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乱如麻地回到偏厅,婆媳俩一见他回来,全都站起身:“怎么样?”
晏正道一脸复杂难言,他斟酌良久,才神色艰难地伸手一指东厢房:“这个,应该就是阿昉了。”
婆媳俩对视了一眼,老太太问:“你是如何断定的呢?”
“知子莫若父。”晏正道长叹了一声,他伸手抹了一把脸,哑声道,“阿昉从小就是个不一般的孩子,而且我早就发现,这孩子越是危急关头他就越是镇定,越不会哭哭啼啼,哀求不已。”
他把两个孩子的不同表现,分别讲述了一遍。当听见东厢房的孩子提出“砍下头颅扔东海”的策略,晏夫人顿时倒抽了一口冷气!
晏正道苦笑:“夫人也被吓到了吧?”
岂料,晏夫人却苍白着脸,轻轻摇了摇头:“不,这才是我家阿昉的风骨!”
晏夫人这句颤抖的话,说到了晏正道的心坎上!
西厢房那个“晏昉”固然哭得令他极为不忍,打心眼里心疼不已,想要抱着他疼爱。但从头到尾,他表现得都和一个十岁孩童没有差别。
但真正的晏昉,恰恰不是一个普通的十岁孩童!
这世上,有许许多多的十岁孩童,想来突厥那边找的这个冒牌货,虽贵为王弟,但终究只是个普通的小孩子:胆小,爱黏大人,虽然聪明、虽然记忆力超群,但思考事情的水平,却依然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孩,提不出什么惊世骇俗的理念,更说不出东厢房那孩子说的什么“砍下头扔东海”这种话。
因为这世上,只有一个晏昉。
晏老太太却为难道:“可这也不算是什么确凿无疑的证据,若就这样呈报圣上,圣上怕是也不会认可……”
此时,晏夫人却站起身来:“母亲,夫君,让我去问一下这两个孩子。说不定可以找到一个确凿的证据。”
晏老太太讶异地看着儿媳:“你有办法区分他们?”
晏夫人白着一张宣纸一样的脸孔,她轻轻点头:“对。有一件事,是只有我和阿昉知道的。那个冒牌货一定不会知道!”
晏正道万分吃惊地说:“那你怎么不早去问?为什么要拖到现在!”
他显然十分不悦。
晏夫人一低头,她忽然落下泪来,脸上却依然挂着微笑。
她的神色有几分凄然:“因为这件事太伤了,要不是眼下,真遇到了必须说出来的关口,我恨不得能把这件事埋在心里一辈子!”
晏夫人书香门第出身,一向是个温文尔雅、波澜不惊的性格,成亲这么多年,晏正道极少见她如此激动。
他缓缓点头:“那好吧。”
晏夫人擦了擦眼泪,闪身进了东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