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武争锋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节:家仇难报

说着,秦枫就提起酒壶,为他斟满了一杯,徐徐问道。

“鬼道分歧之事,叔叔可否与我细说一番?”

听得秦枫发问,黑旗主秦傲也不再藏私,徐徐说道。

“这还要从鬼道当年的起源说起……”

“关于各道起源的传说纷纭,我且与你说上一说吧……”

黑旗主秦傲饮了一口酒道:“武道起源最为寻常,据说是太古时,天地环境险恶,凶兽遍布,人族中的强壮者为了生存自保,不断提拨身体的极限,这才诞生了专门致力于激发身体潜能的武道一脉。”

秦枫微微点头,秦傲又说道:“至于你们儒道一脉,我也听闻了些许说法。据说是太古时先民向天祭司,以获得力量的加持,久而久之,专管祭天一职的人,就成为了儒。”

“而培养祭司的方法,就变成了感应天地大道的儒道。”

“这一点从‘儒’字的写法上,至今还能看出端倪来……”

说着,秦傲用手指蘸了蘸酒水,在桌上写了一个“儒”字,对着秦枫比划道。

“你看,将儒字拆分开来,就是一个人求雨……须知我们现在的文字,皆是先民的象形文字所传,所以,儒道起源于祭天,甚至起源于巫术,应是成立的。”

听得秦傲的理论,秦枫虽然有些吃惊,但还是点了点头。

秦傲便又解释说道:“那么接下来要说的就是鬼道了……”

“之前你肯定疑惑于鬼道的形成对吧?”

“其实鬼道来源于太古时的先民,对于死者的崇拜。”

“相信死者死后有灵,会保佑他们子孙昌盛,甚至战无不胜。”

秦枫听得这话,不禁道:“如此说来,儒道与鬼道,可能同时孕生于太古时的巫术了?”

秦傲点了点头说道:“应是如此的!”

但秦枫旋即就又想到了一个中土世界所没有的流派,也是同样诞生于太古巫术的流派——道家!

他的念头霎那如电……一连串大胆的想法恍惚闪烁而过!

中土没有道家,但中土有鬼道。

《度人经》在后世被尊为道家第一典籍,在这中土,却成为了鬼道的至高典籍。

难道说,鬼道是道家的异化产物?

但现在的鬼道似乎与道家南辕北辙,甚至大相径庭,难道说是……

秦傲见秦枫若有所思,便继续说道:“鬼道一直不成规模,直到初代鬼尊土伯时,他参悟《度人经》,得以成为第一位鬼帝,掌控生死轮回,声威一时无二。”

“鬼道这才声名鹊起,开始为世人所知!”

“在他广收的门徒中间,就出了两位最惊才艳艳的人物……”

“一个被称为轮回圣子,一个被称为永劫圣子。”

“我们秦家就是轮回圣子的后人,当然了,这些东西不见于鬼道的典籍之中……”

“当年的争锋也大多杀伤的是鬼道内部的强者,武家和儒家要么不知道,要么知之甚少……于是也不见诸于任何的古籍……”

“我如此说,你能够明白吗?”(未完待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炼丹房打杂,从废丹合成开始修仙
炼丹房打杂,从废丹合成开始修仙
关于炼丹房打杂,从废丹合成开始修仙:秦风穿越成清河坊炼丹房杂工,日常负责清洗药材、处理废丹和打扫卫生。身怀杂灵根他本以为自己这辈子无法成仙,却突然拥有了无限合成栏。任何物品都可以通过合成提升品质:废弃丹药合成劣质丹药,劣质丹药合成下品丹药,中品丹药、极品丹药……基础炼气诀、五行炼气诀、浩然炼气诀、五帝引气诀……初级金钟符、中级金钟符、高级金钟符、金钟符宝……百年灵果、千年灵果、万年灵果……
三年老烟枪
开局太监,从权倾朝野到武震八荒
开局太监,从权倾朝野到武震八荒
关于开局太监,从权倾朝野到武震八荒:穿越大周王朝,觉醒护国气运系统。花小楼开局抽到西厂势力,获得葵花宝典和九阴真经,成为西厂大都督。他以宫刑之躯,掌天下之权除佞臣,斩权贵,荡平武林江湖,北击蛮族入侵,重塑大周王朝神威你是不死圣人?咱家剑下只有亡魂,没有生灵!你是江湖传说?咱家横推武林群雄,重塑神话!你是千年世家?咱家一剑斩断传承,镇压万古!你有绝世神功?咱家融合万般绝学,武道独尊!我叫花小楼。我为
笑冬瓜
阴阳造化鼎
阴阳造化鼎
关于阴阳造化鼎:黎元根骨被挖,修为尽失,濒临死亡之际,却激活了阴阳造化鼎。凭借此鼎,不仅能重铸无上根骨,拥有无上悟性与天资,竟然还有女帝要求双修?
乐不知鱼
诸天万界之魂破苍穹
诸天万界之魂破苍穹
关于诸天万界之魂破苍穹:凌风,机遇巧合之下被修仙者带去修仙宗门,从此踏上修仙之路。侠骨柔情,除魔卫道。这是一个万族林立、仙魔并存的世界,时代动乱,诸天变幻。一剑在手,试问苍天,独断万古唯我凌风。快意恩仇,傲游世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仙途小书生
无限投胎,开局被坤针对!
无限投胎,开局被坤针对!
关于无限投胎,开局被坤针对!:恨!!恨!!恨!!若有来世,我姜命定要踏破仙界每一片疆土!我要让这些高高在上的仙人再不能欺我,辱我!!好黑...这里是哪里?好想睡...就在姜命的意识被黑暗所笼罩时,突然系统到来,将他从死亡边缘拽了回来。李家...靠,筒子!好歹安排一个上档次点的家族啊!!还有这个徐坤是什么鬼??我亲大哥...?等等...为什么他姓徐??姜命从靠山镇出发,开始了他的复仇和作死之路。
吃焦糖的麻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