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甩皇上

第24章 千分之一的希望 捉虫

姜和当然不能当着李美人的面儿说实话,只好随意扯了个话题。说是为皇后的生日而来,要同姜顺商量送礼的事。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李美人却假装听不懂,不止不肯离去,还插话道:

“原来你是来求姜顺,要她在皇后娘娘的生日宴上献曲。呵呵,你倒不傻,也知道婉仪的琴艺不过徒有其名。”

此言一出,姜家两姐妹全怔住了。

姜顺没料到李美人就这么把她给卖了!

她和姜和不是宿敌吗,怎么反倒出起了主意?难道是要帮她出头?想到这里,不由怪李美人多事,她才不要出这种风头!

与此同时,姜和也是一怔,没想到傲慢如斯的李美人,也有称赞别人的时候!吃惊之余,心中又不免狂喜。

这趟冷宫,她可没白来!

原来妹妹的琴艺如此了得,若让她在皇后宴会上献上一曲,必能大扫婉仪的气焰,甚至夺回皇上!

想到这里,姜和再没了挤兑李美人的心思,反而越看妹妹越顺眼,心中暗骂自己短视,竟然没发现这块宝!

这位嫡妹有才华、有眼光,若顺水推舟抬举她一下,日后必能与自己同心同德。

反正她不过中人之姿,就算偶尔承恩也翻不出天去。万一能侥幸能生个儿子,也升不到妃位,终究还是迈不过自己去。

怎么算,都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还有哥哥,他心里向来只有这位嫡妹。若是把妹妹攥在手心里,外边的形势便更好把控,也不用担心母亲、三弟吃亏了。

因此,只等李美人前脚一走,姜和就拉着姜顺聊起了生日宴上献艺的事。

她脸上满是兴奋的红光,口沫横飞地谋划着,全没了往日的娇柔之态。

姜顺默默听着,时不时点上一下头。

大姐姐好容易拼到妃位,若就此失宠,谁来为哥哥出头?眼见成功近在咫尺,姜顺不舍得放弃!

再说皇后生日宴,必定美女如云,她不过献曲,了应无事……吧?

姜顺并未拒绝,一直以来她都在幕后策划,这回也该轮到她挺身而出,为哥哥做些什么了。如果抚一曲,就能救回哥哥,有什么可犹豫的?

想哥哥发配在南瘴荒蛮之地,多留一天就多一分凶险,就算只有千分之一的希望,她也要把握住!

十日后,姜顺随华妃来到长乐宫献艺。

她抱琴一步步随姜和走向正殿,仰头望着高高在上的匾额,心中不免五味,这已是她第三次站在这里了!

往事如烟,初次站在这里不过是两年前,那时的她什么都不懂,却胆大妄为,自以为是,想想可笑可叹。

第二次来到这里,她险些丧命。

本以为那是最后一次了,不想事过半年,她再次踏足此间,不知这回能否像上次一样幸运?

姜顺半眯起眼,暗暗祷告上苍,盼他看在自己一心搭救兄长的份上,放过她这一遭。

突然,她感觉到衣袖被人扯了两下,扭头见鹦哥挤眼努嘴,向她示意的方向望了过去,只见姜和正恭敬地与一位女官说着什么。

那女官四十多岁年纪,神情却极傲慢,半扬着下巴,似乎并未把三妃之一的姜和看在眼中。

鹦哥这时咬着姜顺的耳朵说:“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孙尚宫,后宫女官全归她一人儿管。别看她只有正五品,权力却大到天边儿去!你千万小心,后宫没人敢惹她!”

姜顺点了点头,心中诧异王皇后那么重礼仪教养的人,怎么会重用如此狂傲的下属?

少时,姜和与孙尚宫说完,回身笑着为她引见。

姜顺恭敬地上前施礼,规规矩矩叫了声“尚宫大人”,便侍立在一旁。

孙尚宫上下打量姜顺一遍,指着她怀中抱着的古琴道:“你好歹也是御妻,怎么如此不顾仪态,自己抱琴,却让宫女闲在一旁!”

姜顺没想到她会鸡蛋里挑骨头,鹦哥虽是宫女,却是华妃身边的一等宫女,她如何使唤得动?

看来这位孙尚宫,摆明了要扫华妃的面子。

果然姜和脸上一寒,开口正要说什么,鹦哥笑嘻嘻地蹭上来,伸手接过姜顺的古琴,抱在怀中笑道:

“这琴可是我们姜采女的大宝贝儿,可舍不得叫人碰一个指头的。嘿嘿,我今儿也沾沾尚宫大人的光儿,好好和它亲近亲近。”

孙尚宫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复又打量了姜顺几眼,冷冷地说:

“这里是长乐宫,不是狐媚子做妖的地方,打扮成这个样子给谁看?哼,你头上那只钗好生眼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是采国进贡给皇后娘娘的,怎么插到你头上了?”

姜顺听言一片茫然,向姜和看过去,只见她脸上一僵,心也不由提到了嗓子眼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崇祯十年,大明内忧外患,江山将倾。
数沙人
我有一棵图腾树
我有一棵图腾树
不是天宠神眷的位面之子,也不是人见人踩的欠扁奇才。
桃燃辰醉
终极一班武尸
终极一班武尸
穿越终极世界发现自己成为黑龙手下的武尸——毁,不甘心做傀儡的莫邪从逃离金时空开始,以武尸的身份征战各个时空。
零渡s
太一道果
太一道果
站在你面前的是石灰武圣、太阳拳发明者、鼎湖折花手、半步天下无敌、玄门第一剑、司法天神,以及太一。末法之后,五浊恶世降临,天地灵机不存,道果的体系占..
衔雨
仙道大宗师
仙道大宗师
一个于北国雪藏了十八年的少年郎,在走出冰天雪地的那一刻便意味着天下为之大变。一把锦刀,一座监察司,一枚火纯,半国气运,究竟能造就一个怎样举世无敌的大宗师!东山..
笔下通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