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被后人所津津乐道的著名战役,跟许蔡平乱全都没有可比性。没错,高殷手下的确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兵精粮足补给充分,而且在铳炮火力上有着压倒性优势,但他面临的敌人,却不是气势汹汹从正面杀过来的另一支大军,而是分布在许蔡七州的大大小小上百股乱民,根本不会与台军正面对垒。
想解决这样的敌人,可别指望通过奇兵迂回、趁夜偷袭或者借风纵火之类的招数一锤定音。《六韬》等书详细地描述了如何安营扎寨,如何选择战场,如何保障军需。《新注武经总要》还有其他几本军事类书,则对阵法、队形、军旗、军械等细节问题做了非常详实的描述。想跟老祖龙或者戎狄的正规军交手,那就必须学通这些知识,可是野火一样四处滋生的本地乱民……
《史记》这样的史书,倒是介绍了一些非常粗鲁的办法。但是历史上曾经照样做过的人物,十个有九个都被后人百般唾骂。原因无他,就是因为这帮畜生完全丧失了人性,所到之处一律屠戮殆尽,就像秦宗权一样害得方圆千里鸟烂鱼散寸草不生。
高殷实在做不出这种事来,列祖列宗在上,他光是在心里幻想那种场面,就觉得从头到脚钻心冰凉。/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除了屠夫畜生们的狗屁办法之外,到底应该怎么办?/
从书本上找不到相关的知识。一个人冥思苦想,更是不会有任何成果。高殷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并且自然而然地替自己找起了理由:/都已经看了这么多东西,也算是入了军事的门,跟别人商量的时候应该不至于重蹈覆辙。找人帮忙就找人帮忙,不方便喊那四位军主回来,另找其他人便是。/
年轻皇帝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他首先找到了负责贴身保卫的校侯徐逵,但这位前擎天军队副最多只带过一百人,虽然刀法精湛射术惊人,但对大兵团行军作战实在是一窍不通。他勉强憋出来的那些建议,只有一句勉强算是有用,那就是:“陛下,位置越高责任越大,做事可万不敢草率啊。”
高殷对这句话深表赞同,但最令他头疼的军事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京师百姓有句俗话,“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由此类推,那位在十二月份秘密来到京师,从大军出征开始就一直藏身在军营当中的异国客人,也许真能帮上大忙也说不定。
于是大齐天子冒险揉搓了那枚先秦贝币,把怪客在白天召进了圆帐。两人远离炭火坐定,在友好的氛围当中谈了约莫一刻,对大齐当前的局势坦率交换了意见,并对太虚发出了共同的谴责。可那位客人最后也只能非常遗憾地表示,两国国情实在是相差过大,关于许蔡七州的平叛行动,他这个外人很难插得进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