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地制宜方面,分类机都不是万能的。要想实现分类机因地制宜取材自然的功能,还得在分类机对样品进行分类和预处理后,按照分类机提供的方案——一串工程方面才看得懂的专业术语——对相应自然材料进行预处理,大批量地获得预处理后的材料,才能进行各项工程。
这玩意终究只是用来分类的,指望它能跟个处理材料的万能仪器似的,走到哪,入货口就吃到哪,再把预处理完毕的材料吐出来,这不现实。
于是白瑞树在虚拟推演中见到,为了实现就地取材的功能,一台分类机身后往往还会跟着一串从采集到处理再到再加工的机器,而这些机器单从操作门槛来看,都是有些高度的,再加上其有些庞大的体积……白瑞树觉得,分类机最终是否有既开源又节流的效果,还是应当考虑考虑。
有些东西看着很攒劲,但实际上略有差池,并没有预想中那样强大,能建立更多优势。但分类机和实现功能的体系设备依旧是利大于弊,白瑞树对着虚拟推演的多次演练结果对比了许久,才决定将全套体系纳入货运航天器的运载负荷。
只是,在货运航天器还没定稿的情况下,这样做决定毫无实感,也谈不上什么价值。考虑到工程搞出来的设备也该让航天工业看看,从需求出发设计航天器,白瑞树便再辛苦自己一趟,带着样机和说明书,还有一堆成体系设备的图纸,乘坐飞梭赶到航天工业本部。
对白瑞树带来的样机和成体系设备图纸,一众正在设计货运航天器的大佬们纷纷感叹:多亏你来得早啊,你要是来得再晚点,我们就设计好了。
白瑞树带着新东西出现的身影,再次与迫害乙方的甲方重合了。
甲方带来了新需求,还说这些东西一定要带上月球,有些设备还不让拆。设备的线度就得纳入设计货运航天器的考量,毕竟这玩意如果装不进货运航天器,总不能在外头挂着,硬生生在没有法阵保护的地方挨宇宙射线。
挨宇宙射线还是好的,万一飘着个细小如尘埃的小陨石,以航天器注定力大砖飞的奇高速度,相对速度极大的情况下,一粒小陨石砸在没有法阵保护的设备上面,就等着结构性损坏吧。
至于搞个能抵抗冲击的罩子保护外挂物资什么的……都能造出这种罩子了,直接在货运航天器里头搞一个能装得下大体型物资的舱室,很难吗?
只能说,白瑞树来的太巧了。航天工业的大佬们都准备收工定稿出试验机了,他来通知航天工业,又有了新需求。
白瑞树:这事情也不能怪我,毕竟我也不懂工程那边的情况,自然是他们说要怎么改就怎么改,可不是我故意要掐着时间点当这个折磨人的甲方。
大佬们稍有怨气,不过原本货运航天器的设计理念已经成型,再在内部空间分配的问题上做做调整罢了,便带着少许怨气,赶工出了第一份货运航天器的设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