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354章:弃笔从戎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最新章节!

对于朱英来说,捞钱的方法太多了。

更何况是捞富人的钱。

可别小看富人手中的经济,整个大明的钱财总数,是非常之巨大。

只不过大多数都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其中以江南地区的大户们为主,因为张士诚的关系,没怎么受到战争的冲击,在张士诚被攻破之后,也就顺理成章的存活了下来。

这些隐藏的大户们,家家户户都有银窖。

所谓银窖,就是专门藏银子,财富的地方,像是什么珍稀的古董字画,应有尽有。

就是给陛下拜新年的环节,就是在正旦贺朝的时候,有专门的宦官去奏报,比如某某祝大明新年国运昌隆。

这个东西,是按字收费的,一万宝钞一字,十万宝钞起购。

而且还是限量的。

这個新鲜玩意,现在于江南那边,极为风靡,不知道多少大户摩拳擦掌,翘首以待。

虽说吧,但凡江南大户有点钱财的,都对朱元璋恨之入骨,可是这给朱元璋祝贺的消息出来,唔...真香。

尤其是那些商贾,现在已经开始脑筋脑汁,想着该怎么去讲述那个十个字。

十万宝钞,换朝堂一句。

十句便是百万宝钞。

这钱财,来得太特么快速了。

抢都没这么快。

朱元璋在听完大孙的解释后,半晌无言。

他真是想不懂,真有人会出十万宝钞,只为了朝堂祝贺一句话?

从大孙那里得知,限量三十句,已经在不到两天内抢购一空的时候,朱元璋就有些懵逼了。

三百万宝钞,就这么到手了?

“爷爷,孙儿算过,去掉整个宫廷花销后,单单这祝贺来的宝钞,大约还能省进百万贯,孙儿最近想着,是不是还要搞点什么来优待百姓。”

朱英沉思着说道。

朱元璋已经有些跟不上节奏了。

他感觉在玩钱财这块,大孙玩的花样,技近乎道。

商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这点朱元璋极为清楚,他打击奸商,贬低商人地位,实则政策一直在扶持整体商业的发展。

而大孙这般,感觉商业在大孙掌心,如玩物般随意取弄。

这些操作,纵观古今,从未有之,看似简单随意,深思之下,是对于商业深深的熟悉,可谓是洞察人心,方有此计。

咋一看,似乎好像给商人的地位提升了,实则不然。

钱财,并不是商贾手中,或者说,在那些商会背后的宗族,才是真正的你掌控者。

而这样展露名头的机会,谁会愿意为商人作宣传,在朱英收到的传信中,皆是某某地某某家的祝词。

“除了这个,大孙可还有什么其他地方弄钱的。”

朱元璋直接问道。

朱英笑道:“在城里设置的粥棚,孙儿特意让人用红布写字,接商会冠名,愿意出些宝钞的,就能在粥棚上写上自家商会店铺的名字。”

“俗话说得好,酒香也怕巷子深,目前经营得还算不错,至少春节前施粥的钱财,基本上都出来了。”

朱元璋诧异道:“这又是什么法子。”

朱英解释道:“孙儿叫其广告,寓意广而告之,粥厂人山人海,都能看到横幅上的字,便知晓这店铺所在的就多了。”

朱元璋问道;“那些流民,多是大字不识,这横幅能有何用。”

朱英狡黠一笑道;“大字不识的,自然就不是这横幅的受众,可流民之中,也是有落难的读书人,亦或是其他寒门子弟。”

“谁言今日流民,明日能否进士及第呢,古今多少流民,后来封侯拜相,如爷爷一般,甚至直接开创了大明,”

“这般想来,是不是就感觉非常不错了。”

朱元璋先是一顿,显然是被大孙的话给代入进去了。

而后马上就反应了过来。

“好个大孙,还拿咱比喻起来了,不过你这一手,确实非常诱人,想来从者云集吧。”

朱元璋笑道。

朱英这一手,算是偷换概念,把个例当常态,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只要在横幅上挂上自己的店名,往后一定有什么落难子弟,得以翻身,而后一番感谢。

实际上,这种概率几乎跟没有似的,比后世中五百万大奖还要来得困难。

再者说了,横幅这东西,现在只是开始,往后只会越来越多。

不过就现在,朱英在京师捞了不少。

且因为是垄断的关系,价格上非常舒服。

若是有人相仿。

嘿嘿,治安司,五城兵马司的衙役,告诉你什么叫做罚款。

这只能是独家买卖,至少目前,朱英还没有要开放的意思。

等往后钱财够多,发展的项目多了,才会慢慢的逐步开放。

此时,正阳门外,码头边上,热闹非凡。

这里是大明的国门所在,也是大量货物进出之处,正阳门外的护城河,是长江那边过来的大船,所能停靠的地方。

虽有其他城门也有货物,但正阳门这里的体量,无疑是最大的。

码头上大船林立,遥遥望去,至少上千船往来,而这其中,大量的船只上,都挂着隶属于群英商会的标志。

朱英的商会,本来是没有船的,海运那边,也是依靠着别人的贸易为主。

但自朱英入宫后,看似没有什么强取豪夺之事,润物无声下,赫然多了上千船。

有些东西,当有权后,操控起来,当年就几句话的事情。

别看朱英势力广泛,但在大明,一直都是暗中发展,没有权力傍身,一点知县都能随意支配,且无任何办法可言。

这就是朱英只敢在大明边疆行动的缘故。

说起来还真是要感谢朱棣,因为在此之前,朱英从没有过想到大明中央来,尤其是京师这边。

“快看,那是什么,是大军嘛,他们在干嘛。”

“真是大军,莫非又有什么事情发生。”

“不对,他们看这个样子,好像是在进行训练,是哪位将军带领的将士,竟敢在这正阳门外操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关于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没有系统,也不是爽文,不是什么什么博士穿越,纯爱,单女主。有宅男们的美好幻想。不当牛头人。我知道,像我们这内,只有慢慢读才会渐渐读懂,收视率肯定没有那些题材高,但我想在番番里面试一下。写一本好书,让我们的生活慢下来,写点与众不同的。
周末在家吃火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关于阿姐,我中举了!: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
螳螂爱跳舞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关于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沈初穿越到了大周。前身出身这黑水沟的普通农户,自幼便是个病秧子。既然老天爷让他穿越到此,前世身为特种兵的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庸碌一生。于是他打算从军入伍,步步高升。按大周律法,凡入兵户者,不但有良田赏赐,更会适配女子做妻。沈初看向了自己的系统…………没办法,总不能守着系统不用吧?于是乎,沈初就走上了这么一条娶妻变强的道路。
如有神笔
号外
号外
关于号外: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创办了大约700种报刊。我们从1939年在鲁西根据地创刊开始,讲述少年刘子魁追随八路军办报小分队,穿梭于战地烽火、壕堑硝烟中,以笔代枪,一路战斗,一路前进的故事。
千里握兵符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关于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纪末年,天下动荡。旱灾,饥荒,匪患,瘟疫,战乱,各种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前世作为蓝星精英雇佣兵的虾仁,死后来到了这片乱世,魂穿到一个同名之人的身上。此刻正逢旱灾和饥荒,为了生存下去,他带领家人,和北方的三千万流民一样向南方逃荒。长途漫漫,艰难曲折。最为可怕的,是人心之险恶。所幸虾仁拥有每日签到系统,能提升实力保全家人。只要签到成功,每天都能得到系统发放的一份物资
小佛爷要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