,是一间破瓦屋。”

“破瓦屋?”大伯有点疑惑:“还只有一间?这样说来,它的面积不可能有多大吧?”

陈永斌道:“大师你果真‘料事如神’。那间破泥屋,只有将近30平的样子。4米宽,7米深。完全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古老房子。除了它窄得令人腹诽。还有一点,就是这古老的破房子,是没有证的。无法正式办理过户手续。只能跟屋主签一纸协议,协议出售。就是如此。”

“这样的房子,价格能贵到哪去?”大伯有点语带不屑的说。

“这第三处‘一线铺面’,只要17万。如果论每平的售价,也是在6千左右每平方。”

陈永斌有点心有不甘似的说道:“以我现在的经济状况,除了只有28个平方的古老破泥屋,我还能买得起其它一线铺面吗?!”

“万万不可!”

大伯早有预谋,要把陈永斌套进一个“大项目”中。

这泥屋算得上“一线铺面”,可它太便宜,购置它只需17万现金。达不到牢牢套住陈永斌的目的。

最终逼他“变卖祖产”的希望,也不是很大。

大伯半是公允,半是别有所图的,指出购买一线破泥屋的不利地方:“就怕这种祖传破瓦房,在家族内部,有许多关于‘破瓦房’归属权的纠纷。你只向一个自称屋主的人购买它,但你怎么知道:其他人对那破瓦房就没有份呢?一旦卷入纠纷之中,你又没有这证哪证的在手,就麻烦透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秒涨一经验,我即是亡灵天灾
一秒涨一经验,我即是亡灵天灾
关于一秒涨一经验,我即是亡灵天灾:这是一个类似游戏与现实融合,怪物横行的世界。人类通过转职、经验升级,获得与之抗衡的力量!苏铭上一世因转职成了亡灵召唤师这个废物职业,遭别人嘲笑、排挤,最后惨遭算计遇害!他重生回到了三年前转职当天。这一次他带着亡灵召唤师的秘密回来了,他如愿以偿再次转职成了被成为笑话职业,亡灵召唤师!并激活了超级系统,在别人还在为经验升级发愁的时候,他已经遥遥领先!他将把亡灵召唤师的
七月八月打酱油
双桥
双桥
关于双桥:农村青年刘世雨身处最底层,后参军,在那拉山口,一个清水的地方,参加000高地作战,荣立一等功,后背着兄弟金忠遗骸,回到家乡双桥。他分配到水务局下属的一个水管站,吃香喝辣,生活滋润,可以为所欲为。但他恪守道德底线,悲悯苍生,胸怀兄弟金忠。在水管站工作中见证社会的各各方面,内心还是那么善良淳朴,生活总是不如意,但必须热情的生活下去。
文成公主
贬我去破厂,转头我扶摇直上
贬我去破厂,转头我扶摇直上
关于贬我去破厂,转头我扶摇直上:主角陈平波从市工商局开局,明升暗降被贬电子厂,政绩耀眼被升调去部委,格局放眼天下陈平波这一世他要换个活法,这辈子他要走仕途,他陈平波既要钱也要权他要世界因自己而改变,种种美好因我而在,道道汪泉有我而生,工农永存
飞舞的蜗牛
老六老师:我受的罪,你们得加倍
老六老师:我受的罪,你们得加倍
关于老六老师:我受的罪,你们得加倍:方汉青穿越成00后老师。既然是做老师。那他经历过的教训,也要让这些孩子好好体会一下。就像那句话说的。自己受过得罪,也要让孩子们感受一次!而且……得超级加倍!
南樛木
别人打网游,我拿系统刷现实
别人打网游,我拿系统刷现实
关于别人打网游,我拿系统刷现实:都市拾荒者——李昊,在一次意外中拥有了虚拟网游中角色打怪升级的能力与模板。好家伙,力气还挺大?好,等我加点力量点先!好家伙,速度还挺快?好,等我加点敏捷点先!————————来自传统虚拟网游中的采集术、锻造术、炼药术、制符术、侦察术、鉴定术等等生活技能,还有数十个职业技能都成为了李昊在现实生活中叱咤的倚仗。
咆哮的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