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长冯天魁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被察觉

他对特务营夜间无火把行军的视力非常好奇,专门问过郑春华,说特务营没有专门针对夜盲症进行挑选。

可是特务营夜盲的仅有两个,都被这小子留在了张继先的船上,这次回去就准备分散到下面连队淘汰了。

“日军不一样,比起我们以前面对的敌人,不知道强悍多少!”

“你对日本人这么忌惮?”

“当然,训练有素,枪法准,纪律性强,战术素养好,不仅有飞机坦克毒气弹等重装备,而且他们的武士道精神拼命起来,不亚于你们红军的坚韧。”

常德胜哈哈大笑,看来这小子,还是缺乏战斗经验。

作为一个决策的指挥员,这都什么时候,还下不了决心。

既想着完整的拿下承德,又担心暴露以后突不出去。

要知道,无论什么仗,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把握,有个百分之六七十的可能,就足够赌了。

承德这么少的日军,天赐良机,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押上一个特务营赌了,怎么都不会输光,大不了把财货分散埋在城外,撤回去以后设法过来取。

“我跟你说,不管是中国人,日本人,都是两个肩膀抗一个脑袋,谁怕谁啊,别把日本人看的太高了,我看你打土匪,打阎锡山,时候那么果断。”

“战斗力不一样。三八大盖稳定性好,非常适合新兵提升射击技术,日军经过几年的系统训练,不仅枪法厉害,战术组织,战场反应也是一流的。就连那些个南满铁路的警察,也是退役的日军!”

土匪也好,晋绥军也好,训练和实战都非常有限,对敌反应,跟日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日军很多普通士兵的枪法,到了中央军,川军,随随便便就可以当个神枪手。

甚至培养成为狙击手。

“没什么不一样,人疲惫,睡觉时候,战力都非常弱,哪怕是中央军身经百战的精锐部队,也害怕突袭,夜袭。承德这座城市,日本人收复时候,不费吹灰之力,当地根本没遇见过反抗。可以说,他们戒备之心,弱的已经不能再弱了,而你手里的特务营,夜袭,突袭,是最擅长的,我们和日军兵力比例,可以达到二比一,再加上突袭,绝对不会有太大的伤亡,前提是必须要搞定这个张浩图。”

常德胜看着周小山这家伙,有想法,有注意,缺的只是临敌时候的冷静和勇气,这些,都需要战火中磨砺。

指挥员,不是学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你的消音器,部队攀爬城墙的装备,包括经常性的夜间训练,都是为夜袭准备的,这么犹豫,你不怕郑春华他们知道笑话你?”

“怕什么笑话,活着,把部队训练好,等全面抗战爆发,才能最大能力的打击鬼子。”

“有道理。”

“要不,这仗,我帮你指挥?”

周小山抬头看了一眼,他分明看出老常眼中,浓浓的战意。

“好。”

“好个屁,我跟你说,我只能帮你这次,以后下次,你退无可退,必须要自己扛起军事主官的责任,不管是再强大的敌人,也要拿出以死相搏的勇气,部队打光了也在所不惜。没有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训练的再好也只配当俘虏,记住,这是国战,这是抗日战场,不是我们兄弟萧墙的内战,更不是酒桌上谈笑风生做买卖权衡利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合鸣
合鸣
关于合鸣:一个被遗弃的小乞丐,一个被捡拾的女婴,共同经历苦难,最终在爱与坚持中绽放光彩。小尾的坚韧与小圆的才华,交织出一段感人至深的患难真情。
飞梦舞轻歌
1951之大国重器
1951之大国重器
关于1951之大国重器:李子腾,意外穿越到了1951年抗鹰时期。刚开始因为身份不明被安排到了一个偏远的马上要关闭的子弹兵工厂。李子腾表示一点都不慌啥都没有那就从头开始。铜覆钢子弹107火箭炮步枪,大炮,导弹,青霉素,杂交水稻。等走上了钢铁洪流之路。李子腾的名言格句,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
流云肥
水浒超凶凶
水浒超凶凶
关于水浒超凶凶:晁雄征穿越到北宋水浒传世界,成为晁家庄少庄主。他文武双全,与林冲卢俊义等为师兄弟,并且在官府的压迫下逼上梁山,通过他的先知先觉,结识了一帮好汉,同时将宋黑子踹的远远地。在他的带领和建议下,梁山拒不诏安,成为了一方势力,并且成功的抵抗了前来袭击的官兵。之后,他美人在怀,带领梁山的众兄弟树起替天行道大旗,抗击北怂,征战一方,对抗辽金,带领梁山众人改朝换代,为汉人挺直腰杆,创立新朝,东征
书山有路秦为静
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
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
关于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穿越异界的秦庚,初到之时便背上了调戏公主的罪名,皇室大怒、家族不庇,被发配穷乡僻壤,幸得召唤系统,从地球召唤玩家,从此逆天改命,争霸天下被召唤的玩家惊讶的发现,游戏中的数据竟然能够影响现实中的身体,于是,玩家们疯狂了......
淮阴小侯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关于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战火纷飞,山河泣血,1937年的华夏大地沦为人间炼狱。德械师,这一支装备精良却背负着沉重使命的铁血部队,于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他们头戴锃亮钢盔,手持德式枪械,以钢铁意志直面日军的飞机、重炮与坦克。淞沪战场,罗店的焦土见证他们的浴血坚守,阵地反复易手,每一寸土地都浸透鲜血;南京城外,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城墙,抵御日寇的疯狂进攻,哪怕伤亡惨重也绝不退缩。在这抗日风云中,
孙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