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赠大唐秦长青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阅兵开始

东西两市,外加十六坊戒严。

朱雀门的城楼,作为观礼地点。

从西向东,入金光门,沿着朱雀大街途经含光门、朱雀们、安光门,一直到秦光门,为阅兵的路线。

朱雀门曾是隋唐长安皇城的正南门,因四象中的朱雀代表南方而得名。门下是隋唐长安城的中轴线朱雀大街,唐代也称朱雀大街为天门街,隋唐两代,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

隋晋王杨广和大臣杨素俘获了陈后主陈叔宝,灭掉了陈国,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局面,实现了天下一统。

班师回朝之日,隋文帝杨坚“亲御朱雀门劳凯旋师,因行庆赏,自门外夹道列布帛之积,达于南郭,以次颁给,所费三百余万段”。

可以说朱雀门见证了天下一统的时刻,也由此拉开了隋唐繁华的序幕。

为了见证这个历史时刻,秦侯爷特意把骆宾王抽调回京城,让大才子骆宾王书写这个重要时刻,然后在各大报纸上面刊登!

天刚刚亮,柱子就已经将大喇叭调制好,军械研发司的成员,负责转动小型的发电机发点,保证大喇叭正常工作。

两万军卒,器宇轩昂列阵整齐,立于金光门门外的一大片空地上。

城楼上准备了望远镜,供在场的人观看。

两万人笔直站立,军姿飒爽,十分震撼。

咚咚咚……

含光门上的大钟,敲了九声清脆的钟响,金光门的城门也缓缓推开。

李银环骑着洁白的色战马,缓缓出现在第一梯队,新军的蔚蓝色军服,手里攥着马刀,一脸正气,严阵以待。

在第一梯队的一侧,是穿着新式军装的李治,李治腰间挂有仪刀,身后是升旗的仪仗队。

李世民敲了一下大喇叭,然后扭头看看柱子,柱子咧嘴一笑,对着老李重重的点点头。

在老李的逼迫下,柱子勉为其难的换上了一套新军的军装,和李元嘉代表军械研发司,参加大典。

“朕宣布,大唐立国阅兵,正式开始!升国旗!”

大喇叭很有穿透力,近乎响彻整个京城。

外围的百姓们,也清楚的听见了李世民的声音。

李治缓缓抽出腰间的马刀,刀锋斜指长空,当秦王破阵乐的乐声响起,李治一声喝喊,“预备,走!”

仪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跟随着秦王破阵乐的节奏,一步步走向朱雀门广场,这里早就已经立起来旗杆。

在旗杆的周围,站立百名老兵,百名诰命,他们将一起见证国旗升起的一刻,然后登上朱雀门城楼授勋!

“立定!”

李治收回仪刀,迈着正步接过大唐国旗,固定好之后,扬起胳膊用力一甩,大唐国旗迎风飘扬!

“敬礼!”

李治带头,旗杆周围的人,纷纷学着李治和仪仗队的模样敬礼。

国旗升空,迎风飞舞,李世民激动万分。

孔颖达上前,对准了喇叭,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通,然后正式开始让老兵们登城楼授勋。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关于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非同人年代文种田文老六另类的叙述风格,42年开局,51年入驻四合院,65年大戏开锣,一个全新的四合院故事,一场跨越世纪的春秋家国梦。——永不磨损?无法升级——鳏寡孤独搭台,四邻八舍唱戏。生、旦、净、末、丑,酸、甜、苦、辣、咸。小市民的人生五味,浓缩在一座座四合院的万家灯火中。
捉笔人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关于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穿越隋末大业十三年,林元正成为林家小家主,乱世枭雄?瓜分天下?不,先跑路求生存,举家搬迁,不跑会死的那种。练武,只为醉卧美人膝,学医,只为保命养生,点科技树,只为摆烂当纨绔家主。这皇帝怎么回事,怎么总要我当官,位极人臣?加官进爵?我通通不要,那会阻挡我滋润的生活。林元正只想在这乱世之中独善其身,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影鸿客
少年安王
少年安王
关于少年安王:看这位少年王爷在在这皇城之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刀光血影还是王权争斗。这位王爷是爱恨情仇相伴还是孤独一生。
幽冥启赋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关于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历史脑洞+皇帝+爆笑+短视频+直播+系统+轻松)莫问离偶然安装了一个奇妙的应用程序,每次刷视频都能意外地将内容直播到古代各朝各代!当莫问离刷到——朱熹严肃叹道:礼崩乐坏啊,连奶茶勾兑料也成了民间美味?!刷到——秦始皇惊呼:千里之外一炮灭敌,后世竟如此威武?而每当新的视频播放,古人们无不惊骇震撼,甚至动员全朝堂响应,意欲出征一探究竟。随着古人们对现代的不断窥视,他们的
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
江山百美图
江山百美图
关于江山百美图:特警兵王李胤,机缘巧合下魂穿架空历史时期,成为留置大唐京都的宁王世子。斗奸佞,合忠良,周旋于皇帝和宁州之间,暗中培植发展实力;终于脱离京城,回转宁州,铲除逆臣,执掌宁州军政。并历经波折,运用后世先进知识,制造出强大火力,远交近攻,一统北疆,代唐自立,逐步吞并天下六国,一统天下。且看李胤如何一步步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李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