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为朝廷储材之地,自高祖后就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故此庶吉士号称“储相”,能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与武将的御前侍卫一般,都是虽品阶不高却炙手可热的位置。
等任命下来贾政这才算是真正的扬眉吐气了,他自小素有才名,可偏偏屡试不第,连父亲、母亲、妻子都要不信自己能考出个前程来。
同窗人前不说,但背后也多有议论,偏连反驳都气不直,这让让他挫败不已。
没想到最后相信自己并为自己筹谋的竟是向来不睦的长兄。
因此现在证明自己的能力后,更对林绪之马首是瞻起来。
……
不过一年间,荣国公府两兄弟一文一武全都前程可期,连眼见着要死的贾代善身体也一天好过一天,这可羡慕坏了其他老臣们,纷纷红着眼睛说他走了狗屎运。
向来规矩听话的二儿子就不说了,连浪荡不羁的大儿子也改邪归正,成了京城年轻人一辈里的头一份。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其实不止荣国府,其他勋贵家里也开始慢慢没落起来。
谁也不用羡慕谁,可荣国府里居然峰回路转,这一代不管儿女,居然都得了个好前程,便显得鹤立鸡群起来。
贾代善心里也极受用,他也没有想到自大儿子改邪归正后,连带着二儿子也金榜题名了。
翰林苑正是极清贵的地方,虽然油水少,但正适合二儿子这种迂腐的性子。
何况以府里的富贵,压根就犯不上贪那几个俸禄银子。
他原本打算在走前分家的话,大儿子占了爵位,能分得府里七成的财产,又拿了老太太的体己。
那自己的私房就留给二儿子,可现在却不这么想了。
不用想她都知道妻子的体己一定是二房的,那自己就不能偏了谁去,毕竟兄弟和睦比这点子钱重要的多。
自己没必要为了体恤幼子就又在好不容易和谐起来的兄弟关系上插一刀。
况且老大家的医术越发精湛起来,她既说自己的身体慢慢的开始恢复了,那定没有旁的可能,那自己还急什么?且等着吧。
因此放宽了心在梨香院里养着,每日早晚见见儿孙们,身体果然一日比一日好。
顾妩可没闲着,她忙着开铺子,又在各地布置人手,现在剧情既然已经因为她而改变,那为了以防出现什么意外,还是早早的布置起来才好。
而林绪之忙着给废太子运作一二,因为比起其他人来,只要这个人翻过身,那一个再也无缘大位的儿子,又是自小带大的,在皇帝心里自然分量极重。
他看的明白,皇帝身体好了,却绝口不提废太子,也听不得别人提。
但却时时关心着他是不是受了奴才欺辱,府里去了什么人,是不是受了言语嘲讽。
一旦有奴才阳奉阴违让废太子吃了亏,那没个几日这人必然再也不会出现。
而借着看望兄长冷嘲热讽的皇子总会在隔不了几天就会受到各种训斥。
这哪里是什么不闻不问的架势,一旦运作得当,太子示弱,这父子两必定得破镜重圆。
反正太子就算不废也不一定熬的过皇帝,那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刷刷被逼无奈孝子人设,求一个实权好好干干。
林绪之也不是什么赤胆忠心不求回报的人,他在开始运作前就跟废太子挑明了。
既然他现在默认了,以后得了势再想过河拆桥,那也要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
他原本打算按原剧情来,借故施恩给以孝顺著称的皇帝,然后再图其他,因此还照着原著描述的皇帝特征去找了找。
谁知道计划不如变化,老皇帝被阿妩治好了,压根没有传位的意思,而这位“坏了事的义忠老亲王”也没有想象中没用。
既然皇帝不下台,那他就很有必要找一个能在他身边绝对说的上话的人合作。
这位太子殿下就是最好的人选,反正有了造反这个大逆不道的污点,任谁洗破大天去他也失去了继承权。
老皇帝未必不知道这一点,一个年轻体壮能帮自己处理政务,却压根没机会取自己代之的儿子,那诱惑力不是一般大。
更何况这个儿子还是自己手把手教出来的继承人,感情非同一般。
只等个契机,双方都有意,找个理由还不容易?
以后这两人要真敢过河拆桥,他也敢让他们好好吃点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