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行三国

第282章 正面对决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骥行三国最新章节!

姜维指挥全军缓步压向魏军大阵,在进入弩兵射程后,前排持矛步兵每两列并作一列,后排的弩兵随即从列与列之间的空隙前出,对魏军展开射击。

远程打击是汉军的优势,除了射击速度上略低于弓以外,连弩无论是射击威力、火力持续性还是射程都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马钧虽然替曹魏仿造出了连弩,但囿于曹魏政权相比于蜀汉的低效率行政体系,做工复杂精细的连弩在成本控制、良品率、生产周期等方面都达不到大批量生产的要求,使得连弩在曹魏变成了一种束之高阁仅能供人欣赏把玩的精巧工艺品。

几轮射击下来,双方的伤亡交换完全不成比例,司马懿只得下令步兵列阵推进,让战斗尽快进入到肉搏环节。

魏军顶着伤亡步步逼近,姜维却丝毫没有变阵让本方弩兵撤下去的意思,依旧不停地朝着离得越来越近的魏军猛烈射击。

司马懿望着前方的战况,拳头不由得暗暗握紧——机会来了!汉军的临阵指挥出现了明显的失误!

汉军前排肉搏步兵全是矛兵,长矛阵的关键就是必须结成密集队列,把全军变成一只让敌人无处下嘴的刺猬,如果直接用现在这种弩兵和肉搏兵交错的阵型迎敌,脆弱的弩兵纵列就将为魏军步兵留出贴身近战的空间,而长矛兵最怕的就是被敌人贴近。

如果汉军现在才下令变阵的话,时间上也来不及了,古代军队变换阵型所需要的时间可不短,魏军完全可以利用汉军仓促变阵的混乱趁机陷阵。

司马懿眯着眼极力远眺对面的中军将旗,从旗号来看,汉军的战场指挥官居然不是赵骥,而是新近才获得到重用的那个叫姜维的年轻杂号将军。

现在的蜀汉可谓是兵多将广,不仅有魏延、王平这样成名已久的宿将,也有句扶、柳隐、孟琰等一批在赵骥麾下成长起来的骁将,年轻一辈中如邓艾、王濬等也有自己的经典战例。

赵骥放着这么多成名将领不用,怎么就偏偏看中了这个姜维?司马懿脑海中顿时不由得就浮现出了一个名字。

这个姜维原本是在诸葛亮的麾下获用的,诸葛亮死后才转头依附赵骥,第一次单独带兵就被徐质击败,这次战役中也只是扮演了死守不出的诱饵角色,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战绩。

难不成赵骥是打算用姜维这面旗帜来拉拢分化原诸葛亮的部下?

司马懿用力甩甩脑袋——战事要紧,别去想那些有的没的,管他姜维是如何获得重用的,先打赢眼前这一仗再说。

司马懿麾下多是些打老了仗的惯战劲卒,不用等主将下令,光靠着自身多年厮杀积攒来的战场直觉,他们就下意识的自发加快了脚步,朝着汉军弩兵纵列冲了上去。

贴上去,只要贴上去了就能打赢这一战!

“嘟!”

汉军中军大阵突然响起一声尖锐的号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关于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大明各个历史时空,忽然天降光幕,展现两个崇祯皇帝截然不同的一生。当朱元璋看着天幕那个明朝末年挽天倾,兴大明,科教强国,万代颂扬的明光武大帝朱由检。又看了一眼另外那个刚愎自用,武断专权,最终煤山自缢而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禁燃起想一棍子打死他的冲动。随着对比的深入,明朝皇帝们逐渐发现,那个光武大帝朱由检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恐怖。于是乎,各朝各代开始兴起向明光武大帝学
小小西下士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关于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杨安开局穿越大夏,发现大夏新帝竟是女儿身。为保住小命,杨安先扑倒女帝,再征服皇后。想逃出皇宫却发现大夏内忧外患。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杨安无奈操起了屠刀。
天青色呀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关于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嘘!知道吗?韩非当年没有被李斯害死,而是替秦始皇干了一件极为机密的事情。从话都说不清的结巴男,到怼遍神、仙、妖、鬼四界的怼王之王,最终以一人之力开启末法时代。两千多年,韩非到底经历了什么?
艾迪蓝波
征服者在清朝
征服者在清朝
关于征服者在清朝:是一部历史小说,它巧妙地将虚构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讲述了一位名为征服者的人物与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故事发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1616-1912),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历了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主人公征服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力征服者,而是一位具有非凡智慧和深邃洞察力的人物,他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清朝的政治格局。他的名字象
征服者爱写作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关于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穿越到大明,朱桂获得系统。从此,将种花家历史,从大明翻篇。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然后蒸汽纺纱机,高速铁路,大炮,钢铁洪流……蓝星历史,从这里改写,凡是铁轨所到之处,皆我大明国土,凡轮船所过之处,皆我大明海域!如有不臣者,皆杀无赦!听读这话,朱元璋都麻了。行,你行,皇位给你,你接着奏乐,接着舞!
何意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