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土地占有阶层的势力非常强大,皇帝只能一味的妥协妥协再妥协,这就造成两边都得罪,同时两边都不满意的情况。而土地改革的最后效果,只解决了一半农民的土地问题,而另外不到一半的农民,继续进城。
此外,大部分农民有个天性,那就是想去城市,认为这样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自耕农和耕农是农村社会涌入城市社会的中坚力量。如果想要维持社会秩序,那么城市中的贫民就不能再增加。农民之所以大量涌入城市,因为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土地,从而去追求城镇的高工资收入,结果发现他们根本融入不了城市生活,导致城镇四周的贫民窟越来越多,农村见不到一点生机,大街小巷充满着落魄的破产者、乞丐,对生活充满失望,间接性对政府失望。
(古代搞重农抑商是有原因的,无论是罗马还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一堆农民往北深广跑,哪怕到现在也有不少农民错误地认为去了一线城市就能发大财。东罗马也一样,一堆农民往君士坦丁堡跑,结果海墙边的贫民窟越来越多。)
因此,想要缓解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耕者有其田,把农民“定”在农村。
乡村经济才是东帝国的核心,商业只是其次。
把土地分给农民,就只能拿君主的政治基础开刀。所以,他们是你政治上的盟友,但却是你政策上的敌人。君主得罪了传统的阶层,那么他在治理国家的时候,手中可用的人就会减少,最后,君主只能越来越依靠你的皇室成员,你的亲信。
有句话说得好,政策上越成功的君主,政治上就越失败,反之亦然。
而依赖少数亲信治理国家是什么后果?腐败。
安格洛斯王朝和巴列奥略王朝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尤其是巴列奥略时期,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并不是被一个广大的阶层占有,而是迅速被少部分人占有。整个国家迅速变得腐朽、堕落。所以,统治阶层的迅速腐败,激起了强大的民愤,导致巴列奥略时期人民多次起义,这一切不是没有原因的。
或许你要说,用军队镇压“刁民”就行了吧。而你大规模扩军的后果是什么?基层贫民出身的人,加入到军队当中,使得军队不再是一个特权阶层,军队的思想越来越向民众靠拢。当这种军队在面对他们的父老乡亲时,倒戈是很自然的事情。
还有一点,农民遭受了地主的压迫,受了邻居的委屈,就要去教堂祈祷,听教士的教诲。农民没有多少土地,一旦到了灾年,断了收成,教堂就要出面救济。对农民来说,国王远在天边,天高皇帝远,而教堂近在眼前,朝夕相处。农民可以不信皇帝,但不可以不信寺庙。在中世纪,这些教士还扮演着老师的角色。
而此时,城市中的打工农民越来越多,贫民窟越来越多,他们自然而然就成了这些经学人员最好的受众。
要知道,在东帝国东方教会的权力远不如西欧,所以普遍出现了“吃着朝廷的饭骂朝廷”的现象。这些传统的教士群体,依旧掌握着在平民阶层中的话语权,如果提奥多雷想要维持他的统治,就必须要依靠宗教的帮助。
总结,提奥多雷的土地改革优先考虑地主、富农阶级,其次才是自耕农,在改革的同时也要取得教士的支持,这还是为了稳固他的统治。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遏制土地兼并、使自耕农数量增多,而非实现“公有制”。
同时避免城镇涌入过多的农民,强调乡村经济的重要性。
在政策和政治上力求平衡,同时不能过分重用亲戚为官。
(我这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所写,可能会得罪一些人,希望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