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万代帝王,奉我为神!

第一百七十六章 制衡商人之法!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此刻,万代帝王,奉我为神!最新章节!

“陛下,臣还有一顾虑。”

房玄龄连忙拱手道:

“不知这西域都护府重兴之后,那些商人应当如何处置?”

“要知道,商人逐利,如同吸血虫一般,极难控制,极有可能有荼毒百姓的风险啊!”

李世民闻言,微微一笑道:

“简单。”

“既然商人逐利,那就不要让他们变成商人。”

“开设几个小官,有名无权,将官职分发给汝等选用的商人身上,让他们成为朝廷之人。”

听到这话,一旁一直没说话的杜如晦顿时一惊道:

“此计甚妙啊!”

“如此一来,这些商人有了名,便也就有了所谓的‘利’,他们绝对不会和自己的利益过不去!”

听到杜如晦的话,李世民淡然一笑道:

“杜爱卿看的倒是透彻。”

“朕不日将会开办大唐商会,杜爱卿,汝作为商会会长,统领整个商会,如何?”

杜如晦还沉浸在李世民方才说的官商一事之中。

听到李世民的话,杜如晦顿时愣在了原地:

“陛下,这商会是何意?”

李世民笑道:

“商会,便是将房爱卿挑选的商贾提拔成官之后,将他们统一安排入仕的组织。”

“而你,将会是掌管整个商会的会长,如此一来,也好给他们下达命令,让他们定期前往各国贸易。”

杜如晦顿时苦笑道:

“陛下,老臣倒是想,可是老臣年事已高,这身子骨也没有房大人那般硬朗。”

“不如会长一职还是交给房大人吧?”

杜如晦是真的对李世民的这个建议极为感兴趣。

但他此时已经高龄,已经有些老眼昏花,眼看就要辞官回乡的年纪了。

若是操劳此事的话,必然会力不从心。

想到这里,杜如晦心中百般无奈。

李世民闻言却是淡然笑道:

“杜爱卿无需担心。”

“房大人还有其他要事,无暇顾及商会,最合适的人选还是杜爱卿你。”

“至于商会事宜,也无需杜爱卿凡事亲力亲为,朕也知道你的年纪不小,恐力不从心。”

“所以,在接管商会之后,你可以找几个信得过的年轻人,帮你打理公会事务。”

“只是在一些大事的决策之上,你拿主意便是。”

听到李世民的话,杜如晦先是一愣,旋即喜出望外道:

“臣,谨遵圣旨!”

李世民点了点头,继续道:

“杜爱卿,你要切记,一旦这些商贾成了官商,便要受到我大唐官员律法约束。”

“一旦发现徇私舞弊之举,定要严惩!”

“朕予你权利,若是情节严重者,按律法杀无赦!”

李世民的声音不怒自威,饶是杜如晦听到这话都一阵汗颜。

但却没有一个大臣反驳。

为什么商人在古代一直是下九流的职业,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逐利。

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极有可能会做出出格的事情。

李世民将官职给予商人,这些商人必然会感激涕零,会将逐利转为逐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朕才是帝国之主
大明:朕才是帝国之主
关于大明:朕才是帝国之主:众人皆是菩提果,恶人自有恶人磨。杀尽恶人千千万,盖世魔头慈悲佛。文臣结党误国者,杀!文臣武将贪赃枉法者,杀!吸血藩王不服管教者,杀!军将世家拥兵自重者杀!地方豪强劣绅地主者,杀!卖国不法商人者,杀!犯我华夏沿海倭寇海盗者杀!犯我华夏野猪皮,族灭!杀杀杀,杀出个朗朗乾坤!日月所照,皆为我华夏领土!小小倭国,种灭!佛郎机、红毛番、以西巴尼亚,胆敢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杀杀杀,
爱吃枸杞黑豆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关于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爽文杀伐果断不舔)唐云山一觉醒来穿越一个黄埔十一期的晋绥军少校团副身上。开局便获得功勋系统,打鬼子爆装备!什么晋绥军,中央军,老子通通不要!独自发展才是王道!打炮楼,拔据点,建立新式部队。什么!喀秋莎溜着玩!虎式满地跑!看唐云山如何在乱世之中杀鬼子,保家卫国,书写自己的传奇时代。
番茄肘子
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
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
关于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在现代农业科创基地实习的张镇,竟然带着整个科创基地所在的山谷穿越到了大明弘治十八年。困于特殊空间,出不去。太子朱厚照无意闯入,张镇以特辣火锅下马威,啤酒一扎对瓶吹,茅台五粮漱漱口,葡萄美酒玻璃杯独特方式,隆重接待了隐藏身份却贵气逼人、自称为朱寿朱公子的朱厚照。席间,兵部主事王守仁闯入,三人相谈甚欢,到外面桃花灼灼的院子里指天为誓,结为异性兄弟。张镇掐指一算,弘治
牧马江南n
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
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
关于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社会底层牛马赵辰无意发现自家衣柜通着个古代王朝,拿现代工业品去古代换钱换古董。修豪宅,养私兵,搞权利,实现男人终极梦想!
庚金丁火
旧五代史品读
旧五代史品读
关于旧五代史品读:属于二十四史之一,记载了从朱温代唐称帝到北宋王朝建立,即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它详细记载了五代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是研究五代十国历史的重要资料。笔者作为历史文献爱好者,尝试对进行解读,如有陈述和解读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文笔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