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太子

第六十二章 主政淮南

“哈哈。将军之名,耀早有所闻,今日将军举城而降,我不喜得寿春,却喜得将军也!”

一席爽朗大笑,袁耀由衷的高声道。

见状,邓当顿时露出了受宠若惊之色,拱手道:“末将不过一败军之将罢了,却是当不得公子如此称赞也。”

“哈哈。”

闻言,袁耀笑道:“将军谦虚了,你能凭借手中这不过千余郡兵以及临时征召守城的民众便能借此与我军所相抗衡,且布置的道道防线均整齐有度,攻守兼备。”

“这已经是良将之才也!”

“耀平生最喜与英雄豪杰相交,如今将军愿归附于我,那日后我等共同博取功名也。”

随着袁耀的一番安慰话术下,也令邓当顿时感受到了身心一身轻。

他本以为受降以后,自己定然会遭受到袁军甚至袁耀的冷嘲热讽,但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之外……

袁耀似乎并未借此贬低,反而相反极其看重他。

这顿时让他不由而然的感受到了一阵“士为知己者死”的热血感。

安抚好邓当的情绪后,他亦是再度接见其余诸将校并一席言语勉励他们日后当要奋勇杀敌,努力拼搏建功立业,博取功名。

短暂的一席话音。

袁耀便尽收扬州军的军心。

这一幕令崔州平以及黄忠、纪灵等诸将的眼里,不由越发敬佩不已。

这才是他们的公子呀!

不仅统御甲士出众,连安抚人心的本领亦是一流水准。

只不过。

为了安全起见,袁耀却也并未第一时间携众入城,而是以眼神示意从旁的许褚。

见状,许褚顿时会意,遂连忙大刀一挥,麾下百余亲卫军士便不约而同地结阵迈着坚铮的步伐迅速向城内行去。

他们的任务便是替大军侦查军情,涉足城中细细察觉是否有敌军的伏击。

虽然袁耀相信邓当此举或许是真心归降,但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选择先派遣军士入城探查。

毕竟,自己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人心难测”,他不能抱着侥幸心理。

而且,纵然邓当乃是真心请降,但难道其麾下诸将校都会与之一条心吗?

故此,在经历了淮水被绑一事,此时的袁耀已经是收敛了心性,沉稳冷静方面亦是越发成熟。

瞧着袁军士卒们先行入城的动作,邓当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但此也是人之常情,毕竟自己属于新降,人心尚未归附,袁耀持着警惕心理,自然也是无可厚非!

等待半响。

当城墙上缓缓升起袁军大旗,并且亲卫军士在跺墙上亲自招手,以示城内一切正常时,从旁的许褚方才拱手道:

“启禀公子,城内现下一切正常。”

“好!诸位随本公子一道入城。”

随即,袁耀遂抛下了内心的警惕,高声道。

紧随着,诸将以及降将一齐跟随着袁耀入城,至于袁军各部则散列于寿春北郊,寻一平坦且有水源之处安营。

至此,随着寿春平定,淮南平定的时日亦不远也!

袁氏也渐渐的开启了主政淮南之地。

注:邓当,扬州人,东吴名将吕蒙姐夫,其人骁勇善战,曾跟随孙策平讨山越各部族。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关于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李彻穿越大庆王朝,成为皇帝最不受宠的皇子。太子诬陷他,皇帝冷眼旁观,堂堂皇子被逼的当众撞柱自杀!天崩开局,又被封到关外东北,李彻却丝毫不慌。他人眼中的苦寒贫瘠之地,其实富含各种矿产资源,拥有全国最优质黑土地和养马地。东北寒冷?无法耕种?我一季的收获,够大庆全国吃上三年的!东北偏僻?难以发展?煤炭、炼铁厂、水泥路、火药厂......我奉国的科技领先你们几百年!东北
橡皮泥
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关于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穿越后,遇到被调戏过的林冲娘子,人家正迟疑要不要自尽,但不认识她的高衙内扭头就走:这妞怎么不整容就出来吓人。林冲野猪林即将遇害,高衙内跑出来尴尬解释不好意思,害错人了。年轻美貌的李清照,坐于汴河边,思索最后一句画龙点睛词为难时,小高衙内哼着小调路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惊为天人……平日里狗仗人势的泼皮无赖官宦子弟们,被整的怀疑人生,无奈惧于大奸贼高太尉权威敢怒
青冥宝宝
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
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
关于三国:穿越太早大小乔都还是孩子:曹刘莫名身穿三国时代,迷茫困惑悲痛复仇转变坚定,在这历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寻找着回家的路!
翊扬天下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关于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这是一本遵循唯物史观、以正史和相关史料为基础的小说,非无脑吹)一块宇宙时空碎片,让李缘拥有了穿越过去时空的能力。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华夏大世、也为了不让历史上的那些遗憾发生,他直接去往了大一统开端的秦国,去见了那位刚亲政的始皇。李缘:我是来帮你开创万世皇朝的!始皇:寡人有自信,不需要帮!可见到原本大秦那二世而亡的命运后,嬴政改口了。先生,可否教我改变历史?我就是为此而
最后一个修仙者
凛冬长夜
凛冬长夜
关于凛冬长夜:一名现代的社畜,死后穿越到明末一名普通百姓的身上,他是接受命运,成为满清治下的顺民,安稳活到老,还是竖起旗帜,驱除鞑虏,恢复华夏文明,甚至让华夏文明再次伫立在世界之巅。
柿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