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沉积冗余,理解起来也十分容易,简单点说,就是一条道路修好了之后,当一辆载重五十吨的汽车往上面开的时候,其重力必然作用于公路之上,火车也同样是如此,但是地形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除了岩石结构的区域之外,还有许多松土、地下水密集的地区也需要修建铁路,在这种地方修建铁路,基石是非常薄弱的,长此往复的将重量压在上面,必然会使松土开始渐渐向下挤压,地下水也会逐渐在地下变形,到时候就会出现塌陷,或者公路洼陷的情况出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科学家们就研究出了沉积冗余这一个数值来确保建筑物在大地上的平衡。
后来这一项数据便开始慢慢在公路系统和铁路系统上推行,最后延伸到所有建筑物上,变成了一项十分专业的指标,其中最出名的几项建筑物,也可以看出沉积冗余的作用,那就是比萨斜塔,这便是因为建筑师在建造塔的时候没有思考当地的地形,最后让比萨塔倾斜过来,虽然如今变成了世界遗产,但他其实是源自于一场建筑事故而诞生的。
不过大量的建筑物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许多建筑物在沉降的过程中,因为接受不了高低差距的逐渐扩大,纷纷塌陷,死伤无数的人民,并且自历史上也消失了踪迹,后来这项数据受人注意以来,人们在修建道路的时候,便慢慢开始注意地表下的世界了,建筑物也同样是如此,以前会做的只能是夯实土地,就是用木桩子来敲击地面,将松土变成硬土,以此来防止建筑物塌陷。
但是这样的做法,放在古代或许还行,能够支撑起一栋五六层的房子,可是放到这个时代,要想建设一栋五十多米的房子,要是再用这样的夯实法,或许在北方还行,但在南方是万万不行了,许多地方,如果地表二十米以内的高度要有地下水的话,必须要把地下水抽出来,然后再将沙子填进去,只有这样才能搭建更为高的房子,而这项技术如今已然成熟了,在城市中也不乏见到七十米,八十米的建筑物,但是在轨道交通和公共高速公路上,这项技术并没有达到晚上的程度。
我们现在如果做火车或者是高铁的话,经常会看到在轨道上会铺上一层厚厚的石子,然后在一些洼地上的时候,还会修建水泥路来防止轨道塌陷,这项技术,在如今的宋朝还并不具备,道路能够承载的重量十分有限,中原地区或许还好,但要到了南方这样水网纵横,交通大部分要依靠桥来沟通的地方,以及西南那些山高水长的地方,就很难再使用了。
自身技术的不完善再加上地理上的科学难题,这直接导致卡车这种东西很难诞生,但是轿车这类在城市中使用的车辆,却开始喷薄发展起来,如今的大宋朝,汽车的购买量已经达到了每年三十万辆的程度,这个数字,无疑是相当惊人的,并且十分恐怖的。
如今的汽车市场,真正开始建立才短短不过两年的时间,如今全国的汽车销售量还不到伍拾万辆车左右,但是这么几十万辆车,如今已经给宋朝的交通系统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并且在将来有限的时间内,必然会带来更大的麻烦,谁叫轿车就是比马车舒服呢,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华丽程度上,汽车都要远远优于马车,再加上马车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养得起的,而汽车却是大部分中产阶级能够消费的,两相比较之下,自然是选择轿车的人越来越多。
也正因为如此,现在许多大富商都开始把眼光投向了汽车市场,虽然年销量才刚刚达到三十万辆的水平,但是生产汽车的公司已经注册了大约二十多家左右,其中有三家已经开始生产汽车了,也是如今市场上流通汽车的三家,还有二十几家则是刚刚开始,不过可以预想到,未来的汽车一定是会越来越多的,现在之所以销量还没有提上去,纯粹是因为汽车生产厂商太少的缘故而已。
这直接导致汽车的年产量非常的少,而物以稀为贵,汽车的价格就非常的高昂,等到大量汽车开始投产以后,汽车的数量开始变大,价格自然会下降,到时候汽车就不将仅仅局限在上流社会之中,中产阶级们也将享受汽车带给他们的美好生活,到那个时候,如今的道路显然是行不通的。
为此,一项新技术,开始应运而生,那就是高架桥技术。
高架桥技术,想必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应该都不陌生,就是为了方便在拥挤的城市中进行分流,然后在城市中修建一些高处地平线的桥梁来,然后进行相互连接,以方便汽车的桥上进行互相行驶,以减轻对于陆地公路的压力,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城市的道路拓宽,也能方便两地之间更快的联络,同时还能保留下许多古建筑物,要是直接拓宽道路的话,就必须要拆除大量的房屋来修建公路,徐清并不喜欢这样,所以高架桥技术,显然是最适合的技术了。
这项技术从五年前开始立项,到现在五年的时间里,经过科学家孜孜不倦的努力,第一条高架桥也终于是在汴京城修建完毕,总长二十公里左右,花费资金高达七百万贯,之所以那么贵,是因为这条路基本上是边修边改出来的,犯了许多的错误,也走了许多的弯路,所以修修改改之下,这个钱就没边了,不过这样一条道路,也确实给宋朝的筑路工程一个很好的范本,到时候修建下一条的时候,绝对会方便许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