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宋

第104章 钢铁水泥

虞允文一看宋齐鲁已经恢复正常状态,抓紧提出自己的疑问。

“嗯,你回头拉着上官飞和小宝一起,不能整天让他闲的瞎逛,得给他找点活干。”

“另外现阶段你们主要是在理论上先研究明白,至于实际操作,可以交给王铁锤他们。”

“这个含碳量啊,就是指铁水中碳元素所含有的分量。像含碳量最低的就是熟铁,质地相对较软,不易裂痕。”

“至于这个含碳量最高的就是生铁,也就是铸造手统的这种铸铁,它因为含碳量比较高,所以发硬发脆,这也是炸膛容易出裂痕的原因。”

“至于介于这两种之间的含碳量,我们可称之为钢,钢口根据不同的含碳量又分为高碳钢,中碳钢和低碳钢,他们的性能也不一样。”

“至于摄氏度啊,这是一个温度的计量单位。为师把冰水混合的温度,定为零摄氏度。开水沸腾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你像今天的天气温度,大概也就36摄氏度左右。我那里还有一只温度计,回头送给你。”

“哦,谢谢师父,那百炼成钢是怎么回事呢?”

“哦那个啊,那是最费力的事情,通过不停的折叠锻打,来析出铁块里面的杂质和碳元素,从而得到相应的渗碳钢钢材。”

“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不同含碳量对应的钢材特性,我们就能很轻易的得到这种渗碳钢。”

“只不过没有折叠锻打之后的机械性能而已,其他都一模一样。这就好比用在战甲的制造上,平常一副铠甲需要几个大匠敲敲打打的锻造大半年时间。”

“但是我们找出这个规律后,直接炼制合适的钢,然后放在水力冲压机的模具上,一下就得得到一副半身铠。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大大解放劳动力。”

“嘶~这倒是便利的很。只是这钢如何炼制啊?”

虞允文像个好奇宝宝完全沉入其中。

“哎呀,你是不懂这些。但是那些铁匠们可懂的。我们的先辈在秦时(资料记载的“炒钢”之法,始于西汉!为了圆宋齐鲁是秦福后人的谎,只能往前推到秦朝)就发明了炒钢之法。”

“所谓‘炒钢’就是通过把生铁原料加热到1300摄氏度左右的液态或者半液态,然后往里添加精铁矿,从而降低碳含量得到钢或者熟铁。”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坩埚(石墨加黏土)炼钢法来获得纯液态的钢水,不过这种方法产量有限,而且得到的是高碳钢,得通过在700-900摄氏度的温度退火脱碳之后才能锻造。”

“哎呀,没想到一个钢铁锻造,里面竟然有这么大的学问,也忒是神奇。”

宋齐鲁仿佛给虞允文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窗户,虞允文不得不感叹自己能够拜在宋齐鲁门下,是何等的幸运了。

“人力终究有穷时,这个世界微观和宏观的还大的很,这些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宋齐鲁突然发出了一句感慨。

“来来来,正好今日无事,我再给你说说这水泥的煅烧之法。如果说钢的研究比较复杂,这个水泥就相对,呃也不太容易。不过你可不要小瞧了此物。这水泥用在修房盖屋,搭桥补路上可是大有用处的。”

宋齐鲁由于前世跑的是散杂货船,曾经就在越南鸿基装过水泥“生料”。

对于“生料”、“熟料”的,他还十分好奇,因此还专门上网查了这生料跟平常用的水泥有何不同。

没想到又是为这“穿越”准备的……

不得不感叹命运的神奇啊。

“师父,这水泥跟平常的泥土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这两者可以说是毫无关联!水泥虽说是泥,但又不是泥。它是由石灰石,砂岩,矿渣和黏土等按照比例混合磨成粉以后称为“生料”,然后再经过1450摄氏度的煅烧成为熟料,最后还得与石膏等混合研磨成粉末。”

“这水泥有种特殊的属性,就是和水混合后,可以凝固成形。不仅可塑性强,硬度也仅次于一般的岩石,比烧的砖要硬的多。”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和别人不一样的穿越
和别人不一样的穿越
关于和别人不一样的穿越:别人穿越基本都是单程票,达辉朗却是个例外。他刚从大宋穿越回来没想到又去了明未,将那里搅的是天翻地覆。本来以为在明未当神仙也不错,皇太极和崇祯都把他当爷爷,谁知时空门又把他送到了抗联,因为他爷爷给杨靖宇当警卫员,他要去救爷爷的命……
哥哥曾经年轻过
天命败家子
天命败家子
关于天命败家子:顾修穿越成大乾十四皇子,被四皇子坑,买下了假金山。假金山?在顾修眼中,那就是真金山!硝石制冰,无烟煤!你们夺你们的嫡!我赚我的钱!当所有人都以为,顾修在败家的时候,顾修也已经成为了大乾第一首富!抱得美人归!
虾条
三国黄巾逆袭
三国黄巾逆袭
关于三国黄巾逆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人才辈出,故事很长,很精彩。诸君请随张远一起,看,黄巾如何逆袭。操纵帝王谁为雄,备恨刘汉难再续。权谋难战人心众。杀场将军显威名。
黑山鹰
大汉与罗马
大汉与罗马
关于大汉与罗马:袁华,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穿越到汉代的时空,在懵懂中被命运推动一步步开始艰苦的奋斗。悲,痛,壮烈,悲伤,他带着一群来自各个族群的老幼流浪在亚欧大陆之间,一切只为了回家,回去那个古老文明的国度,可这一路充满了血泪,也充满了人与人之间温暖。
云霞漫山河
乱三囯归墟
乱三囯归墟
关于乱三囯归墟:激情四射的三国时代,代入体验,去了解不为人知的故事,感受历史发展的本质。历史是小人物创造的,很多年后,一个伟大的人物给出了答案…
没用的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