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

第十二章 关中门户开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大唐武皇最新章节!

现在的安禄山真的是骑虎难下,潼关久攻不下,向东掠地又为李祗李随所阻,欲南下则有鲁炅、张巡当道,而河北又有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为心腹巨患。当此之时,若能使郭子仪李光弼端了安禄山的老巢范阳,天下大势可定。

但当今天子已不是那个英明神武的人了,他的智慧也被酒色腐蚀殆尽了。

安禄山攻占洛阳,对他的天子权威可谓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恼羞成怒的他早已抛弃一切,只想着攻进洛阳,看了安禄山的首级,况且天下的形势又很有利。李隆基急令高仙芝、封常清出关决战,甚至他自己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御驾亲征,并且让李亨监国。不过最终被舍不得他的杨贵妃劝住了,但还是想让高仙芝封常清出关进攻。李隆基的瞎指挥又一次牵动了武将的心。

高仙芝、封常清、郭子仪、李光弼都上书谏言潼关兵多老弱,不可与战,又献策言范阳空虚,以高仙芝、封常清当潼关兵马,以郭子仪、李光弼率兵直扑范阳。奈何李隆基不许,他只要高仙芝出关决战。

高仙芝、封常清一味地抗命最终激怒了李隆基,这让边诚令抓住了做文章的机会。

边诚令是高仙芝的监军,最初,他向高仙芝讨要玄宗发给天武军让高仙芝高仙芝招募军队的财货,这确实把高仙芝给搂上火了,当场就把边诚令给一顿痛骂。由此他便对高仙芝怀恨在心。现在终于找到机会了,便利用自己宦官的优势给一个劲儿地向天子诋毁高仙芝和封常清。

李亨着实想将高仙芝、封常清救下来,这俩人之后也可成为他平定叛乱的左膀右臂,只要自己的手下人才越多,功高震主的事就越不会发生,历史上的李亨李豫平叛之后,功臣皆是郭子仪的部下,这就是换李亨来也会猜忌他啊。

但是李亨数次上奏为高仙芝鸣冤,奈何李隆基就是不听。李亨又上书希望李隆基能以官爵抵消二人的死罪,但恰好李隆基看奏疏时边诚令就在旁边,李隆基当即询问边诚令的意见,边诚令明显知道天子的那一根被安禄山刺激的伤痕累累的神经,便道:“安禄山为逆,皆因其怀圣恩而不知天恩,今高、封抗命,圣人如不严办,往后何人会实心用事。”

李隆基听后,满眼都是杀气。

。。。。。。。。。。

时间走入了天宝十五年,不过对于长安洛阳的人来说恍如梦境,那个太平安乐的盛世已经告别了大家,现在是家家户户都在抓壮丁,长安的在抓,洛阳也在抓。元旦也早以不见半点新年的气氛,户户小民都在祈祷着这场叛乱早点结束,也在祈祷着在潼关的家人平安无事。

对李亨来说,今年确实不景气,因为他刚刚得到的监国的位子被天子给撸了,他还没有正式过一天监国的隐了,就这样没了,李亨也无力吐槽了,杨家的那群人为了不让李亨监国,让杨贵妃趴在地上哭谏,哭得那叫个梨花带雨,杨贵妃恨不得把一张脸塞进土里,说是李亨掌权后他会死无葬身之地,还吃了一口土。这可真的让李隆基心疼了,连忙把李亨的监国位子给撤了。这真的把李亨酸死了,恨不得用踩了狗屎的大鞋底踩在她脸上。

高仙芝与封常清死了,李隆基令在家中养病的哥舒翰接替高仙芝,哥舒翰知道固守潼关是最正确的战略选择,自不想步高仙芝的后尘,因而坚决称病不受,李隆基更不可能答应他,哥舒翰是他唯一的选择,并任命田良丘为御史中丞兼行军司马,起居郎萧昕为判官,蕃人将领火拔归仁等都率领部落军队归哥舒翰指挥,再加上高仙芝原来的军队,号为二十万。

三天前李亨的弟弟死了,就是那个刚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六弟。作为对李亨的补偿,这个兵马大元帅便给了李亨,不过在名号上做出了一点改变,加了前锋二字。显然李隆基并没有放弃御驾亲征的想法,他还是对战局的估计太乐观了,这是极为危险的。

