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76 荀镇东巡行二州(一)

说完,也不理会那些士人的反应,回到自己车中,命令继续前行。

过了郡府,前行不远,一座占地甚广的学校出现。

这就是州学了。

离州学还有相当远的距离,荀贞就叫车驾停下,下到车外。

戏志才、刘谦等从吏听报荀贞下车,也都下车。

诸吏集合到荀贞身边。

刘谦问荀贞,说道:“明公,此处离学校还远,怎么就把车停下了?”

荀贞答道:“学校是教书育人之所,传经授业之地,需当肃穆,我不欲打搅学校中经师授课,所以令车在此停下。”

刘谦闻言,大为赞叹,说道:“今海内丧乱,天下群雄争战不已,各地诸侯唯以兵戈而争强,如明公这般重教者,鲜矣!”

刘谦是孔融的故吏,从青州奔投来的。

荀贞笑问他,说道:“说到重教,孔北海,士流之表也,我比之北海何如?”

刘谦答道:“孔北海虽崇贤重士,奈何北海境内黄巾肆虐,北海无能制之,故虽礼贤,所礼者三二子也,何能与明公设州学、延名儒,重昌圣人之道於境,广授名教之业於民相比?”

——这州学,不是本就有的,是荀贞於自设的。

荀贞听了这个小小的马屁,微微一笑。

李宣官任典学从事,主掌州中的文教,这个州学既归他管,也是他负责建起来的,州学中的很多经师亦是他礼聘的,对州学内的情况、经师、学生,他都非常的熟悉,便在前头给荀贞引路,——李宣是李瓒的儿子,李膺的孙子,他来掌文教正是适宜。

一行人步行数百步,到了学校中。

此时,正是早课时候,刚进学校的门,就听到校内的房舍内,传出阵阵朗朗读书之声。

州学共有四个院落。

一个院落教经书,一个院落教文学、算学等,一个院落是荀贞专门提出设置的,乃是供学生射箭、学骑的习武场所。君子六艺里边,有射、御两道,都是和打仗有关的。在州学中开演武之所,也算是秉承君子六艺的意思。剩下一个院落是老师们的办公地方。

为不打扰校内上课,荀贞没有带太多的人进来,只有邯郸荣、戏志才、刘谦、李宣四人作陪。

荀贞这次来巡州学,没有事先打招呼,因此州学中的老师、学生都不

知他的到来。

先到了教授经书的院落,李宣想去叫师生们出来迎接荀贞。

荀贞制止了他,说道:“课堂神圣之地,不要打扰他们。”

於是,李宣便就罢了。

荀贞悄悄地到了邻着此院门口的教室外头,朝内看去。

见一个长须飘飘,年约五旬,戴高冠,穿着宽大儒服的老者跪坐席上,於他面前,跪坐了大约十来个学生,学生年龄不一,小者十二三岁,长者十七八岁,因未成年,故都没有戴冠,然亦皆穿儒服。老者身前无有经书,学生的面前各摆一本经书。那老者闭着眼,背诵一句,学生跟着念一句,却是在教读诵。

——荀贞搞了一个小小的“发明”,便是后世的标点符号,现在徐州所有出版的新书,包括州学、郡学用的教科书,基本都已经使用上了他的这个“发明”。其实在他“发明”这套东西之前,已有类似的符号通行於世,只是还没有形成系统性。

荀贞侧耳倾听,听到室内师生朗诵的是“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

云云。

荀贞点了点,心道:“是《荀子》。”

这一句是《荀子?修身》中的一段。

荀贞听了一会儿,听到““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这段,不复再听。

他没有打扰课堂内的师生,过了这间教室,行到前边的教师门口,依旧驻步悄观、静听。

教室中的情景与刚才那间教室相似,他再侧耳去听。

听没两句,就听了出来,这间教室中讲的却是郑玄的学说。

郑玄是当今的一代大儒,他如今隐居泰山郡,荀贞虽数次邀请他来郯县,他都不肯,但当荀贞后来换而邀请他遣得意门生来郯县州学讲经的时候,他却是没有再作拒绝。

——不再做拒绝原因有二。

一则,尊师重道,本来就是郑玄思想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其本人来说,他前后所教过的弟子已是何止数千?就在他隐居的山中,现在便还有数百上千、冒着战乱危险、不远千里而赴至的学生在跟着他学经。

二来,前汉以今,儒学各派,最重门户、家学,郑玄尽管博通诸家,打破了诸家的门户隔阂,可越是如此,他也才越会想要传播他的学术观点,这是作为一个读书人的本能选择。

故是,郑玄本人虽不肯接受荀贞的招揽,然在荀贞派人去请他派几个高足来徐州授课的请求送到他处后,他却是欣然从之,拣选了门下四五个学生,使之来了徐州。

这时在此间教室中授课的老师,即是郑玄门下的一个弟子。

比之前间教室,荀贞在此间教室外驻足倾听的时间长出了不少。

如邯郸荣、刘谦这样,或不怎么关注学术,或与荀贞相识还不算长的人,大概会因此而得到荀贞更重视郑玄学说的结论,实则不然。

正好相反,相比郑玄的学说,荀贞更看重的是荀子的学说。

郑玄固然是个通儒、硕儒,然至少在两点上,荀贞更倾向於荀子学说。

一个是,神学思想方面,郑玄认为是有人格化的天神存在的,而在荀子看来是没有什么人格化的天神存在,都是自然规律,如此而已。

在一个是,治国方面,荀子提倡的是礼法并施,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人定胜天。郑玄在这一块儿,他曾有过用“注经”的方式给汉律做注,论以成就,其注清晰、准确,堪称是今下最具权威的法律解释,可他继承了董仲舒“春秋决狱”的理念,实际上,他对汉律的这个注,是促进了法律的儒家化。儒家化即诸如刑不上大夫等之类。

