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长冯天魁

第六百七十五章 舅舅

133师,用的是水连珠和苏联转盘机枪,这批军械还是周小山在帮他买的,怕打完了子弹没有地方补充,一直留在四川。

李家钰47军留在山西,归建十四集团军,他觉得二十三集团军有些单薄,跟军委会谈妥,补充一批苏联贷款购买的子弹,跟甫系川军配合,好好在徐州,打出二十三集团军的威风。

“小山,听说冲儿在山西和太湖,都打的很勇敢,我给冲儿织了件毛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在川军中,好多将士军服里都穿的是亲人做的衣裳。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故土的眷恋,这是他们拼命的底气,是勇敢的来源。

“没问题,我给他带去,保证亲手交给他,姐姐还有什么话让我带给外甥?”

郑竹梅很无语,这小子就这个嘻哈的性格,都上校了,还是皮的很,除了交代事情,三句话说完就开始不正经。

卓清影都看不过去了,举起了粉拳,给了这皮小子一下。

郑竹梅亲切的把她拉倒一边,两个女人说悄悄话去了。

远在安徽的邓锡候跟冯天魁,也在一边说着悄悄话。

“邓长官,我想把楚天舒168师,还有我直属的66师,跟你的125,127两个师换位置,换任务!”

邓锡候一下子明白了冯天魁的意思,想阴鬼子一下。

可是不太可能,两个师跟66军所属的精锐川造德械和进口德械的装备差距太大,更何况他这几天参观也看到了,66军是摩托化开进的,大量的汽车马匹,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来。

“会被人看出来的。只要在国军内部露馅,鬼子就不会上钩!”

“不怕,我说服了大帅,调50军伤亡不到一成的144师北上,加强到你的二十三集团军,到时候天舒跟着144师一起走,我夜行昼伏,秘密开进过来?另外你的133师到了战场,也昼行夜伏,伪装我的部队到南线。”

只要郭勋祺的主力144师到北线,同样是德械,同样是驮马化开进,单独驻扎,冯天魁是可能在军中藏的住的。

“南线这边怎么办?一下子抽了两个军,万一鬼子挥兵指向安徽?”

“鬼子不太可能现在就进攻安徽,再说潘军长,范军长都在。日本人对七战区很忌惮,他们进攻芜湖空城得手以后,都派了重兵驻扎,我166师范明跟88军的范绍增两人也不是吃素的,等着鬼子调动,一旦城防空虚,就会扑上去,狠狠的咬鬼子一口,拉扯鬼子在南线的兵力。”

邓锡候非常聪明,三两句就明白了冯天魁的意思。

南线拉扯对手,然后在北线做文章。

“有点可惜,我还准备拉出133师作为主力,要不我把孙震的两个师替下来?”

二十三集团军,本来有孙震的41军,邓锡候的45军,还有李家钰的47军,李家钰在永州全部换装了大部分的川造德械,齐装满员到了山西,一直在配合十四集团军作战,卫立煌用顺手了,根本不愿意放人去山西。

41军和45军本来也是齐装满员到山西,太原保卫战一打响。

一仗下来,伤亡过半。

本来122.123.124三个师的41军,被迫缩编为122.124两个师.

每个师不到一万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关于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江临穿越大明,获得了快递盲盒系统。系统每天都会给他送来一个未来的快递盲盒。有太阳能发电板?有土豆、玉米、地瓜的种子……
吃藕男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关于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非同人年代文种田文老六另类的叙述风格,42年开局,51年入驻四合院,65年大戏开锣,一个全新的四合院故事,一场跨越世纪的春秋家国梦。——永不磨损?无法升级——鳏寡孤独搭台,四邻八舍唱戏。生、旦、净、末、丑,酸、甜、苦、辣、咸。小市民的人生五味,浓缩在一座座四合院的万家灯火中。
捉笔人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关于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穿越隋末大业十三年,林元正成为林家小家主,乱世枭雄?瓜分天下?不,先跑路求生存,举家搬迁,不跑会死的那种。练武,只为醉卧美人膝,学医,只为保命养生,点科技树,只为摆烂当纨绔家主。这皇帝怎么回事,怎么总要我当官,位极人臣?加官进爵?我通通不要,那会阻挡我滋润的生活。林元正只想在这乱世之中独善其身,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影鸿客
少年安王
少年安王
关于少年安王:看这位少年王爷在在这皇城之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刀光血影还是王权争斗。这位王爷是爱恨情仇相伴还是孤独一生。
幽冥启赋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关于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历史脑洞+皇帝+爆笑+短视频+直播+系统+轻松)莫问离偶然安装了一个奇妙的应用程序,每次刷视频都能意外地将内容直播到古代各朝各代!当莫问离刷到——朱熹严肃叹道:礼崩乐坏啊,连奶茶勾兑料也成了民间美味?!刷到——秦始皇惊呼:千里之外一炮灭敌,后世竟如此威武?而每当新的视频播放,古人们无不惊骇震撼,甚至动员全朝堂响应,意欲出征一探究竟。随着古人们对现代的不断窥视,他们的
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