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尚珣讲到这里的时候停了下来,她看了看我,道:"世萱妹妹,我讲这些,你能明白这其中的要害关系吗?"
我沉默点头,她的入宫,无非也是大明政治所需。宁家世代书香,宁太师又辅佐过崇祯帝,她作为帝师之孙的身份入宫,养在皇后身边数年,再册封成为太子妃,既是崇祯帝感恩太师的表现,更深层次的是,崇祯帝需要的是文臣之后入主后宫,以打压当时日渐崛起的武将势力。
她见我领会她的意思,便继续讲下去:"都说天家无情,但是皇上与皇后娘娘极是疼爱我,逢至年末,都准许我母亲入宫来见我一回,在朝堂上,皇上也更加器重我的父亲。之后步入东宫成为殿下的太子妃,殿下又待我温厚妥帖,照顾周全,他的几个侧妃也性格柔顺,平日里帮着我一道替殿下打理好他身后事务。
当我以为宫中岁月饶是这般静好之时,却不想一朝国破,紫禁沦陷,家不成家,国不成国..."
宁尚珣的眼里有泪,却隐忍多时,没有掉落,我无法体会她心中此刻的痛,亡国颠沛,从皇家至庶民乃至罪臣,只有经历过这种生活的人,才能真切感受她应有的恨与哀。
她伸出手静静地握住了我的手,哽咽说道:"国仇一日都不敢忘却,我受的苦,我自己咽得下,可是殿下受的苦,他真的一个人可以扛得起来吗?"
萧赫的苦,不仅仅是因为亡国,而更多的是,要靠他一个人的力量,复明。
那是他的大明,是萧赫与宁尚珣的大明。而不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