荀贞作为一个有前世经历的,他虽是知道法律的儒家化乃是个不可阻止的趋势,可不免会生排斥。

不必多讲。

只说荀贞更重视的是荀子学说,所以在州学、包括各郡的郡学中,他虽然不曾做过明白的指示,李宣及各郡文学掾等负责教育工作的诸吏,却也在事实上是有些“重荀子,轻郑玄”的。

那么却就有个疑问,郑玄是当代最有名气的大儒,把荀子的学说这般重视,徐州士林没有反对之声么?

其实,因为荀子的思想是儒法兼综,而汉家制度又是王霸之道杂用之,故此荀子的学说在两汉之际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再加上荀贞名义上是颍川荀氏之后,乃荀子后人,那么他在州学、郡学,大力提倡荀子之学,这自也是理所当然,题中应有之意。

因而,并无什么反对的声音。

这些且也不必多说。

荀贞在这间教室外边倾听多时,依次又去其余几间教室外听了一听。

转出这个院落,去到教授文学、算术等学的院中,一样倾听。

再到演武院中,此时才是上午,按照州学规定,下午的时候,才会在这里进行一些演武的训练,因是演武场中还没有学生。场中竖的有箭靶,画了一个供马奔驰的跑道,还有一些石锁等练力气的用具,以及弓箭、剑等等兵器放在兰锜上。

荀贞看过一圈,至办公院落。

州学的主事再是后知后觉,也已闻讯知道荀贞来了。

荀贞入堂坐下未久,州学主事等吏俱皆赶来,落座相陪。

荀贞和气地与他们说了会儿话。

有一件事在荀贞那脑子里想了很久了,他看着堂中的这些州学吏员,却是犹豫再三,没把他的念头道出。

他所思之念,即是他想在徐州学术界推行百家争鸣,试试看能不能把“礼法兼重”这个他的治国理念给推行开去,可按当下各学术门派间的藩篱之重,彼此间互视为仇人的学风,如果他敢提出百家争鸣,极有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论战,这反而不是他的本意,所以想想也就算了,终究未提。

中午,荀贞和州学的主事、下课的经师们、以及少数优秀的学生们一起吃了顿饭。

下午,荀贞离州学,出郯县。

——邯郸荣、秦干、凌操等东海郡吏和荀彧、张昭等留下来的州府诸吏,把他送出郯县后,分别回去。

臧霸、辛瑷等率领的护从步骑兵马,早就出营,列好了队伍,共步卒千人,骑兵五百。

初秋下午的日光下,荀贞便即启程,东往琅琊郡。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星穹铁道:以游荡之名
星穹铁道:以游荡之名
关于星穹铁道:以游荡之名:自世界之外而来的游荡者,被冠以星神之名的非神非人之物,在宇宙中留下自己的记录,看着,记录者,改变着什么东西。唯我眼中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
逆时鬼羯
怪诞世界求生:我有一辆蒸汽房车
怪诞世界求生:我有一辆蒸汽房车
关于怪诞世界求生:我有一辆蒸汽房车:一觉醒来,明野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名为怪诞世界的地方,而陪伴自己的只有一辆古怪的蒸汽房车。这个世界分为迷雾区域和安全区域,迷雾区域里蛰伏着大量的怪物和各种恐怖的存在,为了生存,所有玩家们都必须不停地驾驶着自己的怪诞房车前往安全区域寻求庇护……每个安全区域都限制了不同的庇护时间,庇护时间结束后,就需要驾车前往下一个安全区域。为了活下去,明野不得不踏上了这段未知的旅
野仔的窝
崩铁:成为飞霄白月光后我死遁了
崩铁:成为飞霄白月光后我死遁了
关于崩铁:成为飞霄白月光后我死遁了:丹鹤,持明族,身有龙相却无化龙妙法,不知为何原因而失忆,三年前在某星系漫无目的游荡时被星穹列车捡到,随后开始了属于他的宇宙冒险。直到他随车来到黑塔空间站时对一名白发无尾狐人一见钟情,此后就一直念念不忘,总是在撺掇星穹列车去往仙舟(丹恒:我谢谢你)。但是在真到了仙舟之后,他却并没有见到那名狐人女子,这让他有些失望。不过在回到星穹列车时,丹鹤在列车上见到了这位自称名
鹿鸣公子
偶像活动之星的传奇
偶像活动之星的传奇
关于偶像活动之星的传奇: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具体简介已在开篇前言中解释。
不务正业的桔子
宝可梦之命运的邂逅
宝可梦之命运的邂逅
关于宝可梦之命运的邂逅:宝可梦是这个星球上不可思议的生物,在天空、大地、海洋、森林以及世界各地都有它们的足迹。十岁的少年小明在得到他的第一只宝可梦小火龙后,开始了他的冒险,在旅行途中他遇到了活泼可爱的小悦,成熟稳重的阿成,以及如影随形的火箭队二人亚玛多和小三郎。小明在这个宝可梦的世界展开了一段命运与邂逅的旅程,将有无数挑战在等待着他。
闻风听澜