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第2511章唱什么才是什么

最快更新诡三国最新章节!

长安。

青龙寺。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以及某些小学者,年轻儒生等等的铺垫,在长安青龙寺之中,郑玄也准备开始登坛正解了。

郑玄登坛之前,几乎所有其他人的活动都停止了下来,就像是在变奏曲之前的短暂平静,亦或是大佬出场的时候的下意识的藏拙。

对于大部分的汉代学子来说,郑玄是一个不可攀越的高峰。

这一点,即便是水镜先生多年一边磨牙,一边念叨,也依旧无法将其超越。有些时候,不是说纯粹的努力就可以做到一切。基本上来说,若是成就一番事业需要一百分,那么个人的努力至少占据其中八十分,但是八十分往上,就是个人天赋了

比如说,有的人擅长数学,心算能力十分强悍,进超市买东西都不用收银台,就可以算出最终的钱款,有的人却遇到计算就麻爪,算了上一个数字便是忘记了下一个数字,没了计算器简直就是人生灰暗。或许后者通过大量的努力,可以达到前者的七八成水准,但是想要继续往上,就很艰难了。

儒家经文也是如此,如果说要通读背诵,达到七八成的水准,花费苦功夫,一年不成两年,十年不成二十年,总归大体上能成为一个书虫的,可是要从书中灵活应用,旁征博引,甚至相互印证,推陈出新,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了。

郑玄在当下大汉,几乎就是站在经学上顶尖的人物,这不仅仅是郑玄能熟读背诵经书,而是郑玄可以融会贯通,抵达儒学大成境界。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是也

郑玄坐在高台之上,侃侃而谈,每说一句,便是由其弟子国渊于侧再次高声诵读,以便让周边的子弟都能听闻。当然持续大声呼喝是一件很费嗓子的事情,一般人还做不来,三下两下就呲了,而国渊显然之前多少是练过的,因此声音不仅是洪亮,而且咬字清晰,即便是离得远的,也是能大体上听清楚。

之所以说大体上,是因为郑玄说一句,低下便是多少有人下意识重复的,有人感慨的,有人忍不住要显摆的,即便是每个人的声音再低,到了外围也就嗡嗡嗡一片

另外一点,各地口音略有不同,关中雒阳的口音显然是大汉正统,而边缘地区的么,也就自然自能是去适应了。

在高台另外一侧,间隔着围墙和回廊的一间厢房中,有两人正在侧耳静听。

桌案之上,清茶蕴蕴。

斐潜当然是没有坐到台下去。一方面是避免出现什么领导先走的情况,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听到真话,不至于斐潜到场装修粉饰,斐潜离开立刻连旗帜都撤走。

因此斐潜谁都没通知,偷偷带了许褚和些许护卫,就和庞统远远的躲在青龙寺偏殿当中的小厢房之内,一边喝茶,一边听着高台之上郑玄的讲课。

三礼,是仪礼、周礼、礼记。

前两者,是汉之前就有了,而礼记则是在汉代的时候出现了,大概和孝经差不是很多。

当然,三礼据称是周公所著,然后经由孔老夫子论述,其弟子记载。

但是么,和汉代大部分的经文一样,这个事情,其实不太靠谱。

周公他老人家太忙了,不仅要治国理政,还需要带兵打仗,然后家里面还要生一堆孩子,顺带视察地方,然后还要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著书,比如写个平安经呸,是易经,还有周礼,还要帮人解梦

睡个觉不安稳了都要找周公,你说周公忙不忙?

所以在这些书籍之中,有一部分是周公写的,这倒是没错,但是要说所有的都归到周公头上

这不就是跟后世某人一样么,什么话都是他说的。周什么人你坐下!你扪心自问,难道你自己说过那么多话,误会你一句两句的,有什么问题么?

周礼一书,在汉代初期么,是叫做周官,直至王莽居摄时,才改为周礼,然后沿用到了现在,至于为什么老王同学要改官为礼,这个心思么自然大家都知道。

汉代的周礼是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获得此书

然后不得不说这个刘德了,嗯,没华,就刘德二字。

刘德是刘启次子。他和长子刘荣,都是同母而出,刘德之下还有一个弟弟,兄弟三人都是一个母亲,占据了刘启皇家血脉的前三。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刘启之后,是皇十子继承了大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而作为皇长子,刘荣,则是因为其暴躁老母栗姬一顿骚操作给拉下了水,最终被废,连带着刘德也被发配到了河间。

就是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河间王,却在儒家之中获得了大量的声望,不仅是亲自接见普通的儒者,甚至连自己吃食的标准都不超过宾客。然后,刘德给刘彻献上了周礼

刘彻笑眯眯的接过,旋即扔到了秘府之中冷藏。直至汉成帝期间,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秘书,才重新将其罗列出来。

其中原由,自然是可圈可点。所以若说是周礼真是周公他老人家亲自写的,这就呵呵了,但是也不能说全部都是假的,毕竟当时孔子也周游列国好生推崇了一番周礼,嗯,从这个方面来说,当时刘德献周礼,然后刘彻扔周礼,都是打得一手好牌啊!

