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夺舍扶苏开始

第75章 我真不想做楚王啊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从夺舍扶苏开始最新章节!

东方既白,红日初升。

陈胜正在大殿之内批阅军报,将一份只有几十个字的战报翻来覆去看了足足半晌。

他的心思根本就没再这里,大殿之内,鸦雀无声,大殿之外,空无一人。

陈胜无奈的摇了摇头,左等也不来是右等也不来。

正当他起身准备去更衣的时候,他等的人终于姗姗而来。

只见蔡赐带领着众将手捧楚王冠冕走进大殿,齐刷刷拜倒在地。

只听蔡赐说道:“暴秦残骸苍生,仁义不施,天下苦秦久矣。

今将军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并起相随。

将军之声威震慑天下,将军之仁义播于四海,应该上承天命,下顺人心,即楚王位!”

陈胜听完蔡赐的话,连连摆手:

“不可不可,万万不可。我今日起事,全是为了天下人的利益,何曾有一点私心。让我做楚王,那是万万不能的。”

吴广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话不可以这么说,将军身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存亡继绝,功德宜为王。”

陈胜听完吴广的话,脸上神色不变,还是摆了摆手,说道:

“不可不可,万万不可。楚王乃至尊之位,我何德何能,担任如此大位,请诸位另择贤良吧。”

这时候,周文突然大声说道:“今将军监临天下诸将,不为王不可。换一个人来做楚王,我们这些将领全都不服气,请将军以大局为重,即楚王位!”

众将纷纷附和。

陈胜听了周文的话,迟疑道:“我做这个楚王,陈地百姓可愿意否?”

蔡赐得意的笑了笑,胸有成竹道:“将军,这位就是陈县的‘民意’代表,你们可愿意拥立楚王?”

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颤颤巍巍的起身,像背课文一样说道:“秦为无道,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後世,罢百姓之力,尽百姓之财。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愿拥立将军为楚王,”

陈胜闻言,无奈的点了点头,问宫殿中众人:“你们都是这个意思吗?”

众人齐刷刷拜倒,“愿将军为楚王!”

“害。”陈胜无奈的点了点头,“我绝无一丝一毫做楚王的心思,可如今众将逼迫我为王,为了不让众将心寒,我只能从命了。”

众所周知,天下所有的独裁者,都是“被迫”登上独裁之位的。

这个位置简直苦极了,是天下最辛苦最悲催的职业了。

而且他们全都没有一点私心,心中只有天下百姓的利益。

这些都是独裁者们骗傻子的话,但总有傻子信。

人类的智商并不相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系统逼我在北宋当反王
系统逼我在北宋当反王
关于系统逼我在北宋当反王:现代历史系学生陈骁,意外魂穿北宋宣和二年,成了梁山伙房里一个籍籍无名的杂兵。命运的齿轮刚转动,他就因私藏炊饼面临被斩的绝境,却也因此意外激活「乱世枭雄养成系统」。陈骁凭借现代烹饪术,一道辣椒炒肉征服阮氏三雄,从生死边缘成功翻身,升任伙长。此后,他利用系统之力,巧妙改良后勤,引得吴用侧目,更在关键时刻识破阴谋,斩杀陆谦,获「燕云相扑术」,顺利跻身头目阶层。梁山之上,风云变幻
没有灵感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关于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卫山关,猎户之子庄闲,在父亲受辱、幼妹重伤、泼皮勒索之际,不得已举起了屠刀...只身上地藏,修祖传秘法,握前世韬略,于尸山血海中杀出一条生路。从一个边军小卒开始,带甲百万,撞府冲州,将万里江山收归一统。庄闲:传檄天下,教尔等奸邪之辈莫敢仰视。姑射仙:虎贲何在!随我冲阵!谢凌云:陷阵溃敌,云,一人足以!张虎臣:传我将令!今夜奇袭敌寨,破敌防线者,赏珠宝一箱、美姬三
兔子警长
史上第一祸害
史上第一祸害
关于史上第一祸害:好消息:我穿越了,并且穿越到了高官显贵的儿子身上。坏消息:生母早亡,继母不待见自己。好消息:身边还有一位老仆愿意跟着自己。坏消息:宋青过来找麻烦,老仆快被打死了。宋忠贤:逆子,你竟然敢拿着祖坟发誓,万一炸了怎么办……宋青:哥哥,虽说我们并非一母同胞,但我们都姓宋啊!你怎能做出此事。苏燕宜:明儿,是为母给你惯坏了!宋志明:哦,祖坟炸了和我有什么关系,你是我爹?不好意思,以后我是你爹
明珠天南
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
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
关于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傅昊意外穿越成为提前入陕的太平天国扶王陈德才之子。即将到来的陕甘茴变,是阴谋,还是被迫的?傅昊是成为一方诸侯还是成为幕后者,是棋手还是棋子。陕甘茴民事变为主,太平天国运动,捻军,云南回民起义,宋景诗黑旗军为辅。
旁门门主左道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关于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在风云诡谲的大明,土木堡之变阴霾未散,北京保卫战一触即发。卫长国、郭一平临危受命,携手于谦等志士。朝堂之上,他们排众议谋良策;战场之中,整军备战强敌。烽火肆虐城墙,看这几位英雄如何力挽狂澜,让大明于生死边缘重焕生机,逆转国运。
孙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