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455章:态势逐渐明朗

都是一种粗鄙的行为,搞得文人全身上下死得只剩下一张嘴,偏偏还不承认自己是个废物。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追求合适才是最重要。

当下远远没到智瑶烦恼文武不分的时候,将飘散的思维收回来,静静听着韩庚与孙武商量进军路线,入侵楚国的原军又该是以攻打哪些地方为目标。

听两人的讨论,他们很明白自己南下的目的,不是攻占多少土地或掠夺多少人口、资源之类,简单直接的就是造成楚国更大的恐慌和破坏。

智瑶看他们停下来望着自己,回应道:“暂罢鲁地用兵?可也。”

原军现在还没有全面占领鲁地,也就是鲁国还在苟延残喘。

为了给主战场和其余战场服务,智瑶当然不在乎从鲁地撤兵。

“鲁国现在多的是嘴强王者,真正能打的就一个子路,但是子路又遭到三桓的极力打压。他们的存在威胁不大,今次无法一举灭亡只是我用兵不多,时机合适他们撑不过下一次,我一点都不着急。”智瑶对这点有着清醒认知。

六天之后的某个夜晚,以韩庚为主将的南下大军,他们趁着夜色离开了。

一直在密切注意原军状况的楚军斥候,他们对那么大的动静不可能出现疏漏,将消息报回去之后,会引起联军高层什么样的反应则是不得而知。

隔天,智瑶接到汇报,说的是楚军再次分兵,抽出三万大军向南方运动。

这三万楚军到底是撤回国内,还是调去加强粮道的保卫,几天之内就会有确切消息。

原因?原军的斥候和侦骑也在密切见识楚军的一举一动。

刚刚从齐地被调过来顶替孙武位置的司马穰苴说道:“如此说来,留在此处之楚军,不过十二三万?”

之前,司马穰苴一直在担任齐地总督的性质,本来还负责钓鱼并宰鱼,后来形势发生新的变化,钓鱼计划遭到中止。

智徐吾说道:“鲁地楚军约四万,‘虎牢’楚军约五万,另有六七万众看顾粮道。此地楚军绝不过十二万。”

楚国前前后后调了多少兵力北上,估计连楚国君臣自己都算不清楚。

原国这边是斥候或侦骑进行目测,得出的就是那样的结论。

对于这一套,原国人其实已经很有经验,谁让“百年战争”阶段的楚军就是这模样,历来不讲严格编制,带来多少兵力全靠楚国贵族的自觉,有时候多报,有时候少报,兵力多寡与构成简直是乱得很。

因为韩庚率军南下,主战场这边的原军数量不增反减。

关于主战场有多少原军,楚军那边能够从旌旗数量辨认得出来。

待在主战场的楚军还有十二万以上,原军则是五万出头的样子。

总的来说,还是楚军占据数量优势,并且一旦事不可为还能退入“新郑”城内,依靠“新郑”变态的防御工事坚持。

“君上,楚君与大臣入城矣!”程武匆匆来报。

智瑶带着一众大臣出了帐篷,前往可观看的位置,确实看到一支队伍在层层大军的保护下,往“新郑”进行移动。

那一支队伍有一杆大纛,本着楚君中在哪,大纛便是在哪的道理,情况一目了然。

司马穰苴笑着说道:“郑君竟敢使楚军入城?”

这里有一个故事,也就是“百年战争”时期,郑国的都城“新郑”遭到晋军的威胁,郑国向楚国进行求援,前来支援郑国的楚军得到接纳进入“新郑”城内,后来楚军竟然从郑军的手里硬抢了“新郑”的控制权。

那一次要是楚国想弄死郑国君臣,几乎是统帅一声命令就能办到。控制了“新郑”的楚军也将嚣张跋扈表现到极致,不过郑国君臣倒是逃过了一劫。

从那之后,郑国君臣再怎么得罪人,历代君臣都不再接纳超过一定规模的他国军队入城了。

智瑶摇了摇头,说道:“我军之威,楚国君臣详知也。”

众人稍微愣了愣,反应过来就是一阵“哈哈”大笑。

明明是楚军的兵力占优势,结果楚国君臣逃进了“乌龟壳”之中,不是怕了能征善战的原军又是什么呢?

楚国君臣怕是应该的。

他们是占了兵力上的优势,奈何一直以来的战损比着实难看,楚军想要杀死一名原军,需要付出至少五人的代价。

现在,原军只剩下五万左右,可是楚军的数量降低到不超过十二万,他们能不怂吗?