就像是当下,斐潜将郑玄推到前面去打牌,其实也几乎是类似的目的。

周礼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做官的规矩。

三礼之言,非郑公不可啊斐潜听了一会儿,有些感慨的说道,若是论纯熟背诵,这守山学宫之中,怕是能者多矣,然欲求精通博引,引经传史籍等,诸子百家之说以正其解怕是天下难出其右也

庞统也是点头,然后说道:便如这句,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郑公引老子之言而解,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便是绝妙。治民,当重民心,古今未有遗民者而可为治是也

斐潜颔首。

郑玄不仅是熟悉三礼,精通黄老,甚至对于法家农家兵家天文历法等等都有一些涉及,于是在讲解三礼的时候,时不时牵扯出这些内容来,进行讲解,引起台下阵阵的议论和惊叹。

又是听了一会儿,斐潜忽然笑道:这里郑公改了

庞统也是侧头而听,片刻之后也跟着笑了起来,说道:对,和上次郑公所言已是不同了。

说起来,郑玄当下改变了说辞,还是因为斐潜。

谶纬。

这个玩意,在斐潜一力的拉扯之下,终究是和正经的文学分开了些许,虽然没有完全被切除,但是和之前那种寄生状态强了不少。

宗教就是宗教,学术就是学术。

暂时生产力、认知水准达不到,可以将一部分未知的东西归于宗教神秘学,但是不能说依靠神秘学去解释一切。因为人性都是懒惰和贪婪的,若是发现有省事的途径,那么自然就会选择省事的方式,而什么都不解释什么都归于神秘的宗教体系,显然就是一个比较省事的途径,那么还需要费劲去研究发展新科技干什么呢?

等到宗教权柄大了,烧死的不仅仅是白尼老哥,啊?没烧死?就当烧了吧,反正烧烤这个事,宗教很熟练。

而且这里面还有其他的问题,斐潜也正在布置当中

原先郑玄在和斐潜第一次讲述礼记的时候,作为预演也好,先期沟通也罢,郑玄也是收到了之前的一些风气影响,用以谶纬来注解周礼并用于建构其礼学体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关于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穿越+架空历史+争霸+皇帝+无敌+爱情+搞笑+九皇子)意外穿越到古代,成为大新国最废物的皇子,开局被皇帝贬到蛮荒之地。七年后,皇帝一道旨意,迎娶天下最丑的公主。新婚之夜,他发现了天下第一丑女的真面目,竟是绝世美女。俏公主以为嫁给了天下最废物的皇子,她没想到,废物皇子竟然是绝世强龙。且看废物皇子,如何赢得美人归,从蛮荒之地崛起,一步步走向权力之巅。
月逐九天1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关于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江临穿越大明,获得了快递盲盒系统。系统每天都会给他送来一个未来的快递盲盒。有太阳能发电板?有土豆、玉米、地瓜的种子……
吃藕男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关于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非同人年代文种田文老六另类的叙述风格,42年开局,51年入驻四合院,65年大戏开锣,一个全新的四合院故事,一场跨越世纪的春秋家国梦。——永不磨损?无法升级——鳏寡孤独搭台,四邻八舍唱戏。生、旦、净、末、丑,酸、甜、苦、辣、咸。小市民的人生五味,浓缩在一座座四合院的万家灯火中。
捉笔人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关于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穿越隋末大业十三年,林元正成为林家小家主,乱世枭雄?瓜分天下?不,先跑路求生存,举家搬迁,不跑会死的那种。练武,只为醉卧美人膝,学医,只为保命养生,点科技树,只为摆烂当纨绔家主。这皇帝怎么回事,怎么总要我当官,位极人臣?加官进爵?我通通不要,那会阻挡我滋润的生活。林元正只想在这乱世之中独善其身,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影鸿客
少年安王
少年安王
关于少年安王:看这位少年王爷在在这皇城之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刀光血影还是王权争斗。这位王爷是爱恨情仇相伴还是孤独一生。
幽冥启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