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浮沉书

第2章 冲突(上)

黄元、孟达很快到了前院广场上。

广场上人头攒动,黄元一眼就看到了锦衣华服的赵卓和青瘦的法正。周围有很多人观看二人的冲突,但没人上前替法正解围。

任安并不喜欢刘璋派人来学堂选官,可为了弟子的前程也不能拦着,所以每到这个时候便故意躲出去,一些不愿做官的弟子也是一样,留下的自然是想当官。

赵卓的老子是赵韪,益州第一权臣,本就是众人巴结的对象。而法正平日里跟很多人都有冲突,名声不好又是外地人,众人自是不会冒着得罪赵家的风险去帮法正。

与孟达来的路上,事情的经过黄元也俱得知了。

就是州府来人按照流程选了一批人,本来是一个走过场的事情,皆大欢喜,偏偏法正在此过程中提出异议,觉得不公平,州府来人自然不与他罢休。

黄元听的头皮发麻,你法孝直也是个聪明人,怎么突然犯了傻。

其实法正也不是不明白其中干系,只是奔波数年,一无所获,让他那颗渴望权势的心逐渐失控,遂剑走偏锋,走出这一步。

黄元不想跟赵卓起冲突,可此时也只得硬着头皮上了。他稳稳心神,走上前去,到赵卓跟前,向对方行了一礼。

“四郎君,没想到你来绵竹了。”

赵卓并不认识黄元,看到黄元自来熟的模样疑问道:“你又是何人?”

“在下黄元,任师弟子,家父官拜骑都尉,乃是赵中郎将此番北伐汉中的副将。”

听到对方是黄保的儿子,赵卓态度稍微好了一丁点,但也不多。

“你也来参加选官的?”

“黄元年幼,又无德行,如何敢来选官,听说学堂中有人和四郎君发生些误会,特意前来与四郎君解释。”

“误会?”

赵卓知道了黄元来意,态度便又差了两分。

“此獠诽谤官府,你却说成是误会,真是滑稽。”

“四郎君,按照《汉律》,其有他言,而吏又以为诽谤,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甚不取。此人乃是学堂学子,非是官吏,也就论不上‘诽谤官府’之说。”

赵卓听后,怒极反笑。

“黄元,你在跟我卖弄才学吗?此獠在此诽谤官府,煽动士子,蛊惑人心,乃是重罪。你区区三言两语,就想将此事揭过,是不是有些想当然了。”

黄元并不想跟赵卓正面起冲突,只得耐着性子说道:“四郎君,法孝直年轻无状,若是有失礼之处,我代他向四郎君请罪,还请四郎君海涵。”

对于黄元的退让,赵卓只当软弱,并不以为意。

其实此行赵卓是不愿来的,当初赵韪代子求任安收徒,任安没有同意,赵卓便深以为耻。今日法正之事,也不过是他借题发挥而已。

“请罪,你怕是请不了,此獠胆大的很,不服气啊!我看他这么有胆气,不如向我磕几个头,这事或许能过得去。”

一旁的法正听了,面色潮红,呼吸急促,黄元的脸色也难堪起来。

法律这个东西,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附于权力的,而在权力面前,很多你自以为是的东西其实一文不值。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颜劫:乱世情殇
红颜劫:乱世情殇
关于红颜劫:乱世情殇:在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乱世之中,有一位女子,她的容颜倾国倾城,却注定命运多舛。她叫苏瑶,本是名门之后,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乱,家族惨遭灭门。孤身一人的她,被迫卷入这乱世的洪流。在逃亡的路上,苏瑶结识了英勇善战的将军赵凌,他的坚毅与果敢令苏瑶心动。然而,他们的爱情在这动荡的时代里,备受考验。权谋的争斗、利益的纠葛,让苏瑶一次次陷入绝境。她被迫成为权贵的棋子,身不由己地在各方势力
绯色墨瞳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关于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宋国遭到蛮族入侵,山河破碎,国家危难,朝堂上皇宫内依旧争斗不休。悠悠公主为了保住自己的孩子,让仆人把小王子带到山村隐居起来。李星辰作为一个年轻的金融人,魂穿到这个小王子身上。他能否用所学,改变命运,重塑宋国江山?
张致远
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
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
关于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种田,爽文,多女主,争霸)意外穿越到古巴比伦时期,还好有系统提供的现代技术,凭着这些知识和技术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
一只断腿的鸽子
易,三国
易,三国
关于易,三国:易为改变、为交换、为替代、为阴阳之象也。唯易方知其不易,是为易三国。一场诡异雷雨使五名少年离奇丧命,却又使他们同时重生到了汉末乱世。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究竟是造化还是劫数?他们该如何在这陌生且黑暗的世道里求存立足?又能否做到鱼跃龙门,一飞升天?当爱恨情仇相纠缠,他们该如何取舍?当权利情义相冲突,他们又该如何抉择?当命运的漩涡开始汹涌咆哮,试图将他们扯入深渊时,是否再怎么努力也终
君居易
文化穿越之旅
文化穿越之旅
关于文化穿越之旅:一位名叫秦羽的充满朝气与梦想的年轻主播,在一次奇妙且难以预料的经历中,意外获得了穿越古今的神奇能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机遇,他心中燃起了一团炽热的火焰,决定充分利用这独特的能力,通过直播这种极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形式,向身处现代社会、被快节奏生活所裹挟的人们,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那令人叹为观止的魅力与博大精深的内涵。他渴望让每一个观众,都能透过他的直播镜头,深刻感受到中华
古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