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行三国

第69章 一夜激战

句扶也不啰嗦,抱拳称喏,带着两百长矛手和同等数量的弩手就径直往后山而去。

如赵骥所料,此时摸进后山的魏兵只有最先扎好筏子的十来个人而已,他们不敢直接夹攻正面的汉军,于是就四处放火、驱赶马匹,借此假造大军杀入的声势。

句扶赶到后一眼识破对方的伎俩,他先不忙救火,而是命令弩手在水泊左右分作两翼列阵,左列射右,右列射左,射杀后续一切试图靠近岸边的魏军。

封锁住水面后,句扶又带着长矛手收拢马匹、扑灭火焰,很快就把摸进来的十余名魏兵搜出杀死。

等司马师带着剩余魏兵乘坐木筏攻来时,立即受到了汉军弩手的热烈欢迎,在两翼夹射的强大交叉火力下,木筏上的魏兵根本无处躲避,被大量射落到水中,却始终无力冲上滩头。

对于进攻方而言,两栖登陆无论古今都是一道大难题呀。

此时的司马懿也前移到了州泰的位置亲自指挥,他眼睁睁看着一脸狠色的孟琰在弩手的掩护下最后退进栅墙后,只能叹口气对州泰说:“蜀军营寨已成,再攻无益,鸣金吧”。

回到魏营,州泰一进大帐就急切说到:“骠骑将军,我军粮草只剩六日了,现在蜀人援兵已到,应该趁着对方主力未至抓紧时间撤回宛城,否则就危险了”。

司马懿不答话,坐下默默沉思片刻,这才开口说到:“这支蜀军是偷小路过来的,他们携带的粮食未必就比我们多,身后也不会有蜀军主力再来增援”。

“偷小路而来?那他们岂不是自陷死地?”州泰惊疑不信,“蜀军今夜突遭袭击却能从容应对,依下官之见,领兵之将恐非愚人”。

司马懿捻须笑问:“营中这几日可曾见到有木兰塞的败兵逃来?”

州泰回想了一下,恍然大悟说:“原来如此,是我心慌失计了,险些被蜀军骗了”。

申仪在木兰塞有两千守军,汉军再厉害,也不可能在破塞后把两千人一个不漏的全抓住,肯定会有败兵逃到房陵来,现在不仅一个败兵没看到,就连申仪的告急信也没收到一封,所以司马懿才会判断木兰塞还在魏军手中。

司马懿吩咐州泰:“明日你带步兵三千、骑兵一千,到山下列阵,你不用攻山,只要挡住蜀军不能下山袭扰攻城的部队就行”。

司马懿眼中闪过一抹厉色:“明日我亲自带兵攻城,只要尽快拿下房陵,就能彻底奠定胜局”。

说话间,司马师一身水淋淋的走进大帐,他一进来就急忙说到:“这支蜀军人少粮也少,是走小路摸过来的,不用理他们,全力攻城即可”。

司马懿闻言和州泰相视一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关于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大明各个历史时空,忽然天降光幕,展现两个崇祯皇帝截然不同的一生。当朱元璋看着天幕那个明朝末年挽天倾,兴大明,科教强国,万代颂扬的明光武大帝朱由检。又看了一眼另外那个刚愎自用,武断专权,最终煤山自缢而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禁燃起想一棍子打死他的冲动。随着对比的深入,明朝皇帝们逐渐发现,那个光武大帝朱由检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恐怖。于是乎,各朝各代开始兴起向明光武大帝学
小小西下士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关于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杨安开局穿越大夏,发现大夏新帝竟是女儿身。为保住小命,杨安先扑倒女帝,再征服皇后。想逃出皇宫却发现大夏内忧外患。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杨安无奈操起了屠刀。
天青色呀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关于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嘘!知道吗?韩非当年没有被李斯害死,而是替秦始皇干了一件极为机密的事情。从话都说不清的结巴男,到怼遍神、仙、妖、鬼四界的怼王之王,最终以一人之力开启末法时代。两千多年,韩非到底经历了什么?
艾迪蓝波
征服者在清朝
征服者在清朝
关于征服者在清朝:是一部历史小说,它巧妙地将虚构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讲述了一位名为征服者的人物与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故事发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1616-1912),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历了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主人公征服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力征服者,而是一位具有非凡智慧和深邃洞察力的人物,他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清朝的政治格局。他的名字象
征服者爱写作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关于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穿越到大明,朱桂获得系统。从此,将种花家历史,从大明翻篇。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然后蒸汽纺纱机,高速铁路,大炮,钢铁洪流……蓝星历史,从这里改写,凡是铁轨所到之处,皆我大明国土,凡轮船所过之处,皆我大明海域!如有不臣者,皆杀无赦!听读这话,朱元璋都麻了。行,你行,皇位给你,你接着奏乐,接着舞!
何意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