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分成了三队,前军五万人、中军五万人、后军五万人。见到楚军进攻,立刻做好准备。前面两排执大盾,形成盾阵,可以防止对手冲阵。之后几排是弓箭手,等到敌军进入射程后就开始射击,弓箭手后面才是刀斧手。
眼看楚军已经到了五十步以内,晋军将军一声令下,一阵箭雨向楚军射来。楚军身着链子甲,弓箭根本射不进去,并不担心被弓箭射伤。到了五十步之内,距离已经很近了,楚军小跑的冲向敌阵。即便是冲起来,队形依然不乱。
两军近身相博,晋军人多,两边的士兵立刻向楚军的后方围过来,试图把楚军围在中心,再徐徐灭掉。楚军立刻分散队伍,阻止晋军合围,中间始终留着一条道,就算进攻不顺,也能有序的撤离。
柳霏霏站在耧车上关注着战局,她身边站在纤纤和梁敏。梁敏因为身上有伤,不能参战,留在柳霏霏身边统领全局。在她身边,还站在一人。那是晋军的降将。
一心想要和晋军决战,不是柳霏霏的一腔热血、率性而为。相反,是她深思熟虑的决定。柳霏霏从来都是不虑胜、先虑败,把每个可能发生的事情全部想到,并找到应对之法后才动手。之前柳霏霏就已经探明了晋军内部的情况,后来在铜山击败晋军,除了俘获邬尽夫之外,还有十几名将领,此时站在她身边的就是其中之一。
此人之前颇有骨气,不管如何打骂,就是嚷着宁死不降。不过见到柳霏霏之后,瞬间就变了。也不知是被柳霏霏的气场震慑住了,还是被柳霏霏的美貌惊呆了。进入中军大帐之前,还怒吼做鬼也要和楚国战到底,进入大帐看到柳霏霏之后,呆了一下,立马下跪投降。
他不但投降,还把晋军内部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部告诉了柳霏霏,比斥候打探到的消息要详细的多。从此人口中,柳霏霏得知晋军的成分很复杂,内部并不团结。除了赵存忻的嫡系,还有之前夏帝的旧部投降过来,这些人忠于先帝,赵存忻为了占得大义,需要拉拢他们,故对其颇为看重。还有一些是前太子,也就是现夏帝逃离洛阳时没有带走的一批人,他们不得已降了赵存忻,却得不到重用,反而被防着。这一批人是赵存忻的心头大患,用不得、更杀不得,只能随时防着。
晋军的军制也不尽相同,因北方粮食产量低,经济也不是很富裕,养不起太多的军队,所以夏国施行的是府兵制和募兵制两种军制。其中募兵有军籍,父子相承,可免赋税,他们的任务就是训练、打仗,平时不做别的事情。这样的募兵在赵存忻统治的地方,加起来不过十余万,大部分是他的嫡系部队,还有一些其他将领的部队。这些人就是国家拿钱养着,需要打仗时,直接拿起武器就打。
另一种府兵,则是半农半军。平时回家种地,需要打仗了就召集他们打仗。这些士兵没有朝廷供养,打仗时只给他们粮食,连武器、衣服、皮甲护具等都是自己准备。不过打仗所得到的东西,都归他自己,朝廷不会拿他分毫,至于上官拿不拿就不一定了。这些人打仗本就不是为了什么信仰,只不过为了通过战争发财而已,反正抢到什么都是自己的,打起仗来比谁都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