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可就轻松多了!”
方成大喜,既然有这样的‘外挂’,自己就不用辛辛苦苦的一趟趟往山上背土了。不过他也没有肆意的往山上倾倒土地庙空间里的泥土,这地方离村子不算太远,不小心被人看出异常,就很难解释了。
打定主意继续背土,不过只是做个掩饰。
于是方成将背篓和锄头丢在小花山上,然后坐在那里看着前方层峦叠嶂的大青山,林海涛涛,碧波万顷,倒也挺让人心旷神怡的。
一个下午方成就背了三次土,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小花山上面看风景,玩手机,大脑袋一直跟着他,有时候跑进旁边的草丛里面,再出来身上就沾满了草叶什么的,然后方成就一点一点给它清理干净。
傍晚的时候他就收拾东西回去了,顺手给家里的那只野兔拽了一些草,想着回头自己去抓几只或者买几只野兔养着,以后想吃了也方便。
第二天方成一早就出门了,来到了县城附近的药材交易市场,这里并不是官方组织的,而是附近的人自发形成了一个不算太大的药材集散中心。
平时人们进山采集的草药或者自己家里种植的药材,都会拿到这里来卖,有很多药贩也会过来收购。
方成是觉得自己既然准备种植中草药,有必要了解一下市场和相关的知识。
来到交易市场的时候,就看到一处处小摊位,都很简陋,大多都是一块木板或是一张竹席,上面摆放着一种种药材,大多都是常见的板蓝根,桔梗之类不值钱的东西,偶尔能看到杜仲这些还算值点儿钱的药材。
一边走一边看,不时还会有人问他要不要买点药材回去,方成都笑着拒绝了。
再往前走,就看到有个小摊位上摆着几根人参,干的,摊主正在和一个药贩谈价格,于是方成就走过去准备听听情况。
人参的确是野生的,不过年份太少,五支人参只有一支是三年的,另外几支都是一年的小家伙,和方成之前出售的五年参完全没法儿比。
所以那个药贩只愿意给一个不算高的价格,三年的两万,一年的一支四千,摊主不太愿意,一直想让药贩多加点。
听了半天也没什么意思,方成正准备离开,就看到对面站着一个认识的人,百草堂的那个‘小李’。
这时小李也看到他了,立刻笑着走了过来,问道:“方先生也过来看看药材?”
点点头,方成问道:“你是来买药材的吗?”
“不是,我就是来看看,多了解了解。”
小李的年龄不大,二十出头的样子,笑起来有些腼腆,方成也没在意,他也是打着这个主意过来的。
“对了,方先生,这两天朱师傅一直念叨着你,说你的那几支人参很好,药效似乎比其他的更足,朱师傅可高兴了。”
小李压低了声音和方成说道,挺羡慕方成能够找到那么多五年参,一只人参就快比得上他一年工资了。
“运气好,进山发现的。”
方成自然不会说出事实,然后问他:“你在药店里面,应该知道哪些中药材比较贵,你给我说说吧?”
小李也不藏私,和方成大致说了一下哪些中药材比较昂贵,像人参,灵芝这种耳熟能详的就不用多说了,不过一般人也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格。
一番了解,方成才发现原来中药材里面的门道还挺多的,各种药材有贵的也有便宜的,便宜的一斤才几分钱,贵的都得论克,不比黄金便宜。
而且种植的和野生的价格也是天差地别,比如人参,种植参一块钱一根的一大堆,野生的基本上一年一万块,年份越高越值钱。
说着,小李还抱怨了一下现在的中药环境,说现在很多药材都没有以前的药效了,所以配出来的药效果不好,导致很多人贬低中医,认为中医一文不值。
但是他很清楚,如果有好的药材,那效果绝对立竿见影。可惜的是,随着环境越来越差,野生药材也越来越少,中医逐渐式微。
这倒不难理解,好厨师还需要好食材才能做出美味佳肴,白菜清水怎么煮也做不出来佛跳墙的味道,没有好药材,中医医术再好也没用。
正说着,一个人忽然走了过来,和小李打了个招呼,小李回应了一下,然后给方成介绍道:“这位是单永军,是我们店里的供货商,平时我们都是直接找他订购药材。”
然后他又给单永军介绍了一下方成,只说是他的一个朋友,倒是没有直接说出来方成曾经在他们店里出售过好几支五年参。
方成也不介意多认识几个人,尤其是这种专门经营中药材的,毕竟他还打算种植药材赚钱,说不定就是一条销路。
再看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大致了解了一些常见中药材的交易价格,也从小李那儿了解到了哪些药材比较昂贵,方成就回去了。
回到家后时间还早,方成就拿出了和黄金一起埋起来的那几本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