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时隔多年,记忆已经完全不准确的李去病并不知道,这辈子1994年的央视春晚和上辈子的比起来,已经有五分之一的节目不一样了。
所以说,李去病重生之后的蝴蝶效应还是很大的!
康帅傅方便面的发展没上辈子那么好了、同一方便面的发展也没上辈子那么好了、南街村的发展更是比上辈子慢了好多!老牌子的天方方便面更是在各方的夹击之下活的比上辈子更加艰难、步履维艰!
这些李去病是知道的,只是李去病根本未曾意识到除了方便面之外自己的重生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不过,即使李去病意识到了也毫无办法,他的重生可以改变历史,或者说,已经改变了历史,而历史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只能顺应改变的历史继续前行。
如果用1个词来概括1994年春晚的话,这个词就是:主旋律!
央视的春晚本来就是主旋律的,但即使是主旋律的基调,也还贡献了许多不主旋律的经典,比如: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思念》、《我想有个家》、《涛声依旧》、《轻轻地告诉你》、《同桌的你》、《牵挂你的人是我》、《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忘情水》、《雾里看花》、《笑脸》、《今儿个真高兴》。
不过1994年红的三首经典可以说都是非常主旋律的:《一二三四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长城长》,所以用主旋律来作为1994年春晚的概括是非常合适的。
冯巩、牛群的小品《点子公司》播出之后,屋子里的小孩儿已经全走了,隔壁喝茶的大人也没有几个了,李去病就把彩电搬了回去。
不一会儿,几个大人也都散了。李去病帮着母亲、姐姐收拾了残局。
三婶抱着已经睡着的李超道:“哥、嫂子,我们回去了。”
李父站起起,看了看有点喝多明显还没完全清醒过来的三叔道:“老三喝多了,你还抱着个孩子,外面黑洞洞的,让去病打着手电送你们。”
听到了父亲的话,李去病赶快找到手电跟着三叔、三婶出门。
李家所在的位置在村字南端,三叔的房子更是村子的最南一户,离村北面的方便面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送完他们回家返回的时候已经十二点了。
村子里瞬间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比91、92年的春节的鞭炮声响多了。
李去病回到厂里的时候鞭炮声已经过去。
李去病看到厂里不时走动的身影,知道是厂里保卫处的在巡视厂区,就决定去保卫处看看之后再回去。
李去病还没走到保卫处,离保卫处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保卫处就有人打开门,对着李去病喊道:“谁呀?这么晚干什么?”
李去病心想,看来保卫处的人还是很忠于职守的,就道:“是我,李去病。”
保卫处的人也借着路灯的灯光认出了李去病:“是去病呀,这么晚还不休息,怎么想着来这里了?”
“刚在看春晚,也睡不着,看你们这么辛苦,就过来看看。”
说话间,李去病就来到了保卫处的值班室,值班室总共三个人,李去病都认识,两个本村的一个外村的。值班室里有暖气,并不冷,三个人都是穿着毛衣,并没有穿军大衣。
“就你们三个值班?”
“不是,东边的厂区我们6个人值班,他们三个去巡逻了,我们轮着来。”
“多去油库哪里转转,哪里都是易燃品,现在大过年的,要是有人点个放个天灯飘过来万一落在油库,那就坏菜了。”
“不会这么巧吧?”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就算没有天灯,咱们离村子这么近,要是放烟花的时候刚好碰到一股风也有可能坏事。多去危险的地方转转总是没错的。”
“行,等会儿我们就多去哪里转转。”
“对了,你们晚上值班要是饿了怎么办?”
“原来厂里的食堂晚上也开的,给上夜班的人做饭,我们饿了就直接去食堂解决,不过现在放假就没开了,我们晚上就自己泡方便面吃。”
正在这时,门开了,随着开门声音传来的还有抱怨的话语:“冻死了,这个天真他娘的冷。”
随着话语进来的是一个穿着军大衣的保卫处的保安。
这个人不是本村的,李去病并不认识,看着他光着脑袋、冻的发红的脸,就问道:“保卫处没发帽子么?”
本村的一个回到道:“发是发了,就是太难看了,还是绿色的,大家都不愿意戴!”
听了这句话,李去病不由得想起了上辈子的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里经典的段子:炮兵炊事班的士兵是戴绿帽、背黑锅,看别人打-炮!
“那你们自己去统一买你们相中的帽子吧,然后厂里报销。”
“那敢情好,等过初六了商店都开门了我们就去买。”
“行,那你们忙,我回去了。”
当李去病回到住处时,电视已经关了,只有母亲一个人在屋里。
“怎么去了这么久?”
“我早就回来了,去保卫处转了一下。”
“没什么事吧?!”
“没事。”
“没事就好。早点睡。”说着母亲就去自己的房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