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行三国

第170章 陈震免官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骥行三国最新章节!

铁证面前,陈震震惊之下无话可说,木料就堆在自家院子里,木料上面的印记和修建宫室的一模一样,而且胡济给向朗的信里也证实了有这种印记的木料是他帮宫里收购的。

别的证据还好说,但胡济可是诸葛亮安插进关中来的铁杆心腹,肯定不可能帮着赵骥对付自己,这只能说明自己儿子的确盗用修建宫室的木料了。

陈震气不打一处来,“啪”一巴掌抽在陈济的脸上:“说,这批木料是怎么来的?”

陈济委屈地捂着脸哭诉道:“这些木料是我从一伙弘农来的商人手头收购的,不是……我…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啊”。

陈震气呼呼地转向三名御使说:“我这儿子虽不成器,但也绝不至于胆大妄为到盗用宫室木料,会不会是别人盗了木料,他只是不小心收了赃物而已”。

许慈不等向朗开口发难,就抢着接过话头说:“孝起所言也是有可能的,我认为应该从出售木料的商人这条线索查起,在彻底查清案情前,不宜妄作结论”。

张绍连声附和许慈的意见,刘琰却反对道:“还有什么好查的,所谓从商贩手中购买不过是一面之词罢了,根本没有任何证据支撑,我想问一问大长秋和张侍中,那伙商贩在哪里,要是找不到的话,又该怎么定案?”

许慈本是个性格温和、爱和稀泥的老好人,此刻却执拗地坚持说:“不查又怎么知道查不到,事关一州刺史,两千石的高官重臣,怎么如此轻率定案”。

刘琰还想再争,却被张绍拉住劝道:“查查也好,将来卷宗言之有物也好回禀陛下”。

于是三名御使又找来当日把守城门的士卒问话,调阅了进出城门的货物登记,甚至发函弘农郡要求协查当地有无哪家大族在收购木料,但数日下来却一无所获,似乎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陈济口中所说的这么一支贩卖木料的商队。

案子查到这一步,就连有心偏袒的许慈都开始怀疑陈济是在砌词推脱,不然怎么会连一点线索都查不到。

许慈还想继续拖延时间以待转机,但刘琰却不给他这个机会,整日吵着要赶紧结案,免得天子久等,张绍也不好再偏帮许慈,身为刘禅的妻弟,总不能为了讨好荆襄系大臣就完全置皇帝的利益于不顾吧。

于是三名御使共同署名写成结案报告,连同卷宗一起送往成都等刘禅批示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关于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王牌特工巴桑魂穿到大安朝,不料穿到一个婴儿身上,幸被屠户所救,当夜就遭到追杀。为什么对一个婴儿穷追不舍?时大安朝危机四伏,外有邻国虎视眈眈,内有皇室内斗、外戚专权,老百姓苦不堪言。幸得巴桑横空出世,拯救黎民于水火,一统天下。
着花无丑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关于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大明各个历史时空,忽然天降光幕,展现两个崇祯皇帝截然不同的一生。当朱元璋看着天幕那个明朝末年挽天倾,兴大明,科教强国,万代颂扬的明光武大帝朱由检。又看了一眼另外那个刚愎自用,武断专权,最终煤山自缢而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禁燃起想一棍子打死他的冲动。随着对比的深入,明朝皇帝们逐渐发现,那个光武大帝朱由检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恐怖。于是乎,各朝各代开始兴起向明光武大帝学
小小西下士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关于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杨安开局穿越大夏,发现大夏新帝竟是女儿身。为保住小命,杨安先扑倒女帝,再征服皇后。想逃出皇宫却发现大夏内忧外患。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杨安无奈操起了屠刀。
天青色呀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关于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嘘!知道吗?韩非当年没有被李斯害死,而是替秦始皇干了一件极为机密的事情。从话都说不清的结巴男,到怼遍神、仙、妖、鬼四界的怼王之王,最终以一人之力开启末法时代。两千多年,韩非到底经历了什么?
艾迪蓝波
征服者在清朝
征服者在清朝
关于征服者在清朝:是一部历史小说,它巧妙地将虚构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讲述了一位名为征服者的人物与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故事发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1616-1912),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历了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主人公征服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力征服者,而是一位具有非凡智慧和深邃洞察力的人物,他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清朝的政治格局。他的名字象
征服者爱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