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赵梁也清楚必须快速通过此地,否则后续部队到达之后,攻打此地将更加危险。于是两军刚刚成列,赵军就率先发动了进攻。赵军步卒持着长戟,呼啸着向着齐军营寨奔去。齐军也不含糊,前面步卒成列,组成方阵,擎着大盾立好,后面的弓箭手开始对步卒进行进攻。小小的关城争夺就此拉开。伤亡很快出现一面倒的情况,行进中的赵军步卒既受到了地势的影响,又受到齐军的阻击,尚未奔到齐军阵前,伤亡就不断激增。这也是没有办法,敌人居高临下,对于攻击自己易如反掌,何况还是弓弩这样的远程兵器。即使这样,也是不能退缩的,否则士气就会一泄如注。因此赵军的军鼓催的更加急切,悍不畏死的赵军也冲杀的更加勇猛。
眼见赵军就要冲到阵前,对方将领再不迟疑,下令步卒出击狙击敌人近前,双方的步卒终于开始交手了,与此同时,两旁的箭楼也开始向双方交战的阵营发射弓箭。赵梁见对方开始冲锋,下令让早就准备好的第二部分步卒发起冲锋。这也难怪,像这样易守难攻的营寨,想要一战而下,根本不可能,只能用人头去堆积胜利,要么胜利,要么死亡,慈不掌兵,大抵如此。
赵刻在后面的战车中伫立观战,虽然他看不清楚前线的战况,但是时不时自有传令兵飞驰而来向他汇报激烈的战况。
“禀报将军,我军第一批步卒伤亡大半,第二批步卒已经冲到两军交战的阵中。”
“禀报将军,对方又发动一次冲锋,力图冲击我军步卒方阵,我军正在吃力抵抗。”
“禀报将军,对方弓箭手阵型前移,覆盖住了整个战场,不但我军步卒开始出现伤亡,对方步卒也在被攻击之列。”
赵刻一边听着汇报的战况,一边分析着战场的局势。赵梁的能力,太还是了解的,他是赵氏子弟,却已经是旁支中的旁支了,先是从军,后来跟着赵庄,赵庄去了西北之后,将他介绍给了赵刻,更多的是希望赵刻能够帮衬一把,不至于他家道落寞。不过赵梁对于军事非常上心,和赵刻在一起经常排兵布阵,自娱自乐。这次被赵雍委任,也就自然将他带了出来。
赵梁最大的特点就是稳重,从不行险。这也是赵刻欣赏他的原因,虽然说兵有奇正,但是奇兵毕竟是剑走偏锋,正兵不能胜,则出奇兵以克敌,所以堂堂正正之师,才是正途。现在很明显,两军交战进入胶着状态,谁能坚持的住,谁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传令,骑兵营准备,随时进入战场。”
“诺。”赵刻也在等,如果赵梁没有好的办法打破平衡,他就会下令骑兵进入,即使骑兵在这个地形上并不合适。“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
赵梁看着战场上你来我往的两军,互不相让。心下到不着急,不过他知道,幸亏这些士兵都是赵国士兵,战斗力才可圈可点,若是换了燕赵联军,就不好说了。兵员的素质始终是第一位的,他不止一次的想着,若是自己能够指挥的,是邯郸卷甲营的赵国武卒,那么胜负恐怕早就分出来了。那可是赵雍比照魏武卒的形式打造了精英部队,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统率这支部队啊!
“令弓箭手出左翼,前行五十步射击。”赵梁说道。
“将军,若是如此,我军弓箭手岂不是就在对方步卒威胁之下,恐怕全军覆没啊。”
“我就是要让对方步卒看到他们。”赵梁说道,“下令吧。”
当赵军弓箭手前行五十步射击的时候,齐国步卒很快就嗅到了这块肥肉,不过也算不上,当赵军弓箭手前行之后,齐军阵地就会出现在对方的射程之内,对于齐军来说非常危险,若是不打掉这支弓箭部队,那么就要承受来自赵军的箭雨,要么承受攻击,要么就打掉他,齐军选择了后者。
“来的正好。”赵梁有些兴奋,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命令除中卫部队之外其余步卒从右侧包抄对方后路,锁死对方撤退的后路,左侧步卒进入战场后,拖住对方骑兵部队!务必全歼这支骑兵部队。”
赵军听到号令之后,很快行动起来,赵梁身后的各个部队,除了自己身边的中卫部队之外,快速进入战场。赵梁没有选择骑兵是正确的,再这样一个小规模的战场上,骑兵的作用真的非常有限,冲一冲阵型还是可以的,真要打起来,反而效果有限。这和双方不选择车兵是一个道理,在这起地形复杂的地区,车兵限制反而更多,更容易被攻击。
齐军将领见赵军精锐尽处,也就不再藏着掖着,将自己的部队也悉数派了上去,身边也是留下了中卫。不过在兵种的选择上,他明显不是那么纯粹,或者说更多的是专注于防守而来,赵梁却把双方拖入到了决战的境地,这也是赵梁的高明之处,避开对营寨的直接进攻,而是专注于消耗对方兵力。
“令,骑兵对战场进行支援,直接冲击对方营寨!”赵刻在听说双方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知道战机已经出现了,下令骑兵对对方营寨发动进攻,务必先拿下这第一个关口,防止对方进行增援。
不过战机这个东西,的确是转瞬即逝的。当赵国骑兵到达战场之后,齐国人的援军也从峡谷中赶了过来。赵梁在发现这个情况后,知道此战也就只能到此了,也不再勉强,令所有部队鸣金撤退。而经过刚刚一番大战,齐军刚要去追击逃跑的赵军,就看到对方的骑兵已经出现在面前,也就放弃了追击,留下尸体匆匆回营闭战了。
这一仗一打就是一天,军都山下,血流成河,染红了山谷中清澈的涧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