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带开始构思。
肖帆早先写出的那类故事,是很讨巧也很聪明的办法。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明代清代的志怪小说很多都是用这种结构架设的。
每个故事平行地发生,却又有着微妙的淡淡联系。这种结构在后来日本动漫中也很常见。
远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近到日本作家京极夏彦的《巷说百物语》都是如此。
用若干小故事去架设日常和日常之外的世界……这想必是个很会做世界观设定的作者。
根据李带的编辑经验,强项在于设定的作者,都有一个通病,就是笔力跟不上。
——他们无法在文本的执行中,去完善自己勾勒出的世界。
明明有很多想法,但是在落到纸面上的时候,又不知道该写在什么地方。
明明胸中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浩瀚星河,故事一写出来,看上去却似乎是发生在半人马座阿尔法星某个不知名的犄角旮旯里。
对付这类作者的最好办法是,写出从时间和空间上,都比他更加恢宏的世界观,并且故事结构和情节还要比他精彩才行。
李带很快确定。在时间上,要以三部曲的形式,分别写过去、现在和未来。
常规来说时间也只有这么三个节点,肖帆可能也是这么写的,能超越他的办法就是用一个重要事件把三个节点串联起来。比方说人类与外星人的星际战争,分为战前、战时、战后。
在地点上,就可以写地球和外星之间的战争与和平,两者处在同一个星系,因为太空资源有限,难免会有或大或小的摩擦,可能是争夺殖民地,也可能是在商业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故事有了冲突也就有了看点,并且宇宙的视野,肯定是要比近未来都市要宏大得多。
在情节上有关联,还要表达同一个中心。这点他倒是没打算特别构思。小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还不是全靠作者一张嘴,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并且说得煞有介事不就行了。
根据上面的种种想法。他开始回忆,这类小说其实看过的还不少。
像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三体》都算。
全世界的资源供他利用,但是现在有个问题。
李带想到的这些小说,无一例外,全部都是长达数百万字的长篇系列小说。
《银河帝国》包括「基地七部曲」「机器人五部曲」「帝国三部曲」,一共十五本。
《银河系漫游指南》虽然都是小册子,但也有五部之多。
《银河英雄传说》从杨威利死后他就没往下看了,但光正传就有十部,两百万字体量,更别提“杀人王田中”一时兴起的五本外传了。
《三体》的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听上去只有三本,其实也有近百万字。
完全不适合眼下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