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偶然有磕绊中日子平凡且又生气的过着,一晃,秀绫也到了有人提亲的年纪。
秀绫主意正,在两个姐姐的婚事中她已经有所思量,一定要找一个通情达理,读书识字的文化人。这一点,在他的爹爹身上和周榆身上对比太清晰了。一个人不知理、不懂理怎么也可以与之理,所以,懂道理是她选择的第一个条件;另一个条件是有文化,看到大姐夫文质彬彬的样子,她觉得读书的人说话做事看待问题的方式就是要比没文化的人要高明也更有见地,所以读书人有文化是她的第二个条件;剩下的家庭条件她不在乎,她亲眼看到母亲怎样从富贵到贫穷,又怎样在条件最困难的时候,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所以她相信,不论什么环境下,只要自己勤谨努力,苦日子也能过出幸福的味道。至于相貌,当然要看着顺眼合眼缘了。
在婚姻问题上,秀绫不像姐姐那么听话和认命。她觉得自己的命自己定,不能让别人说了算。
提亲的人来来去去不少,秀绫就是没有看上眼的,周榆自然不耐烦的骂她挑三拣四不知要找个什么人。秀绫顶嘴,就找一个不比大姐夫差的人,什么时候遇到了什么时候算。我在家又不吃白饭,家里的工分也有我挣回来的一份,而且我真的还要多些呢!
周榆真心希望赶快把这个“小刺头”娉出去,一天在家和他顶嘴找事儿。淑兰自然是随着秀绫的心意,她也确实没看上特别合眼缘的,其实也有一个,家庭条件很好,小伙子也是公家单位的人,对秀绫一见钟情,被拒绝后不死心又带着礼物上门两次,希望能赢取好感,可是秀绫就是不同意,不留余地的拒绝了。淑兰心里有点可惜,但过日子是两个人自己的事,她不能替女儿做主更不能强迫女儿。周榆为这事更是黑脸唠叨了大半个月,对秀绫没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