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在大清

第256章 不速之客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潜伏在大清最新章节!

“咱们不跟他们打海战,”乾隆接着道:“虽然海战他们也不是对手,但是那样发挥不出来我们臼炮和来复枪的威力。”

“咱们的战船就是用来运兵,奇袭登陆以后就展开地面战,所以线膛炮不用装到船上,安上轮子用马拉着到陆地上使,可以一直向日本腹地推进。”

“而且线膛炮的射程比日本的火炮射程远多了,放在海边也一样能把他们的战船打得靠不了岸。”

“别说他们的战船未必有反应的时间来出海应战,就是他们出了海又能怎样?失去了陆地作支撑的海军就是几片枯叶,早晚都得饿死渴死在海上!”

“所以我们的战术就是犁庭扫穴,地毯式推进,干净彻底的消灭敌人在陆地上的有生力量。”

“等把他们那个什么皇的人头高高的挂起来,海上的日本军队也只有切腹去追随主子的份儿了。”

“那个什么皇的命不留吗?”吴波问。

“绝不能留。”乾隆话说得虽轻却斩钉截铁:“他和朝鲜的国王不一样,留着他在,就会有人一刻不停的为小日本的亡国招魂。”

“所以对待他们,没有利诱,只有威逼,就是用大炮和子弹说话,那是他们能听懂的语言,要么是举国投降,交出江山迁出人口,要么就彻底铲除!”

“等出兵日本时,兆惠他们那边的运输任务也应该完成的差不多了,临时把他们的战船调过来四、五百艘。”

“如果台湾的战船再倾巢而出,又差不多有一百艘。”

“七百艘战船一次能载二十七、八万的水师,登陆以后,有线膛炮、臼炮和来复枪,我就不信守不住滩头阵地。”

“一部分兵力守住登陆地点,其余兵力向纵深推进,七百艘战船接着回朝鲜半岛再装满兵力运过日本来,时间上也完全来得及,打日本可不是十天半月就能结束的。”

“两次运兵,加起来差不多要五十几万兵力,以我们军队的武器,用得了那么多人吗?”吴波问道。

“对,我计划出兵五十五万灭了日本!”乾隆冷冷的道:“不打则已,只要一开打,就一定要毕其功于一役,一鼓作气把它荡平了!”

“那几千万人口都押着回到本土来,就要用多少兵力?还得分出兵力肃清残敌,各地驻守,差不多要这个数。”

“这样就应该胜券在握了!”吴波心情相当的好:“那就这样,若没有别的事,我这就去军机处草拟给陈宏谋、李侍尧他们的旨意,拟好了拿来你看过后用印。”

到底是人多力量大,也是因为木结构的房屋建造起来要相对容易些,兆惠他们只用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就让所有的兵士和百姓都上岸搬进了房子里。

当然这房子要简陋得多,百姓们好歹是一家分到一间房,兵士们住的都是几十个人一间的大通铺。

几千名工匠漫山遍野的找寻矿脉,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用了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陆续找到了四条矿脉,兆惠舍弃了其中一个矿石中含金量稍差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全民转职:我为源血始祖
全民转职:我为源血始祖
关于全民转职:我为源血始祖:+++(无系统)(有逻辑)渊灾降临,人类进入全民转职的时代。魔物肆虐、秘境、天灾、副本,各种灾害侵蚀人类生存空间!有人抽中战斗职业,一飞冲天,攻略渊灾。有人抽中后勤职业,行军布阵,决胜千里。就职仪式上,姜源获得唯一隐藏职业「源血始祖」,初始便获得最强血脉力量。操控鲜血,创造血仆!甚至可以发展眷属,将血脉赋予其他人。天骄: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60级,获得黄金血脉!姜源:
柃菥
柳条兄弟之兄弟故事会
柳条兄弟之兄弟故事会
关于柳条兄弟之兄弟故事会:新书启航,作者第一次写书,兄弟们哪里有不满意的跟老弟说,我及时改正最后一句:小嘎么们,准备好咱们去柳条胡同找姐夫
爱吃瓜的小嘎么
重生官场:开局救了女市长
重生官场:开局救了女市长
关于重生官场:开局救了女市长:第一,这是一本纯正的官文,作者是最资深官文作者之一,故事逻辑合理,可读性很强。精品保证!第二,直接从地级市层面开局,不计划让主角下乡镇。那种乡镇级写几百章的情况,本书不会出现。第三,有官场博弈,有经济建设,有快意恩仇,自然也有个人生活。第四,不是和尚文,不是绿帽文,坚决不送女。第五,重生者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预知未来,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的。不但自己选择正确,还能帮助领
馅饼大叔
寒假作业被曝光,中专的我遭各大名校疯抢!
寒假作业被曝光,中专的我遭各大名校疯抢!
关于寒假作业被曝光,中专的我遭各大名校疯抢!:中专生林尘,偶然得到学霸系统。又因为一条网红视频。他解答的两道寒假作业,意味曝光在网络上。看似普通的两道题,却震惊华夏各大名校。一群985高材生纷纷表示自愧不如。完蛋,我的数学还没一个中专生好,还当什么985大学生!不可能!这个叫林尘的绝对不可能是一个中专生!…几位龙国顶级教授更是惊呼:不是吧,这题不是当年钱老的题目吗?一个中专生竟然答对了?这个中专生
当仁不让
官场智斗
官场智斗
关于官场智斗:人生没有一条笔直的大道,尤其是当官,郝晓东在官路上炼历多年,才渐渐明白这其中的许多玄机。于是,一部继之后的新小说与读者们见面,让我们一起见证另一种官场人生。
鲍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