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还有比凿井更难的事吗?”王奎笑着附和。
“既然都有瓦斯了,那灶釜的数量亦可再增加一些。”刘衍建议。
“对!王爷说得没错,之前全靠人工生火,若是灶釜设得太多,会使工人忙不过来,现下,有了自燃的瓦斯,便可多加几口灶釜,而工人只需守好锅内的卤水,不让其生锅即可。”公明点头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天工造物:盐韵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点头道。
“真好..真好...”
蒲县长搓了搓手,再露艳羡之意。
随后,公明便带着盐场工人,一同制作引导瓦斯之用的竹节管。
“这大公井日后的发展,定能蒸蒸日上。”
望着眼前这幅输送瓦斯的画面,刘衍点点头,欣然而笑。
此后,勤劳慧智的井盐人又效仿传输瓦斯的方法,改良了输卤的技法,制作了巧夺天工的输卤技术——竹笕输卤工艺,用以取代人力挑运,减轻了工人的负担。
在井架上安置长方形的储卤器,从储卤器中以管线将卤水引出,再通过管线自上而下地向引向地面,一截一截延伸至煎盐房,最后输送至煎盐房的储卤器内,完成运卤的这道工序。
有了瓦斯煮盐之后,大公盐场便省去了晒卤这一流程,加速了成盐的熬煮,亦让其产盐量与日俱增,很快便追赶上了富世盐井的产盐速度。
这种运卤的管线均采用竹筒制成,后被称为竹笕,是中国历史上输卤管道的前身与雏型。
其实,竹笕输卤并不复杂,只是利用压差与连通器原理,在没有任何加压装置的条件下,运用竹制管道将卤水送达目的地,与渴乌的原理甚似。
竹笕连通之后,连绵起伏,可翻山越岭,将卤水输往远达数十里之外的煎盐灶房,可谓恢宏壮观。
多年以后,蜿蜒山间的输卤竹笕与凿井的碓架、汲卤的井架,以及开采瓦斯的盆一样,皆被视为大公盐场的标志物,亦成为了中国古代井盐生产的象征。
因为瓦斯与井盐的并存,让大公井名声大噪,不仅与富世井同名齐辉,交相媲美,亦让贡井这个小县城逐渐走向繁荣。
“噼里啪啦...”
将传输瓦斯的竹管接好后,煎盐房内那十二口灶釜皆滚沸不止,熬煮着新盐,而煎盐工们亦不必时刻守着灶来添加柴火,控制火势,只需注意锅内卤水的熬煮情况,用锅铲不停地翻捞即可。
“这火井果然是日夜自燃啊!”
望着咕咕冒热气的煎盐锅,王奎由衷感叹。
“本王曾听闻,前朝时,临邛境内发现过火井,当地人便以瓦斯煮盐,何曾想,现下,能亲眼见到这瓦斯煮盐的奇景,实乃此生无憾!”刘衍亦触目兴叹。
“嗯!”
公明点点头,抬手轻抚了一下头上的青色纶巾,于心中默念道:有礼,咱们的大公井下真有宝贝,还是稀世珍宝,可惜,你未能亲眼所见。
“老公,你怎么哭了?”
蒲县长一转头,便见公明双目赤红,且抽抽搭搭。
“我..我是太高兴了!”
公明抹了一把眼泪,将头别开。
“咳!定是井神与井圣的在天之恩,才让咱们的大公井舂出瓦斯。现下,我们移步去井圣庙吧,以作还愿。”
刘衍见状,随即提议。
“好!”
众人一致赞同。
此时,天色已晚,众人立于井圣庙前,回眸看向灯火不灭的煎盐房,皆感慨万千。
尤其是刘衍,当初离京来此,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暂且远离朝堂纷争,何曾想,不仅在此处开辟了新的天地,亦收获了爱情与家庭。
苍天待我不薄也!
刘衍笑了笑,便率先跨进井圣庙,向井圣公谦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