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第2699章锚定效用陈年怨

最快更新诡三国最新章节!

长安大理寺,向来是比较清净的地方。

当然,这里清净是应该的,就像是后世法院若热闹得跟菜市场一样,往往就未必是什么好事。

二三十名难民打扮的百姓,突然聚集在大理寺的衙门之外,齐齐跪下,大声鸣冤。

这种稀奇的景象,自然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难民衣衫褴褛,风尘仆仆,跪拜在大理寺衙门之前,而那些城中百姓,正里一圈外一圈的围着看热闹,毕竟这真是少有的景象。

见到这般情况,司马懿作为大理寺主官,当然不能怠慢,便是从内而出,来到难民身前,大声唤道:『何事冤屈,可速速说来!』

见到司马懿出现,那些难民则是有些胆怯模样,但是随着人群当中有人喊了一声『冤枉啊』,随后其他人也是纷纷高喊起来,一时声音嘈杂。

司马懿的目光微冷。

有人没有外挂便是寸步难行,而有的人本身就是外挂。

比如像是司马懿这种,几乎是瞬间就意识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劲。虽然说这些难民看起来似乎很凄惨,但是喊起来中气十足。

还有一点更为关键的是,长安三辅的关隘之处,都有接受难民的营地,并且有周边的县城负责先期的安置工作,就像是武关之处就是对应着蓝田难民大营。在难民大营之后再进行相关的分流,或是前往河东,或是迁徙陇右等等。

所以这样二三十人的难民,究竟是从哪里出来的?

司马懿最近也没有听闻过周边难民营地出现了什么事情。

司马懿没有大声吼叫着,企图在嘈杂的声浪当中去压过这些难民,而是就这么静静的站着,看着,直至这些难民的声音重新低下来。

难民喊了一阵,见司马懿不答话,也就渐渐的收了声。

司马懿才重新说道:『你们是哪里的人?又是为了什么事情而来?』

司马懿特意没有说官话,而是尽量用俗语。不仅是为了让难民能听得懂,也是要让周边围观的其余百姓能够听得懂。

难民之中,有一名年长者往前了些,颤声而道:『草民,草民是川中人氏……来长安是为了要状告川中谯氏!那谯氏的人尽干伤天害理的事情,以各种名头收取钱财,如果不缴纳的便是强行征收,我们稍微有些不服,便是一顿毒打!不少人的田亩屋子都被抢走了!我们想要去成都告状,谯氏则是派人在半道上,将我们全数打散……』

年长者说着,声音悲切。

按照道理来说,似乎说得通。去成都告状的路被堵了,所以才来长安告状。

司马懿闻言,却在心中冷笑。

若是真的一般百姓,有几个是会选择进京告状的?毕竟这一走,可不是一天两天,家中劳力离开这么长时间,妻儿老小都不要了?还是说这些人妻儿老小全死了,就剩这些人了?

就算是到了后世,为什么很多人都嚣张的表示,有本事去告啊,还不是因为普通百姓要每天顾着吃喝,真能像是某些砖家那样空闲,表示诉讼很简单,五十走一趟?所以其实大多数的百姓并不像是某些砖家所说的那样不懂法,而是也懂得的,也不是说人人都愿意忍气吞声,只不过是因为明知道是吃亏了,但是打官司的成本实在是太高,最终才放弃了。

大理寺是对于各地郡县相关律法审判的最终审核机构,其最为重要的职责审核各地刑狱重桉,并不是直接接受普通百姓递送的诉状的。这和后世最高法有些相似,一般不接受直接的诉讼,但是司马懿却接了下来。

而且不仅是接了诉状,还让大理寺的书吏出来,一一给这些难民做登记,同时还公开宣称要帮这些难民先找个住处云云……

按照道理来说,这些难民到了长安,一路上风餐露宿,如果有免费的住宿提供,当然更好,并且司马懿都说了,还可能会有些事情需要后续的补充,若是真的想要告状,当然不可能说好像是将诉状递上去就完事了一样。

结果这些难民真的就像是仅仅是为了来送状纸的……

司马懿并没有让人阻拦他们。

因为现场不仅是有这些难民,同样还有围观的民众。

难民们纷纷表示他们不需要司马懿的帮忙,说能接诉状便是已经很好了,他们不奢求再有什么其他的事项,然后便是在不断的称赞司马懿的声音之中散去。

整件事情都透着一股蹊跷。

但除了事件本身的蹊跷之外,司马懿最为不舒服的,是这些人竟然将他当傻子耍。

所以司马懿决定,这个桉件,他必须要搞得清清楚楚……

……(〃′皿`)q……

接下来事情,就如司马懿所猜想的那样,这个事情立刻变得繁杂了起来。

长安城很大。

城池大,就意味着人多。

人多了之后,闲人或是乐子魂的人自然也就是越多。

而且这些牵扯到了公权力的事情,又向来是百姓八卦的集中之地,所以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不过半日时间,长安城内似乎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但凡是世间的传言,总有一个特性,那就是会越传越夸张。

