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的是一个青年,二十三四岁的样子。身长八尺,身材修长。臂膀极为宽阔。
面白无须,剑眉朗目。鼻直口小,朱唇如涂脂极为英俊。
见到众人后面无表情的一拱手道:“不知众位来此有何贵干?”
“在下刘璋,乃慕名而来。久闻此处住一侠士,名唤太史慈字字义。不知是否就是阁下?”秦飞开门见山道
太史慈闻听此言不由面色缓和了许多,随即开口道:
“在下正是太史子义,几位远道而来还请里面说话。”
随后几人便跟随太史慈入了院,里面还算宽敞。中间三间瓦房,院中东侧还有一排厢房。
太史慈把众人让进了正房西屋而后开口道:
“近来城中动荡,家里待客酒水都不曾备下。招呼不周还请诸位见谅。”
闻听此言秦飞对太史慈的感官便不错,是个直爽汉字。前世便听闻山东大汉直爽是出了名的。
今日一见所言非虚。随即拱手道:
“子义说笑了,若是吃酒,我等便不会来此处了。此番前来是请子义出仕的,为国为民进一份力。不知子义意下如何?”
太史慈闻言不由得犹豫起来,他本想出去游历一番的。但是无奈家乡动荡。
放心不下老母,故而正在与母亲商议迁居到郡城去居住。那样自己走的放心。
但是母亲却是故土难离,家乡如何残破就是不想搬家。对此太史慈也是一筹莫展。
片刻后太史慈开口道:“但不知刘兄预派遣慈去何处做事?”
“京都”秦飞道
“如此便恕我不能答应了,有道是父母在不远行。如今在下正在家母膝下尽孝,实在不宜远走。”太史慈道
“百善孝为先,子义有如此美德在下便不在劝说。但当下正直动荡之时,国家正在用人之际。”
“若是他日子义有出仕之念,可随时来巴蜀找我。在下是益州牧刘焉之子刘璋。随时恭候子义大驾。”
“事已至此,我等便不再打扰。就此别过,望他日有再见之日,能与子义一同建功立业。”说罢秦飞便随即起身
本来秦飞就对于收服太史慈不报太大希望。因为确实不大理解此人脾气秉性。
史书记载此人先是帮助孔融对抗黄巾贼,后又离开孔融投奔了刘繇。在后来又背叛了刘繇投靠了孙策。
他这一系列的动作实在是让秦飞摸不准此人的秉性。
据说投效孔融是为了报恩,报恩后便还了人情。如此两不相欠便投效了刘繇。
在刘瑶手下据说是不被重用,在刘瑶和孙策开战之时又投靠了孙策。
据说是因为和孙策惺惺相惜,不打不成交。
但是不管怎么说,太史慈始终是个人才。秦飞抱着来过就有希望,不来便一点机会都没有的心态来碰运气。
果不其然,失望而归。但是秦飞必须释放出足够的善意,因为在太史慈离开孔融之后很可能选择自己。
闻言太史慈眼中也是流露出不舍之色,因为京师之中乃是天子脚下。
如果一出仕便在京师那种地方,升迁要照寻常地方容易许多。
对于太史慈来说绝对是一次莫大的机遇。在京师体制内混,在加上有秦飞作为靠山。
只要运气不太差,自己机灵些。出人头地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无奈,老母亲不愿迁居安全之所。把她留在这混乱的老家太史慈又是始终放心不下。
如此一来便也就只能看着机遇从手边溜走了。随即也是给自己留条路道:
“公子看重之恩太史慈铭感五内,待得他日若有机缘,在下定当不远万里追随公子。”
“既如此,在下扫榻相候。”秦飞道
说话间几人便来到了门口,秦飞突然心念一动。指着最后剩下的一匹黄骠马道:
“此马名为黄骠透骨龙。乃在下机缘之下在西域寻得。宝马赠英雄,今日便将此马送与子义。望他日子义寻我之时有个方便脚力。”
太史慈一见立刻双眼放光,打眼一看就是一匹宝马良驹。还有秦飞编造的那个拉风的名字更是勾人。
但随后目光便暗淡了下去,拱手道:
“公子心意在下心领,但所谓无功不受禄。在下实在无法厚颜收下。”
“子义何故做这小女儿态?在下敬子义武艺人品,故而想交子义这个朋友。朋友之间送匹马不过稀松平常之事。还望子义爽快些。”秦飞道
闻言太史慈更是犹豫起来,秦飞如此待他,此刻他恨不得为秦飞肝脑涂地。
但是无奈,自己确实牵绊太多。正犹豫间,身后突然传来母亲的声音:
“男儿在世,当顶天立地,忠肝义胆。男儿在世,当一身正气,光明磊落,为盛世太平之贡献力量”
“子义你如此优柔寡断,愧对为娘多年悉心教诲,愧对你一副有用之躯,更愧对你多年苦练一身本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