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被百姓称为《劝学令》。
朝廷表示,新皇重视人才,希望有更多士子为朝廷效力,故从景秀元年,也就是明年开始,将增加科举取士的频率,以及每科录取人数。
凡中第者均享受官员待遇,即使暂时赋闲。
朝廷同时修改了“举人”的待遇。
与前朝类似,景朝的举人是个临时身份,参加京城会试前各地学子要先参加乡试预选,成功入选者就是举人。
举人才有资格进京赶考。
会试一过,要么中第成为进士,进入“体制内”,要么各回各家,举人身份也随之失效,三年后再重复这样一次。
举人不是头衔,也不享受任何特权。
但从明年起,这种状况就变了,举人将成为仅次于进士的尊贵身份,一朝中举,终生受益,享受免税待遇,田地不再纳粮,也不再承担任何杂税。
要知道,秀帝之前,官员都得纳税呢。
虽说官员有的是办法逃避税负,地方上收税的衙役、小吏,也绝不敢跟官员家属较真。可至少理论上,官绅一体纳税,景朝开国以来就没变过。
周玄机的《劝学令》,等于将潜规则公开化。
自此以后,不仅官员无须纳税,还扩大到进士、举人。甚至有人猜测,或许用不了几年,连秀才都得包括进去——毕竟人性本贪,谁不想享受特权呢?
周青樨不明白,皇帝手下的人才越多,统治越稳定,这跟史林涛折腾中原的目的背道而驰吧?
沈器笑了:“我所说的未来,你果然没听懂。”
“什么意思?”周青樨不耻下问。
“文人、酸秀才,算哪门子人才?”
周青樨沉吟:“虽然作为习武者,我也有些看不起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可我觉得身手高明不一定脑子好使,帮皇帝治理天下,还得靠他们……”
沈器翻白眼:“我也没说武人是人才呀。”
“啊?”周青樨茫然,“除了文武,好像没别的了吧?”
“还有技术人才,比如我这样的发明家!”
周青樨横了沈器一眼,幽幽道:“可你天生懒惰,父皇当初求你做官,你都不乐意呢。”
沈器被噎得一时无语。
周青樨说道:“我自然知道技术的重要性,但我也不认为传统读书人就是垃圾,大家都是人才。而人才越多,对朝廷,对天下的稳定就越有利。”
“正常情况下是这样,文化不以实用价值论高低,艺术家、史学家什么的,同样十分重要。然而景朝如今的状态,享受特权的读书人越多,社会矛盾便越发严重。”
周青樨想起飞鹰寨,终于沉默了。
穷苦百姓丢失土地,难道是被硬抢走的么?当然不是,景朝毕竟还是讲律法的。
地主、豪门占据大量资源,子弟更有条件读书、游学,自然比普通百姓更见多识广,稍微耍点计谋,便能名正言顺、合法合理的让后者乖乖把土地送上。
举个例子,比如天灾。
豪门不仅抗灾能力更强,关键是读书多见识广,往往能比百姓更早发现征兆,进而预先设局,如主动借贷给穷人,后者一旦遭灾,便只能卖地了。
教育不公平前提下,读书越多越反动。
《劝学令》免除读书人税赋,简直等于给他们打造了一把锋利的宝刀。
可想而知,以后地主豪绅会更热衷于兼并土地。
税都不用交,白得的粮食你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