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东岩君臣们的所作所为,在明王朝的君臣眼里是绝对无法容忍的,他们可以招降李自成张献忠,甚至都可以强忍着东掳劫掠北直隶,但是绝对无法容忍伪周王朝崛起。
所以哪怕是崇祯九年里,东掳再一次绕道蒙古劫掠北直隶造成京师震动,但是等东掳退去后,明王朝的第一反应不是报复东掳之类,甚至都没有额外加强辽西等地防务,而是派遣了王家祯南下,调派大量兵力和钱粮南下。
东掳撑死了也就劫掠北直隶诸地,但是伪周却是要攻占朝廷诸公们的老巢江南,对他们收税啊!
这威胁程度根本不是在同一个等级的。
明王朝和周王朝之间的做事方法和想法,其实很多都不一样,哪怕是具体到了军队这边的双方将领,其实有时候彼此也无法理解对方的。
明军将领显然是无法理解伪周的弹药供应到底有多充足!
过去这么多天里,看似打出去了几万发的炮弹,但实际上连周军前线原先储备的弹药都还没有打完呢,更别说周军这些天,每一天都持续往前线运输弹药呢。
如果是放大到包括武昌内储备的弹药,周军在武昌、九江前线一地储备的弹药,能够把东进部队的超过半数的火炮都打到报废……
至于说价格之类的,周军生产的弹药除了榴弹贵一点外,其他纯铁弹其实也没多贵。
实心炮弹就是一个铁疙瘩,而且加工生产非常简单,直接融化成为实心圆球形的铁球,再稍微打磨打磨就行了,哪怕是普通工匠都能搞,没啥技术难度,甚至对材料要求也不高。
包括铁弹的一些变种,比如说链弹之类的炮弹,这些炮弹其实都差不多,对原料要求不高,加工简单。
因此整体的加工成本并不高,而原料成本也不高。
这对于已经控制了大冶地区,获得了大量铁料供应的大周王朝来说,纯铁炮弹的成本其实不高。
榴弹的成本要高一些,这玩意乃是周军列装的诸多炮弹里最为昂贵的弹重,除了发射药成本以及榴弹内炸药成本外,弹体的成本也比较高。
榴弹的弹体和普通实心铁弹不一样,不仅仅是里面中空那么简单,想要榴弹爆炸后形成大量破片杀伤敌军有生力量,这就需要弹体顺利被炸掉,而且最好是直接碎成大量的弹片,而不仅仅是裂开成两半,这样才能把内部的大量小铁球向四面八方泼洒,同时弹片本身也能造成大量的杀伤。
也就是说,榴弹的弹壳它不能太过厚实,要不然内部装药无法炸掉的话,那么也就没啥用了。
但是吧,你也不能太过单薄,因为炮弹在发射的时候需要承受非常高的膛压,这弹壳如果太薄的话,那么炮弹在发射还没有出膛的时候就会被挤压变形了。
这两个要求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周王朝研发榴弹的时候,也是费了诸多心思,不断的进行各种实弹测试,来寻找一种新的平衡。
最后是他们的解决办法是在铸造弹壳的时候,直接在弹壳内部预制一些痕迹,让火药爆炸的时候按照预定的方向爆炸。
同时采用了更好的铁材料,以比较薄的弹壳就获得比较高的抗压能力。
所以别看周军装备的臼炮和榴弹看似很简单,但是明军那边还真就无法大规模仿造生产。
明军其实有小规模装备臼炮,但是并没有大规模装备,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并不会说搞不出来!
臼炮很容易搞,说白了这就是个大号的虎蹲炮而已,明军的工匠们分分钟就能搞出来。
就算是开花弹他们也能搞。
但是你想要做到和周军这样,让榴弹直接在敌**顶上爆炸,或者落地瞬间爆炸,那就没办法了。
这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
所以明军那边不是没有尝试过仿制臼炮,但是他们很快就自己仿制的臼炮不咋地,榴弹打出去什么时候爆炸,会不会爆炸根本没法控制。
有一些甚至刚出膛或者来不及出膛就爆炸,都有已经是发生过好几次事故了,人家明军的炮手也精贵着呢,那里舍得这些瞎折腾啊。
再加上臼炮这东西,对火药的消耗太大了,常规作战的话,这使用成本是同口径野战炮的好几倍呢,而臼炮要想发挥出威力来,那一般都是大口径,这需要的火药就更多了,。
此外臼炮的使用场景也有限,现在一般也就是攻城作战的时候使用,平常时候你还真用不着,守城的时候,这玩意甚至都不如佛郎机好使……
毕竟臼炮基本没啥精度,同时射速也缓慢的很,远战就别指望了,而近战的话,也没比虎蹲炮、佛郎机、将军炮好用到那里去!
尤其是佛郎机,这玩意是后装火炮,射速快,在守城的防御作战里,对冲上来的敌军步兵杀伤力还是不错的。
臼炮的话,现在说实话也只适合用来攻击躲在城墙后的敌军,至于其他的战术场景其实没啥优势,用起来还贵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