认清事实的楚国君臣只知道一件事情,他们回国之后再怎么砸锅卖铁,新军必须组建起来,再不惜代价进行武装和训练,要不然楚国势必成为原国的锅中熟肉。

在接下来,城外的楚军干脆小心翼翼地挪到“新郑”更近的位置,与“新郑”形成一种掎角之势,再也不主动出战了。

碍于想要攻击楚军就会遭到来自“新郑”守军利用城墙高度的远程武器威胁,原军试探了几次也消停下来。

这么一搞,明明这里是作为主战场,偏偏交战停了下来,双方进入到眼瞪眼的时刻。

某日,智瑶在接收到己方大军从鲁地退兵的汇报时,同样收到了宋国和越国出现异动的线报。

首先是越国,越军有向鲁地调动的迹象,大有随时会与楚国结盟,再一起围攻原国的意思。

“越君非一般人,我并未显现颓势,他怎会盟楚攻我?”智瑶需要保持警惕,却不相信勾践会在这个时候下场。

道理太过明白,原国和楚国现在都在拉拢越国,越国站在一旁看着原国和楚国打生打死不好吗?何必参与进来。

司马穰苴说道:“宋国调集七万大军,行止不明,态度不明。”

从很久之前,宋国碍于最为实在的因素,他们一直紧跟晋国的步伐。

到了现阶段,宋国尽管态度上有些暧昧,一些行为举止却是偏向于原国的中立。

按照道理来说,宋国很乐意楚国被原国打得满头包,问题是原国着实也太强了一些。

诸夏讲道义和信誉,然而国家与国家的相处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智瑶心里也是拿捏不准,问道:“宋国欲攻我?”

事情暂时还没有发生,谁能回答智瑶的问题?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关于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主角赵辉,大明的躺平之王——因为他的岳父是朱元璋。朱棣北伐他躺平,别人冲锋,他磨洋工。结果,四处逃窜的蒙古军冲到了他的阵前……朱棣北伐驾崩,他在青楼加钟。躺平的他辅佐太子登基,又赢了!朱高炽续航太短,几个月就下线。他又辅佐朱瞻基继位,啥也没干,赢麻了!朱瞻基苦干十年过劳死了,躺得屁股都快平了的他只好爬起来,又双叒辅佐堡宗朱祁镇继位。土木堡战神亲征,啥也别说了,接
猫头叔叔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关于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一朝重生,回到了20年前。许毅曾是清原县有名的富商家的阔少爷。那一天,父母带回来一个少年,说那才是真少爷,而他只是缓解相思之苦的替代品。许毅不敢,也不愿相信,如珠如宝疼他十五年的父母,转眼就咒骂他是丧门星,害的他们亲生骨肉分离十五载。还无情的把他赶回了贫民窟的亲生父母家。从此,再不愿意见他。而他亲爹娘,怕他难受,给他娶了媳妇成了家,大哥为了他甘愿冒险去当猎户赚钱
一只小猫吖
求求你们造个反吧
求求你们造个反吧
关于求求你们造个反吧:历史上说美色误国,为什么我娶了一个又一个,政权却更加牢固了?历史上说宦官专权误国,为什么我重用太监和宫女,太监宫女却成了保卫自己最坚强的护盾,每个人都成了以一敌十的存在。历史上说将军掌权会发生背叛造反,为什么我把军队的指挥权全交出去了,将军非但没有造反反而收复了失地,为国家开疆扩土。我只是想要完成任务,带着内库中的银子回到蓝星做一个潇洒的农夫。为什么你们要逼我在这个世界当一个
茜明湖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关于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洛青杉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成蟠龙山黑龙寨大寨主,从此以后劫财劫色,杀人越货,强抢民女的事...一概没有做过。开作坊做买卖发家致富,打地主分田地,开仓放粮救济灾民。身在乱世,出身草莽,虽然娶女帝为妻,却仍被权贵世家轻视嘲笑。权臣篡位,异族入侵,洛青杉大杀四方,一路横推,从东海到漠北,从草原到江南,南征北战,威名远播,无人不知,最终成为一方霸主。
蝉七
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
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
关于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穿越平行世界,假借游医之名,在萧府混吃混喝,误打误撞顶替萧将军之子萧彻远赴北境之事,未曾想因此结缘当今皇上的妃子黎容娘娘。黎容娘娘貌美如花,人见人怜,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好了,反正随着事故的发展,萧彻被逼无奈当皇上、、、
买醉的酒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