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在商船在20世纪初,刚刚进入到了万吨级时代的情况之下,中国又迈进了一步,达到了3万吨,也就是海上运力极具增加的中国,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商船,特别是远洋商船,他的寿命是相当的长久的,后世不少商船最少可以达到20年,甚至是25年,大部分新锐商船,他们建成的时间就是在十年左右,如果不是德国的无限潜艇战大量的击沉商船,协约国基本上不会对商船进行更换,即便是更换,也是以万吨级为主的。
毕竟,对于现在协约国来说,万吨级是最经济的,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万吨级,是制作最成熟,性价比最高的商船之一,他们也知道,2万吨的,3万吨的,可能会更加经济,可是在初期,必然是昂贵的,英美等更换商船,并不是因为商船太老了,或者落伍了,他们更远的原因在于,被潜艇击沉了。虽然英美都没有停止研究,可是一方面没有多少市场,击沉一艘1万吨级的,多多少少可以承受,可是击沉一艘5万吨级的,那就是肉疼了,在没有付出和投入的情况下,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商船,都保持在了2万吨以下。
经济和成本,成为了万吨级商船,依然活跃的原因,甚至在战争进入到激烈的前提下,性能指标之类的还出现了下降的原因就是,协约国没钱了,美国是有,可是美国花钱的地方更多,至于英国,基本上是能凑合就凑合了,这种情况下,让英美放弃惯用的2万吨以下的商船,开发出3万吨,甚至是3万吨以上的商船,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可中国不一样,庞大的国土和人口,形成了让人无法想象的市场,哪怕是非战争时间,商船的吨位也要保持在相当的程度,特别是在占据了太平洋的众多岛屿,澳大利亚,甚至实际上控制中东的前提下,无数的资源,需要运回国内来开发,这就对商船的要求更高了。
特别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不可能消化掉它的全部铁矿石矿藏,即便可以消化,中国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炼钢厂都放在澳大利亚,这不符合利益,大部分的炼钢厂,都不会直接出口钢锭,绝大部分都会锻压成不同形状,这就给运输带来的极大的难度,分散建造炼钢厂,一来可以支持周围对钢铁的需要,也可以避免那种超巨型的钢铁生产企业,一旦产生问题,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这对于中国的国防安全不利。
未来,经过了初步加工和精选之后的铁矿石精粉,可以通过大型的,十万吨级,甚至是二十万吨级的散装船,直接通过海运,运输到中国位于沿海的炼钢厂,这样并不浪费多少运费,反倒便于控制,这种情况下,对于商船的吨位要求就更高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商船总吨位,也可以接受,并不会存在,到战后,大批的浪费掉的问题。
现在,日本提出要求,又多了一点,阿拉斯加,日本既然愿意移民最少一半的人口,2000万到3000万的人口到阿拉斯加,不但要提供这么多人口的衣食住行,还有城市建设,工业布局等诸多方面的,在这些方面,只有极少极少的方面,是援助的,大部分的方面,是中国有偿的服务的,只要日本发展的好,或者说,日本能够从阿拉斯加,或者加拿大和美国,弄到足够多的资金,那么这一次次的运输,也不算亏。
中国现在,是家大业大了,海外控制的领土的增多,加上范围的扩大,从太平洋东北部,到西北部,甚至是西南部,除了东南部没有涉足之外,其他太平洋的三个角度,都被中国涉足进去,这需要的海上运输距离极为庞大,数量也极多,特别是太平洋方面,岛国没有基础,没有各种的资源,要想兴建大规模的机场和海军空军基地,这需要的物资是海量的,哪怕上千万吨级的远洋运输船,也有些不够,这种情况之下,很自然的对商船的吨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战后,只要日本没有退出中日联盟,这一部分的商船,还可以转移给日本,再怎么说,只要日本不放弃本国这边的三岛,日本本岛跟阿拉斯加的联系,也必须要一定数量的商船,这部分商船,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转移给日本,也不算浪费。
造船不容易,可对于掌握了更高生产方法的中国来说,这并不困难,计算机的普及和出现,电脑辅助设计和电脑辅助制造,对于造船业的提升相当的明显,特别是分段式制作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