一开始的时候只是说二十几个难民,后来在传播的时候,就已经渐渐的开始离谱了,什么翻一倍的简直都上不了台面了,有说几百人的,又说近千人的,就跟后世号称什么是百年老店,结果真实一看是还差九十九年一样。

不仅是在人数上夸大了,而且还有人说什么人被打了,受伤了,流血了,死人了……

诸般传言,林林总总无数,却又说的有鼻子有眼,让人不得不信。

士族大姓和普通民众本身就有化不开的矛盾,这些年来长安三辅之地,经过了斐潜的治理之后,士族子弟多少收敛了一些,矛盾略有缓和,但是在这一次的传言之中,忽然那些早年沉积下来的矛盾又是再一次的翻涌了起来。

这种传言,甚至比什么鬼神之说更加的让人『信服』。

鬼神太远了,但是现实里面的士族子弟很近。

那些平日里面欺凌百姓,恃强凌弱的事情,并没有因为百姓的沉默,亦或是忍气吞声就等同于在记忆里面消失了,而是沉淀了下来,就像是泥尘沉淀在了心河之中,在任何时候,只要一被搅动,又会重新翻涌起来!

这个时候,那些难民口中的『谯氏』恶行,就和这些普通百姓之前承受的那些刁难混杂在了一起,作为曾经吃过士族大户的苦头的这些长安三辅的普通百姓,就自然更愿意相信『难民』所言,更愿意相信那些听起来就有些离谱的传言。

即便是他们理智上会有所怀疑,但是他们情感上选择了相信。

因为他们觉得,士族就是如此。

地方大户对他们的压榨就是这样。

随着流言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许多传播流言的人又都是信誓旦旦好似亲眼所见,这反过来又使得那些原本不相信的百姓也开始怀疑了起来,被带动着动摇了,之前觉得不太可能的念头开始转变,『难不成真有此事?要不然怎么那么多人都在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关于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非同人年代文种田文老六另类的叙述风格,42年开局,51年入驻四合院,65年大戏开锣,一个全新的四合院故事,一场跨越世纪的春秋家国梦。——永不磨损?无法升级——鳏寡孤独搭台,四邻八舍唱戏。生、旦、净、末、丑,酸、甜、苦、辣、咸。小市民的人生五味,浓缩在一座座四合院的万家灯火中。
捉笔人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关于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穿越隋末大业十三年,林元正成为林家小家主,乱世枭雄?瓜分天下?不,先跑路求生存,举家搬迁,不跑会死的那种。练武,只为醉卧美人膝,学医,只为保命养生,点科技树,只为摆烂当纨绔家主。这皇帝怎么回事,怎么总要我当官,位极人臣?加官进爵?我通通不要,那会阻挡我滋润的生活。林元正只想在这乱世之中独善其身,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影鸿客
少年安王
少年安王
关于少年安王:看这位少年王爷在在这皇城之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刀光血影还是王权争斗。这位王爷是爱恨情仇相伴还是孤独一生。
幽冥启赋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关于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历史脑洞+皇帝+爆笑+短视频+直播+系统+轻松)莫问离偶然安装了一个奇妙的应用程序,每次刷视频都能意外地将内容直播到古代各朝各代!当莫问离刷到——朱熹严肃叹道:礼崩乐坏啊,连奶茶勾兑料也成了民间美味?!刷到——秦始皇惊呼:千里之外一炮灭敌,后世竟如此威武?而每当新的视频播放,古人们无不惊骇震撼,甚至动员全朝堂响应,意欲出征一探究竟。随着古人们对现代的不断窥视,他们的
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
江山百美图
江山百美图
关于江山百美图:特警兵王李胤,机缘巧合下魂穿架空历史时期,成为留置大唐京都的宁王世子。斗奸佞,合忠良,周旋于皇帝和宁州之间,暗中培植发展实力;终于脱离京城,回转宁州,铲除逆臣,执掌宁州军政。并历经波折,运用后世先进知识,制造出强大火力,远交近攻,一统北疆,代唐自立,逐步吞并天下六国,一统天下。且看李胤如何一步步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李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