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第231章 宋国攻楚

对于子路,熊章虽然感到惋惜,但对于子路尊师的德行也是大为褒奖。

如今东海郡的郡守是子夏,一身儒皮法骨,所以子夏在东海郡施政的时候既保留了子路大部分的施政策略,又加入了一些法规制度,对于楚法,子夏让东海郡官吏深入乡野为百姓讲解,取得的效果也还不错。

楚王熊章见东海郡局势暂时稳定,以为可以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九江郡传来的消息却不太好。

九江郡有一半的城邑都是在淮河以北,所以宋国五万大军不需要渡河就可以直接攻击九江郡,又因为九江郡的兵力都被抽调到了吴越之地,所以九江郡非常空虚,五万宋军在九江郡一路攻城掠地,长驱直入,不到十天的时间,九江郡三分之一的城邑都被宋军攻取。

这让楚王熊章大为震怒,将九江郡郡守景园和郡丞黄永狠狠的申饬了一顿。

与此同时,楚王熊章亲自率领着五千名精锐禁卫军以及五千名陌刀军,风驰电掣般地抵达了九江郡,并迅速进驻钟离。

而白毅则被熊章留在了东海郡,同时熊章还将两万水军的节制大权全权交托给了他。

白毅内心其实非常渴望跟随熊章一同前往九江郡,然而王命不可违抗,他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一安排。

尽管如此,白毅仍然毫不犹豫地将上将军的忧虑和谋划详细地转达给了熊章,他衷心期望自己的大王能够谨慎行事,切莫轻易陷入危险之中。

楚王熊章深知白毅和上将军心中的担忧,于是他毫不掩饰地对白毅坦诚相告:“关于这场战争,寡人不会参与具体的战术布置和指挥,寡人的任务仅仅是负责管理好军队的后勤补给工作,以及激励前方士兵们的斗志与士气。”

熊章当然有自知之明,他可不像后世的某战神一般狂妄无能,不仅把社稷赔了进去,自己还成为了留学生,成为后世的笑柄。

白毅见自家大王不仅英明果决,还能有谦逊而自知,不妄动,白毅心中高兴不已,直叹自家大王乃是楚国不世之明主。

楚王熊章亲自驻守钟离后,九江郡守兵的士气得到极大提升,士兵们精神振奋,信心倍增。

与此同时,景园带领着三千郡兵和一万青壮镇守巨阳城。

巨阳城作为一个拥有万户人口的县邑,其规模宏大且城墙高耸坚固。

尽管宋军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但面对如此坚不可摧的巨阳城池,他们依然难以迅速攻克。

经过五日激烈战斗,宋军终于抵达巨阳城下,并对这座城池展开攻击,然而,由于巨阳城防固若金汤,宋军即使拥有强大兵力也未能轻易突破防线。

五万宋军攻打巨阳城三日后,楚王熊章驻守钟离的消息传遍整个宋军阵营,宋军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宋军立即调整战略部署,又从边境调来了六万大军前往钟离,试图围剿楚王。

显然,宋军的意图十分明确,既然楚王身在钟离,那么只要能够攻破钟离并生擒楚王,楚国必将陷入混乱与分裂。

因此,宋军倾尽全力攻打钟离,希望能一举获胜。

楚王熊章这几日面对城外浩浩荡荡的宋军攻势,他也是神情紧张。

这六万宋军的决心和战力比起当初围攻郢都的那群贵族叛军凶狠多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关于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江临穿越大明,获得了快递盲盒系统。系统每天都会给他送来一个未来的快递盲盒。有太阳能发电板?有土豆、玉米、地瓜的种子……
吃藕男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关于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非同人年代文种田文老六另类的叙述风格,42年开局,51年入驻四合院,65年大戏开锣,一个全新的四合院故事,一场跨越世纪的春秋家国梦。——永不磨损?无法升级——鳏寡孤独搭台,四邻八舍唱戏。生、旦、净、末、丑,酸、甜、苦、辣、咸。小市民的人生五味,浓缩在一座座四合院的万家灯火中。
捉笔人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关于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穿越隋末大业十三年,林元正成为林家小家主,乱世枭雄?瓜分天下?不,先跑路求生存,举家搬迁,不跑会死的那种。练武,只为醉卧美人膝,学医,只为保命养生,点科技树,只为摆烂当纨绔家主。这皇帝怎么回事,怎么总要我当官,位极人臣?加官进爵?我通通不要,那会阻挡我滋润的生活。林元正只想在这乱世之中独善其身,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影鸿客
少年安王
少年安王
关于少年安王:看这位少年王爷在在这皇城之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刀光血影还是王权争斗。这位王爷是爱恨情仇相伴还是孤独一生。
幽冥启赋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关于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历史脑洞+皇帝+爆笑+短视频+直播+系统+轻松)莫问离偶然安装了一个奇妙的应用程序,每次刷视频都能意外地将内容直播到古代各朝各代!当莫问离刷到——朱熹严肃叹道:礼崩乐坏啊,连奶茶勾兑料也成了民间美味?!刷到——秦始皇惊呼:千里之外一炮灭敌,后世竟如此威武?而每当新的视频播放,古人们无不惊骇震撼,甚至动员全朝堂响应,意欲出征一探究竟。随着古人们对现代的不断窥视,他们的
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