哥舒翰接受了高仙芝的兵马后,在策略上并没有做出什么改变,直到五月份,他还是没有出击。这使得李隆基极为不满,不但是因为安禄山称帝了,也有对哥舒翰猜忌的原因。

哥舒翰领兵二十余万镇守在潼关,却一直不按照李隆基的意思出击,这不得不让李隆基觉得他有二心,要知道关中也就有五六万兵力。这也许就是哥舒翰与王翦之间差距,王翦能用举国之兵而释君王之疑,但哥舒翰显然做不到。

哥舒翰素来与户部尚书安思顺不和,安思顺是安禄山堂兄,不过安禄山的继父是安思顺的叔父,因而两人并无血缘关系。因安思顺多次向李隆基举报安禄山谋反,所以安禄山起兵反叛后,李隆基不加问罪。哥舒翰伪造了封安禄山给安思顺的信,让人假装送信,然后在潼关城门口抓住此人,献给朝廷,而且列举了安思顺的七条罪状,请求李隆基杀了他。哥舒翰的这种挟迫天子的行为让李隆基暴怒异常,不过李隆基最终还是斩杀了安思顺及其弟安元贞,以安抚哥舒翰。安思顺是杨国忠的心腹,却因为哥舒翰的一道奏疏丢了性命,而且杨国忠死活都救不下他们,哥舒翰此刻的能量这让杨国忠十分畏惧。

哥舒翰一直拖到了六月份,他多拖一天李隆基的猜忌就加深一分。

这时哥舒翰部将王思礼又劝他上表杀掉杨国忠,哥舒翰虽没有答应。但手眼通天的杨国忠还是知道了,这让杨国忠大为恐惧。同时,杨国忠很敏感的把握住了李隆基的心思,便奏道:“臣弹劾哥舒翰谋反,臣闻贼将崔乾佑屯陕州之兵不过三千老弱疲兵,而哥舒翰彳亍不进,必有他心,不可不防。”

崔乾佑确实是这样做的,但那叫诱敌深入,那三千老弱是鱼饵。

杨国忠什么心思李亨会不知道?可是现下这个关头李亨确实得为自己谋划一下了。

便也奏道:“臣闻安逆尽起精锐为天下患,今以老弱屯于陕州,必诱我出关,以精锐断我后路。潼关,国之门户,潼关若失,安危难测,此不可不慎。然哥舒翰兵重,亦不可不防。儿臣以为当选皇室中有勇力者往潼关,以分其兵。”

李隆基便问道:“吾儿以为当遣谁往潼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关于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非同人年代文种田文老六另类的叙述风格,42年开局,51年入驻四合院,65年大戏开锣,一个全新的四合院故事,一场跨越世纪的春秋家国梦。——永不磨损?无法升级——鳏寡孤独搭台,四邻八舍唱戏。生、旦、净、末、丑,酸、甜、苦、辣、咸。小市民的人生五味,浓缩在一座座四合院的万家灯火中。
捉笔人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关于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穿越隋末大业十三年,林元正成为林家小家主,乱世枭雄?瓜分天下?不,先跑路求生存,举家搬迁,不跑会死的那种。练武,只为醉卧美人膝,学医,只为保命养生,点科技树,只为摆烂当纨绔家主。这皇帝怎么回事,怎么总要我当官,位极人臣?加官进爵?我通通不要,那会阻挡我滋润的生活。林元正只想在这乱世之中独善其身,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影鸿客
少年安王
少年安王
关于少年安王:看这位少年王爷在在这皇城之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刀光血影还是王权争斗。这位王爷是爱恨情仇相伴还是孤独一生。
幽冥启赋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关于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历史脑洞+皇帝+爆笑+短视频+直播+系统+轻松)莫问离偶然安装了一个奇妙的应用程序,每次刷视频都能意外地将内容直播到古代各朝各代!当莫问离刷到——朱熹严肃叹道:礼崩乐坏啊,连奶茶勾兑料也成了民间美味?!刷到——秦始皇惊呼:千里之外一炮灭敌,后世竟如此威武?而每当新的视频播放,古人们无不惊骇震撼,甚至动员全朝堂响应,意欲出征一探究竟。随着古人们对现代的不断窥视,他们的
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
江山百美图
江山百美图
关于江山百美图:特警兵王李胤,机缘巧合下魂穿架空历史时期,成为留置大唐京都的宁王世子。斗奸佞,合忠良,周旋于皇帝和宁州之间,暗中培植发展实力;终于脱离京城,回转宁州,铲除逆臣,执掌宁州军政。并历经波折,运用后世先进知识,制造出强大火力,远交近攻,一统北疆,代唐自立,逐步吞并天下六国,一统天下。且看李胤如何一步步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李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