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出卖国家利益的大多数都是上流人士,不是政府高官就是资本大鳄!
所以,赵作仁从未指望过通过洗脑洗出来一批为自己不要命的战兵,他需要保证的只是麾下大多数人愿意为自己‘打工’。
毕竟赵作仁有系统傍身,并不缺乏悍不畏死的死忠军队。
都无法做到遮蔽战场的双方更不敢分兵了,并且前行的速度也渐渐降低,直到双方的前头部队互相看到对面的军旗。
这时候,双方立马停住脚步,并且只留下一支小部队看着对面的部队,大部队反倒是后撤到一个安全距离开始整顿,卫满国的卫右渠更是下令修造简单的野外营寨。
卫右渠虽然轻视燕军,想要让燕军和地方豪族私军拼个两败俱伤,自己再出来收拾局面,但该有的谨慎一点不少。
卫右渠再怎么轻视燕国,也知道现今的燕国是从东北荒蛮的老林子里杀出来,一举横扫统一整个雪原的国度。
虽然他们野蛮,但他们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卫满国和汉人习惯性把扶余肃慎等地称之为东北雪原,倒不是因为这些地方常年被大雪覆盖,而是这些地方的气候比较寒冷,特别是冬天!
其实扶余地区已经不算太过严寒,适合这个时代的人类生存繁衍了,只是卫满国和汉人已经对他们形成了野蛮的印象,很难改变。
收到消息的赵作仁则做出了和卫右渠截然不同的做法。
他没有让大军大规模后撤,反倒摆出一个防御阵型,让大军原地休整。
当然,大军边缘地带还是安排了不少警戒部队,防止敌人夜袭。
就这样,双方遭遇的第一天安然无事,大家都是长途跋涉行军过来,当然要填饱肚子恢复体力。
第二天清晨,吃过早饭恢复到最佳状态的燕军,在赵作仁的命令下全部向前压去。
当然不是几万人呼啦啦拥挤在一起往前压,那是影视剧为了场面效果拍出来的!
燕军军阵分为前锋,中路,左右两翼护卫军和后翼预备队。
赵作仁打仗向来是要不不打,打就奔着胜利去。
赵作仁很清楚自己军队的状况,缺粮是致命缺陷,哪怕沿途所过之处一直在‘就地补给’,但对于几万人的大军来说,就地补给的粮食撑不了多久。
而后方的燕京虽然一直在运粮,只是大燕王国的粮食储备都快见底了,运粮的规模当然不会太大。
所以,赵作仁知道自己不能拖得太久!
因此,遭遇敌军主力第二天,赵作仁就下达了全军进攻的命令。
前锋和以往一样,仍然是惩戒营,只不过这一次惩戒营中多出了几千名骑兵!
几千骑兵被从各个大队中单独抽调出来,分裂前锋两侧,中间则是排成一道厚实方阵的步兵群。
盾矛手在前,长矛手在中,弓箭手在后,刀剑手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