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曹昂大帝

第322章:身毒

虽然,身毒地方上有丰富的资源,但那不在大魏的势力范围之内,完全没有必要惦记。

“父皇,要是有去身毒的海路海图,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海上去身毒,那要是贸易的话,是从陆路更方便一些,还是海路?”

曹良急忙问道。

曹昂沉思了一会道:“应该是海路的成本更低!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曹昂有些好奇,曹良问这么清楚,到底想要干什么?

“儿臣只是好奇,随口问问!”

曹良答道。

曹良并没有告诉曹昂,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曹良心里盘算着,等以后,贵霜帝国的使臣来洛阳时,看能不能跟他们要一些熟悉海域的身毒奴隶。

通过这些奴隶,看能不能绘制出去往身毒的海路路线图。

曹昂也只是觉得,曹良真的可能对身毒好奇,却没有往深了想,可他哪里知道。

曹良还没成为皇帝,就想着将来继位成为皇帝后,怎么扩张疆域的事情。

曹良已经决定,将整个大草原纳入大魏的掌控之中。

大草原不能耕种,那就拿来放牧,让整个大草原成为大魏的牧场,牛羊马匹都是大魏需要的。

然后,将大魏一路向西扩张,征服整个身毒,移民到身毒去,在千里沃土上进行耕种。

向北则征服毛子的地方,在那里建立一座冰宫,等到天气炎热时,就去北边避暑。

曹昂并不知道曹良心中的野望,继续向他们二人介绍,西南地区的大概情况。

曹昂告诉他们,在中南半岛上,甚至可能有十几个国家,甚至更多也说不定。

不过,这也正常,西南夷中多的是两三千人的小部落,就敢号称一国的。

西域也有几百人,占个绿洲就称王建国的奇葩。

现在的新罗,之前不也是由十二部落共同管理,统称为十二国吗?

后世的经典典故夜郎自大,虽然事实证明只是夜郎王麻痹和保全自己的手段。

但也多少能反应这些在文明世界之外,处于原始与奴隶制之间的愚昧国度中人的想法。

在文化落后的地方,只要聚集一群,建立一个部落,就敢对外称呼为一个国的事情,也不在少数。

这没有什么好稀奇的。

当初的华夏,不也只有中原地区,将中原地区周围的部落,统称为四夷。

能有现在的曹魏,还不是先辈们,不断向外扩张,吞并其他原始部落,最终奠定现在的疆域,演变成现在的文化。

“好了!就说到这里,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曹昂起身说道。

出来围猎这么长的时间,也是时候回去了,作为大魏的天子,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可能整天都在围猎。

更何况,围猎也是极消耗体力的事情,不过,也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只是沉迷于围猎也不太好,所以,偶尔来围猎一次,也是不错的放松时刻。

“诺!”

曹良和曹睿应道。

侍从们将曹昂父子的马牵了过来,父子三人翻身上马。

在禁卫军的护卫下,返回洛阳城内。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颗冰冻果实,校花追我上大专!
一颗冰冻果实,校花追我上大专!
关于一颗冰冻果实,校花追我上大专!:穿越平行世界的宁毅本想躺平,却意外获得了传授回馈系统!送出去一颗恶魔果实,将获得该能力者十倍修行返还!教一人体术和霸气,就会获得一人十倍的修为返还;教一百人体术和霸气,就会获得一百人十倍修为返还;教一千人体术和霸气…………在宁毅获得第一颗恶魔果实的时候。他将这颗恶魔果实强行喂给了和自己青梅竹马的校花温雅!没想到校花温雅在拥有SSS级天赋异能后,竟然为了自己放弃前
酸黄瓜切片
抗战之兵王突击
抗战之兵王突击
关于抗战之兵王突击:华夏最神秘的猎狼特种部队指挥官齐大兵,在一次秘密行动中带着三名属下穿越到了抗日战场。????但他所见的抗日战场,将与以往有着绝大的不同,因为就在9.18事变的当天,日军竟然展开了全面侵华战争,欲要一口吞下我泱泱中华!……
无聊的羊
这名公务员来自大明
这名公务员来自大明
关于这名公务员来自大明:民惟邦本,本固方邦宁,北镇抚司指挥使陆明远,意外来到2003年的北方小城,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没有了飞鱼服,绣春刀,这一世他要走一条正义的仕途。现在是文明社会,我不会使用十大酷刑,不过,我依然会让你感受到死而复生的感觉,那种滋味很奇妙,所以,你还是从了吧,说错了,你还是招了吧。从此,北方官场出现一位让人闻风丧胆,不按套路出牌的清官。
张寳
开局千古一帝,华夏神学震撼全球
开局千古一帝,华夏神学震撼全球
关于开局千古一帝,华夏神学震撼全球:(评分刚出,会慢慢涨。)一场迷雾席卷全球,冰霜巨龙盘旋天空,天道打造国战擂台。此时,大夏已经连输七场!危在旦夕之时,秦墨羽走上觉醒台,先天神性满级!作为穿越者,他发现这个世界还有各种神秘生物。幸好,人类可以抽取魂卡举行请神仪式。然而,因为这个世界的大夏神系缺失,所以秦墨羽祈求的神明无人能懂。全球高考,秦墨羽沦为全校师生,乃至全球人类的笑柄!当西方魂卡师卑微地祈求
一朵芒果云
入狱八年,财色兼收,战力无双
入狱八年,财色兼收,战力无双
关于入狱八年,财色兼收,战力无双:你犯案,我背锅?夏洛被女神一家陷害,入狱八年,携带无数秘密,重返入狱前,睁眼便是女神的哥哥,捡尸醉酒女那晚……
语页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