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我的人会拿着古井驿站的酒坛子。”林浪接过钥匙,笑着说。
“明白,”掌柜似乎是一个只会笑的人,“崔海,送公子顶楼上房!”
林浪在宽大明亮的上房睡了一觉,直到日暮时分才醒来。他点亮房里的灯,关上窗户,在正对房门的桌子前落座。随即,门外响起了笃笃的敲门声。
他打开房门,出现在面前的是那个笑容满面的掌柜。
“公子,该用晚膳了。”他说着,举起一个精致的食盒。
“掌柜请进。”
掌柜进入房间,林浪转身把门关紧,插上门销。
“三姐说感谢公子。”掌柜低声说着,把食盒放在桌子上,一层一层地打开。
“三姐呢?”
“临时有事来不了了。”
“什么事啊?我都等了半年了也没见到她。”林浪心怀不满地问。
掌柜把一双干净的筷子递给他,低声答道:“你自会知道。”
“公子慢用,今天是端午,记得吃个大粽子。”他提高声音,欢快地说着,收起食盒,离开客房。
林浪迫不及待地把那一碟粽子拿到面前,挑出最大的一个,剥开箬叶,露出雪白的江米团。他掰开粽子,一支细小的铜管出现了。打开铜管,他从里面取出一张小小的字条,上面是一行熟悉的字迹:“铁桥街头,黑面白头。若来碰头,漏尽更头。”
他把那字条随手丢进油灯里,美美地把那一桌子美味佳肴吃得干干净净,撑得打了几个饱嗝。随后,他叫来伙计,把碗碟收拾干净,舒舒服服地洗了个澡,就又向床头躺下,沉沉睡去。
——
四更鼓罢,笑面掌柜打着哈欠,手持一个烛台,来到客栈门口。
一个黑影出现在身后,掌柜吹熄了蜡烛,打开一丝门缝,那人就侧身钻了出去。
出来的正是林浪。他沿着空无一人的大街,一径找到城北的铁桥里。远远地他就看到了一片灯光,循着灯光找过去,在一条巷子里,找到一户正在办丧事的人家。
黑色的木门洞开,门额挂着白色的幔帐,门口竖着招魂幡和岁数纸,里面呜呜咽咽地传来哭声。“黑面白头”,果然在这里。
“怎么会是办丧事儿的……”林浪腹诽道,“好你个……”
说是这么说,他还是整理一下衣服,走进去。
他在灵柩前跪下,向神主叩了几个头,又点了四炷香,恭恭敬敬地插在香炉里。
“先生是先父什么人?”守在灵前的孝子问。
“在下来找鼓手班的邱三姐。”
“鼓手班在那边睡了,先生自便。”
林浪站起来,倒退着离开神主面前的席子,顺着孝子指的方向,一眼就看到了头戴白冠的邱三姐。她靠在栏杆上,盖着一片毡子,手里仍然拿着一支唢呐。——这正是昨天取走《武备全书》的那名女子。此刻,她睡得正香,一张清丽的脸上,看上去仍然有些疲惫。
林浪望着她沉睡的样子,不忍打扰,就在一旁站立,俯身向她耳畔贴过去。
邱三姐突然睁开双眼。林浪猝不及防,耳朵就被她揪住了。
“你轻点儿……”
“出去说话。”邱三姐放开林浪,两人一前一后离开丧主家。
他们走到巷子尽头处,邱三姐把白布冠折叠起来,揣进怀里。
“你可真会挑地方,害我给人家磕了几个响头。”林浪埋怨道。
“我们吹鼓手,本来做的就是红白喜事的行当,”邱三姐笑道,“总让你吃人家新娘子的喜酒,磕两个头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唉,人嘛,生死皆是大事,来拜送一下这位亡故的人,愿他往生安乐吧。”林浪收起那副玩世不恭的表情,神色凝重地说。
邱三姐赞同地点点头。
“话说,你现在可比上次强多了。离着一尺远,你就能感觉到有人在旁边。”
“比你还是差远了,”邱三姐叹息道,“可惜你那耳朵是老天爷赏的。”
“你如果在漠东的深山老林里住上几年,不比我差。怎么样,跟我一起去漠东吧?”
“你怎么这么快又要回漠东了?”邱三姐诧异地问。
“哎,在京城做了点儿事。”林浪想起自己的杰作,忍不住笑起来。
“是不是‘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邱三姐也不禁莞尔。
“好嘛,这事儿都传到陈南来了。”林浪捂脸道。
“你如果去漠东,我们可以顺路,”邱三姐说,“我要去一趟北昌。”
“去北昌?干什么?”
“找个机会,把朝散大夫武璋做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