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行三国

第23章 汉吴休兵

当晚,马良在府衙排下酒宴,邀赵骥、阎宇共贺升迁,酒过三巡后,他说到:“汉吴休兵,荆州暂无战事,不知不舍打算何时回成都向关家提亲?”

赵骥和马良已混得熟稔,实话告知到:“那些都是谣传,我和银屏其实并无男女私情,这事儿都怪文平,都是他为了给我立威,骗兵士说我是关侯的女婿”。

阎宇在旁哈哈大笑:“哥哥,我看你与关小姐甚是般配,不如就把他娶了罢,以你的人才,谅她也不会不肯”。

马良睨眼注视赵骥,又问到:“不舍当真属意关家小姐?”

赵骥觉得马良这番话有点反常,解释到:“别听文平乱说,千万莫污了女儿家的清名”。

马良举樽敬了一杯,续道:“不舍可知诸葛丞相籍贯?”

“啊?”喝酒就喝酒,好端端说这个干嘛。

“不少人都以为丞相是荆州人,其实他是徐州琅琊人”,马良不知真醉假醉地说,“但丞相夫人却是出身襄阳名门,丞相之姊也嫁进了襄阳蒯家,所以我一直都当丞相是同乡”。

这家伙话里有话呀,赵骥要是再听不出来就是傻子了,这是想拉我入伙吗?

马良见赵骥沉吟不答,笑道:“不舍以弱冠之龄居一郡之首,便是当年的廖公渊也不如你,要是再与重臣之女结亲,将来定翻然不为池中物”。

重臣?关羽已经不在了,继承侯爵的关兴还是个孩子,要是刘备也不在了……

听懂归听懂,但生在新社会的赵骥还是很抗拒拿婚姻做政治筹码的,他含糊其辞答到:“我和关小姐确实没有私情,而且婚姻大事不可不慎,我暂时没有娶亲的打算”。

马良内心非常欣赏赵骥,荆襄士人中能征惯战者寥寥无几,如魏延等荆州武人又桀骜不驯,很难融入士人圈子,要是赵骥能通过婚姻和荆州士人集团结成利益共同体,就可以填补荆州士人在军方的最大短板。

马良知道赵骥已经听懂了自己的话音,他没有逼迫赵骥立即做决定的意思,反正来日方才,从赵骥在武陵拉拢溆溪部、利用沙摩柯等一系列表现来看,这个聪明的年轻人应该会做出最符合他利益的选择。

战事沉寂后,赵骥开始和阎宇专心操练士卒,他利用自己武陵太守的职务,给部下分了田地,让他们全部变成有产的自耕农,也即是汉时俗称的良家子。

当时流行的兵役制度,曹魏主要是屯田兵,士兵平时无偿给朝廷种地纳粮,战时响应征召,如果战死了,就连老婆孩子都得当作财产一样由官府配给其他人。

东吴则是将领靠自己的食邑豢养私人部曲,朝廷直属的普通兵源大多通过掳掠山越来补充,战时配属给将领指挥。

赵骥认为有田产的自耕农会比魏吴兵卒具有更坚韧的战斗意志,这也较为接近唐初的府兵制,是可以有效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只不过限于汉末的生产力水平,武器还得由官府来统一配备。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关于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王牌特工巴桑魂穿到大安朝,不料穿到一个婴儿身上,幸被屠户所救,当夜就遭到追杀。为什么对一个婴儿穷追不舍?时大安朝危机四伏,外有邻国虎视眈眈,内有皇室内斗、外戚专权,老百姓苦不堪言。幸得巴桑横空出世,拯救黎民于水火,一统天下。
着花无丑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关于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大明各个历史时空,忽然天降光幕,展现两个崇祯皇帝截然不同的一生。当朱元璋看着天幕那个明朝末年挽天倾,兴大明,科教强国,万代颂扬的明光武大帝朱由检。又看了一眼另外那个刚愎自用,武断专权,最终煤山自缢而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禁燃起想一棍子打死他的冲动。随着对比的深入,明朝皇帝们逐渐发现,那个光武大帝朱由检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恐怖。于是乎,各朝各代开始兴起向明光武大帝学
小小西下士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关于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杨安开局穿越大夏,发现大夏新帝竟是女儿身。为保住小命,杨安先扑倒女帝,再征服皇后。想逃出皇宫却发现大夏内忧外患。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杨安无奈操起了屠刀。
天青色呀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关于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嘘!知道吗?韩非当年没有被李斯害死,而是替秦始皇干了一件极为机密的事情。从话都说不清的结巴男,到怼遍神、仙、妖、鬼四界的怼王之王,最终以一人之力开启末法时代。两千多年,韩非到底经历了什么?
艾迪蓝波
征服者在清朝
征服者在清朝
关于征服者在清朝:是一部历史小说,它巧妙地将虚构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讲述了一位名为征服者的人物与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故事发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1616-1912),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历了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主人公征服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力征服者,而是一位具有非凡智慧和深邃洞察力的人物,他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清朝的政治格局。他的名字象
征服者爱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