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与非遗的开始最新章节!
麻江,地处清水江上游,麻江是苗语玛哈的译音,意为水上之疆。
苗锦是苗族妇女利用当地所产的蚕丝、苎麻、木棉等纤维染彩而成。
苗族织锦技艺起源于何时已无文字记载,苗族在历史上有过五次苗族大迁移,约1200年前,苗族进入到西南的崇山峻岭后,伴随着相对稳定的农耕生活,苗族织锦得到进步发展。苗族织锦技艺由苗家妇女代代相传而来,由母亲传给女儿,女儿出嫁时,陪嫁物中要有自己亲手织造的织锦背带等。
工艺总体特征:苗锦是苗族妇女利用当地所产的蚕丝、苎麻、木棉等纤维染彩编织形成的织物。《黔书》称这种织法为“通经回纬”。其使用的平纹木机,必须用长约10厘米的舟形小梭,装入花纹色彩需要的各色彩纬,依花纹图样轮麻色彩分块、分区,分段挖花缂织,其特点是:本色经细,彩色纬粗,以纬克经,只显影纬不露经线。
苗族织锦又称织花,即以编织形成的花纹织物。彩纬充分覆盖在织物表面,正面色彩艳丽。
苗族织锦有通经断纬法和通经通纬法两种,前者运用较为广泛,从东部苗族的湘西到西部苗族的楚雄一带都使用。湘西一带织锦一般以细棉纱或丝纱为经,以粗棉、毛或丝纱为纬,多为通经断纬法织出的锦有菱形、几何纹,字纹、团花等,一般用作被面,称为粗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