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行三国

第240章 杨嚣教唆

“这次要是有关中军团在手,我岂会眼睁睁看着司马懿就这么全须全尾地撤回洛阳”,赵骥越说越激动,越说越觉得自己委屈,“关中军团兵力有限,一旦分守各地,还有多少能用于进攻作战,洛阳旧都还收复不收复了,汉室天下还要不要一统了?”

单从军事角度来看,汉中军团一直呆在益州的确是属于养闲人了,但吴懿可不是魏延,眼里自然不会只看得到军事问题:“我只是个武将,只知奉天子明令行事,其余非我可知矣”。

再争下去只怕就要闹红脸了,赵骥只好先行离去再想办法。

赵骥气冲冲地回到府中,已经接替张表升任骠骑将军府长史的杨嚣一看面色就知道赵骥和吴懿谈得不顺,他赶紧屏退一干左右,让赵骥独自待一会儿。

上司心情不好的时候最好躲远一点,这时候哪怕你是去汇报公务,也会没错被挑出三分错来。

等赵骥差不多气消了,也到了该吃饭的时间了,杨嚣亲自送去饭菜,然后趁赵骥被饭菜堵住嘴的机会问到:“主公可是跟卫将军谈得不顺利?”

不等赵骥回答,杨嚣又紧接着自问自答道:“主公可曾想过吴懿最缺什么,他最缺的是战功”。

“吴懿自归附先帝以来,从未立下过什么战功,他所以能位列重号将军,不过是仗了太后的势而已,身为一名武将,属下猜他内心定然是不甘的”。

“如果主公愿意单独划出一片防区给他,让他有立功的机会的话,不愁吴懿不肯留下”。

赵骥停下手中的筷子,两口把包在嘴里的饭菜咽进肚子:“你细说说”。

“对主公而言,当务之急是要把吴懿调出益州,不用急着一口吞掉他的兵马,等他慢慢不自觉地把自身利益与主公捆绑在一起后,到时候他手中的军权也就不解自解了”。

赵骥慢慢细品杨嚣刚才的那番话,不得不由衷佩服这些世家子弟算计人心的本事,这帮家伙搞内斗果然不是吹嘘出来的,真的太厉害了。

次日,赵骥再次找到吴懿:“南乡直面宛城魏军,防御压力实在太大,我想要南调并州驻军增防南乡,然后把整个并州全部移交卫将军驻防,不知卫将军可愿援手?”

说完,赵骥赶紧又追了一句:“并州一应防务皆由将军自专,我保证绝不干涉,也绝不征调将军的部下”。

吴懿心头一跳,这个条件对他来说实在太诱人了。

在原本的轨迹中,吴懿曾在第三次北伐中与魏延联手于阳溪大破郭淮、费耀,算是有了战功傍身,而在这个时空中,他是一次立功的机会也没有得到,反倒还在他手中丢了武陵、零陵二郡。

虽说丢失二郡的真正责任怪不到吴懿头上,可吴懿自己一直都是憋着一肚子火的,他自认为自己是能打的,但无论朝野的舆论都觉得他是个靠着吴太后的裙带关系才能上位的幸进佞臣。

我陈留吴家可是大汉名门,我吴懿也不是一个靠把妹妹送上皇帝龙床才能为将的无能之辈。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关于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王牌特工巴桑魂穿到大安朝,不料穿到一个婴儿身上,幸被屠户所救,当夜就遭到追杀。为什么对一个婴儿穷追不舍?时大安朝危机四伏,外有邻国虎视眈眈,内有皇室内斗、外戚专权,老百姓苦不堪言。幸得巴桑横空出世,拯救黎民于水火,一统天下。
着花无丑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关于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大明各个历史时空,忽然天降光幕,展现两个崇祯皇帝截然不同的一生。当朱元璋看着天幕那个明朝末年挽天倾,兴大明,科教强国,万代颂扬的明光武大帝朱由检。又看了一眼另外那个刚愎自用,武断专权,最终煤山自缢而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禁燃起想一棍子打死他的冲动。随着对比的深入,明朝皇帝们逐渐发现,那个光武大帝朱由检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恐怖。于是乎,各朝各代开始兴起向明光武大帝学
小小西下士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关于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杨安开局穿越大夏,发现大夏新帝竟是女儿身。为保住小命,杨安先扑倒女帝,再征服皇后。想逃出皇宫却发现大夏内忧外患。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杨安无奈操起了屠刀。
天青色呀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关于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嘘!知道吗?韩非当年没有被李斯害死,而是替秦始皇干了一件极为机密的事情。从话都说不清的结巴男,到怼遍神、仙、妖、鬼四界的怼王之王,最终以一人之力开启末法时代。两千多年,韩非到底经历了什么?
艾迪蓝波
征服者在清朝
征服者在清朝
关于征服者在清朝:是一部历史小说,它巧妙地将虚构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讲述了一位名为征服者的人物与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故事发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1616-1912),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历了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主人公征服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力征服者,而是一位具有非凡智慧和深邃洞察力的人物,他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清朝的政治格局。他的名字象
征服者爱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